一個團體的大小事務,如果都必須由領導者一個人單獨去做的話,領導者縱使有三頭六臂也無可奈何,因此,必然得把一部分任務和責任交由下屬去完成、承擔。至于領導人能不能充分授權下屬,那就牽涉到彼此之間的信任問題。有的領導把任務分派給下屬后,依然喜歡事無巨細地干涉和盤問,使得下屬處于為難的境地。有的領導人則在提出辦事的大原則之后,對具體做法毫不過問,而是完全地交付下屬去完成。
比較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很顯然,第二種要高明得多,不但可以促使上下級之間建立和諧而信任的關系,也可以充分發揮下屬的積極性,檢驗下屬的思維和辦事能力到什么程度。反,那些不信任下屬的人,無異于在下屬的腿上拴一條繩子,看他們走偏了一點,就把繩子收得緊緊的,硬把他們拉回來。
長此以往,下屬們自然不敢再走路,從而也就把他們的創造性、主動性給抹殺了。試想,做領導的對下屬一點都不信任,下屬又怎能信任領導呢?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身為公司或單位的領導人,應充分信任下屬的能力,否則,縱然自己做到累死,也難有大發展。
隨著信息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變得更加紛繁復雜,信息巨增導致領導工作量倍增,各級領導者尤其較高層次的領導者,必須學會正確授權,減輕人力工作壓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組織能更好更快地發展。所以——做老板的要學會當好裁判,而非使自己成為球星;要學會當好企業家,而非使自己成為 職業 經理人 ;要學會做個企業家,而非僅僅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
俗話說:“明主好要,暗主好詳。主好要則百事詳,主好詳則百事荒。”(《荀子·十一王霸》)聰明的老板善于抓住要點(綱領和戰略),而愚笨的老板卻喜歡(事無巨細一齊抓)事事都管周詳。老板善于抓住要點(大政綱領),一切事情都可以(落實到位)處理周詳;老板喜歡(事必躬親)事事都管周詳,結果是一切事情都容易荒廢。
一個企業在創業時期,老板往往是事必躬親、全責全能,這對企業的快速決策和發展是有好處的。然而,等到企業上了一定規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務性工作,分權授權給其他賢能之士,建立團隊管理和現代公司制度。否則,老板如果太能了,獨任己而眼中無賢,當然就沒有可用之人了。
“授權”比“命令”更重要也更有效。但是,領導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范圍,給予員工足夠的信息和支持,也定義好它的責任范圍,讓被授權的員工能夠在擁有權限的同時,可以獨立負責和彼此負責,這樣才不會出現管理上的混亂。也就是說,被授權的員工既有義務主動地、有創造性地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并為自己的工作結果負責,也有義務在看到其他團隊或個人存在問題時主動指出,幫助對方改進工作。
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預定領導者授權學習 ,請聯系13938256450)表示,有效授權是現代 企業管理 對企業經理人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風云,應對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您能否高屋建瓴、運籌帷幄?能否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組織的整體優勢?我在咨詢和學習 過程中,見到大多數卓越的領導者至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相當程度的授權,讓下屬無限的潛能得以發揮。授權讓下屬去做,你會發現下屬遠比你想像的還要盡心、賣力和能干!
要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取得成功,組織需要每一個人,包括一線工人和最高管理層的知識、思想、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力。優秀的企業將每一個都轉變成企業的領導者,使他們以主人翁的態度為企業不斷創造價值。因而它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您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答案就是創造一個充分授權的環境?答案就是創造一個充分授權的環境,使所有員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為組織取得佳績而共同努力。有個電視劇的插曲中有這么一句,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在經理人授權方面,我則強調:授權管理:該放手時就放手!經理人要懂得該放手時就放手,沉迷于權力的人只會扼殺自己取得更大業績的潛力和可能性。管理的重點是控制,領導的重點是激勵與授權。減少控制,增加激勵與授權,即“少管理多領導”,這符合新世紀簡約管理的大道與趨勢。
通過有效授權與激勵,優秀的領導者得以用簡約的、低成本的方法讓員工自動自發、創造性地工作。授權就是復制自己,就是讓別人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時間的杠桿,是決定一個領導者能力高低的標志。著名領導力訓練專家譚小芳老師獨創性提出了“授權7步驟”步步都是實戰招數,她還運用這授權7步驟的心得體會以及一些案例及其分析,助你有效掌握授權技巧。譚小芳老師認為,授權一般包括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任務本身,即要求部屬完成某項工作。
第二個要素是權力,即賦予部屬完成某項工作相應的權力。
第三個要素是責任,即部屬所要承擔的工作責任。
譚老師認為,授權三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握了以上三個要素,才能為一次成功的授權打好基礎。我們先看一個案例——1995年2月27日,世界上有著233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垮了。擁有四萬員工、下屬四個集團,全球幾乎所有的地區都有分支機構的巴林銀行怎么會垮呢?因為一個人——李森——巴林銀行曾經最優秀的交易員之一。李森當年才28歲,是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的經理。他是25歲進入巴林銀行的,主要做期貨買賣。之前李森的工作非常出色,業績也很突出,據說他一個人掙的錢一度達到整個銀行其他人的總和。為了表示巴林銀行對人才的重視,董事會決定采取一個政策,讓李森擁有先斬后奏的權利。可巴林銀行沒有料到,正是這一決定,使巴林銀行走上了毀滅的道路。
