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這句名言大多數人都知道,也了解,但在做事上還是有待提高的。企業家也需要虛心,為什么?這個道理說說簡單,但作起來非常的困難。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企業的成功才顯得光彩奪目。
進步是沒有止境的,也沒有最高境界。不管你的經營有多好,總是還會有缺點,還有很多待改進的地方。所以千萬不要自滿,要虛心檢討,求更大的發展。
人,不滿足于現狀,分為好壞兩種情況:好的情況是,這會使人奮發圖強,把潛力發揮出來,創造出無法獲知的奇跡;壞的情況是,使人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會。企業同樣。幸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一些現代的企業家就更懂得保持謙虛謹慎美德的重要作用。
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有人將他獲得成功的秘訣歸納為“十大法寶”,其中法寶之五就是尊重人才,虛心納諫。松下常常指出:“聽部下的話必須用心,對部下談話的內容進行評價時,不能褒貶參半,必須鼓勵他們的誠意、努力和勇氣。”他經常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從社會現象到聊家常,有時甚至談及公司的人事問題。他總是以非常感動的神情稱贊對方,受到夸獎的部下感到高興和欣慰,今后得到信息都要講給他聽。他說:“只要誠心誠意地尊重員工,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員工就會源源不斷地把信息傳送給你。”
譚小芳老師認為,一個企業家再聰明,知識再廣博,智慧也是有限的,群眾之中蘊藏無窮的智慧。只要我們放下架子,虛心向員工學習,還怕員工不說心里話嗎?還怕員工不支持我們工作嗎?“竹有低頭葉,梅無仰面花”(清代詩人袁枚語)我們素來喜歡竹和梅的高貴品格,可誰知她們的高貴是由自身謙虛帶來的呢?最后送大家一個小故事:
清朝有一個年輕的畫家,以為自己的技藝高超,可以天下無敵了。
一天,他路過一家寺院,看到寺廟里墻上掛著兩幅挺不錯的畫,一名老者在旁邊品茶茗。便故意與老者搭訕:“我一心一意要學畫,但走南闖北十幾年,至今還沒有找到一個能令我滿意的老師。”
老者微笑著回答:“你真的沒能找到一個自己滿意的老師?”
年輕畫家深深地嘆了口氣說:“我見過許多名師都是徒有虛名啊!他們的畫,有的畫技甚至還不如我。”
老者聽了,淡淡一笑說:“我雖然不懂畫畫,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你的畫技不比那些名師遜色,那么就麻煩你為我留下一幅墨寶吧!”
說著,便吩咐一個小和尚拿來筆墨紙硯。
老者說:“我最大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愛那些造型流暢的古樸茶具,你可否幫我畫一個茶杯與一個茶壺呢?”
年輕畫家一聽就高興,說:“這個對我來說太容易了!”
說著,便調了一硯濃墨,鋪開宣紙,寥寥幾筆,就畫出一個傾斜的茶杯與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茶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注入到了茶杯中。
年輕畫家洋洋得意地問老者:“這幅畫畫得可以嗎?”言下之意就是滿意的意思。
只見老者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你畫得確實不錯,只是把茶壺和茶杯放錯了位置,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
年輕畫家聽了,更加得意地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壺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壺在下的呢?”
老者聽了,又微微一笑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茶杯里能注入那些名畫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把自己的茶杯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茶杯里呢?”
俗話說:“海納百川。”江河之所以能納百澗之水,就是因為身低處。年輕畫家也之所以認為自己畫技已經無敵天下,就是不能讓自己畫“茶杯”在上一樣放低自己。
做人如此,企業家經營管理也應如此,只有將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與經驗。
總之,毛澤東同志說過:“驕傲使人落后。”一個杰出的企業家,無論是其事業達到何種程度,都應該永遠懷著一種虛懷若谷的心,才能不讓自己的事業建樹不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