從1994年底開始,李森認為日本股市將上揚,未經批準就套匯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區交易市場上的差價獲利。這一舉動如果放在別人身上,早就引起上面的審查了,可是李森有先斬后奏的權利,沒有人對此表示異議。后來,在已購進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日經股票指數期貨后,利森又在日本債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貨市場上做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空頭交易。這等于把整個巴林銀行都壓在了日經指數會升值上。
但不幸的是,日經指數并未按照李森的預測走。在1995年1月降到了18500點以下。在此點位下,每下降一點,巴林銀行就損失200萬美元。李森又試圖通過大量買進的方法促使日經指數上升,但都失敗了。隨著日經指數的進一步下跌,李森越虧越多,眼睜睜地看著十億美元化為烏有,而整個巴林銀行的資本和儲備金只有8.6億美元。盡管英格蘭銀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沒能救活這家擁有233年歷史的銀行。
在二十世紀最后十年期間,授權成為管理方面最常用的詞語之一。但不幸的是它也同樣成為被誤用得最多的概念之一。授權并非意味著使其他人權力更大。相反,授權使我們所在的機構更加高效。授權的目的指導領導者創造一種更能提高執行能力,使人們之間更能進行正確評價的環境。
譚老師的《領導授權學習 》,可以指導領導者該如何授權一詞的特定含義引入工作之中;指導領導者建立一種新機制以使每個人、包括經理在內獲取權力;指導領導者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指導領導者在工作中求得發展,變得更加有學問,從而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最終獲得更充分的權力。杰克韋爾奇有一句經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乍聽此言,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是深入細想,豁然開朗:管得少并非說明管理的作用被弱化了,效率管理,可能會產生1000%的效果。我們先來看看美的的案例吧——
在中國家電業內,何享健被看作是最瀟灑的企業家。他甚至從不用手機,也沒有手機。“很多事,他們不用請示我。我要找人,幾分鐘就能找到。每日 我一下班就回家,一步都不再離開,晚上從來不干活。”何享健笑說。在業界,他對高爾夫的鐘愛很是出名,除了周六、日要打球,周一至周五也總有一兩天在綠茵場上度過。而同在順德,同為家族企業的格蘭仕,兩位創始人老板據說現在每日 工作還超過10個小時。
一位非常熟悉美的內部運作的同業人士指出,何享健的本事指導領導者“能把職業經理人放得很遠,又能收得很緊”。經理人在享受充分授權的同時,也接受著嚴峻的業績考驗。長久以來,何享健十分認可一些跨國企業的做法,經營單位兩個季度未完成指標尚可原諒,第三個季度還沒完成,經理人就要下課。在美的,每個人證明自己的時間很短,基層的業務員一般只有3至6個月,事業部總經理也是一年一聘。美的人習慣于接受這樣一種文化,業績指標達不到,即刻換人,如果達到了,上至經理人下到一個普通的 銷售 員所獲得的獎金激勵也是行業內最為可觀的,甚至有知情人士用“多得嚇人”來形容。
讓別人替自己操心正是何享健最讓同行艷羨的地方。美的經理人對企業未來3至5年的危機感顯而易見,他們中一些人的憂慮感甚至更強于企業真正的老板。“辦企業靠的是人才,在行業里我認為我的經理人是最優秀的。在企業里,我什么都不想干,不想管。我也告訴我的部下,不要整天想自己怎么把所有的事情做好,而是要想如何把事情讓別人去干,找誰干,怎樣為別人創造一個環境,你要做的是掌控住這個體系。”何享健笑言。
掌控體系,說的多好——但譚老師在學習 和咨詢的過程中,見到一些部門經理的管理方式是典型的“指令”型授權,它的特點是領導者堅持一人獨挑大梁,對下屬的工作不信任,不放心,為了取得良好的結果,特別注重過程管理。這種授權方式給下屬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培養了下屬的依賴性。放不開手的屬下只有惟命是從,不做任何決策、不負任何責任。
雖然領導者操心費神,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整個團隊毫無生氣,毫無創造力,目標的達成與否全系于領導者一身。這樣的下達指令型的授權,其實就是沒有真正的授權,管理著必須亦步亦趨地監督下屬,而下屬離開領導者的指導就會不知所措。這樣的團隊怎么可能有 執行力 呢?無論多么完美的計劃,多么偉大的目標,成功與否只能依賴領導者一個人,這種狀況對于一個企業是相當危險的。
可見,在實踐中,沒有支持,得不到授權,任何制度都不會順利的執行下去的。而在一些企業里邊,老總的老部下跟親隨,往往是制度的破壞者跟阻撓者。面對著一個個主管、經理、封疆大吏,小小的行政主管能奈他們何?正所謂打狗還得看主人呢,礙于情面就放他一馬。長此下去放這個一馬放那個一馬,制度也就不成制度了。
而得到老總的支持與授權,拿到了尚方寶劍后,管你誰誰,只要違犯了制度就照章辦事,殺幾只雞,就不信他們的血嚇不倒你們!這樣其他的員工也沒有什么可說的,公司制度也能得以順利執行。當然了,大棒是必要的,胡蘿卜也是不可或缺的不是么?有效的授權,對于企業有什么好處呢?譚小芳老師認為,有以下兩點:
1、通過有效授權,授權者將龐大的企業/組織目標輕松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時將責任過渡給更多的人共同承擔,讓團隊每一個職員更加有目標、更加負責任、更加投入、更有創造性地工作,產生“四兩撥千斤”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協作精神。
2、通過有效授權,企業減少了控制,擺脫了依從,領導者從權力的煩惱中走出來,被授權者增加了自主性,感受到了責任感,提高了工作的能動性,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獲得了更快的個人成長。有效授權為企業帶來了較高的激勵水平、高效率的團隊和優異的業績。總之,譚小芳老師表示,授權能力是決定一個領導者能力高低的標志,希望各位領導者都能提升授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