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企業家網】(編者按)從央視主持人華麗轉身到優米網創始人,年過半百的王利芬(微博)覺得這兩種角色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聯網的不確定性,不像在央視走的路是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她的人生道路正如她曾說過那樣,“我永遠在主宰我人生的命運的選擇,即便我的命運被別人主宰過,我也要把它扳回來,重新主宰。”
在她看來,文化人創業有幾道難關:第一,從知識精英轉型之后對商業這個字眼適應的心理關;第二,從工作室模式向公司模式的戰略定位關;第三,把作品變成產品的行業關;第四,與投資人打交道時對投入產出這樣的思維方式不適應的磨合關;第五,將公司目標用制度和機制來實現的管理關。總之,這是一個痛苦的蛻變。
以下為王利芬的經典語錄部分整理:
1、做成一件事情為什么難?因為想清楚就不容易,不是別人告許你你就想清楚了,而是真正從你心中悟到。而從想清楚到做到又需要一段時間,因為從哪里著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做不好有否對策等等又需要一段時間。而一個決策人想清楚了,執行的團隊真正理解到位還需要時間,并且在做的過程還需要微調需要收錯。
2、一件事情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別人就算告訴你,你的理解也是有限的,而要命的是,你聽時時候覺得是全部理解了,其實理解的少得很。
3、我看到很多朋友之間的關系從好變為不好的原因就在于,之前人家幫了你很多,后來人家不能一直滿足你的需求,或者你更多的求助。遇到這樣的情況后,第一,反思自已的貪婪,第二,珍惜人家曾經的幫助,第三,盡量想著也給別人一些幫助,聽朋友曾說,他跟某某吃飯十多年,另一位從未付過帳也未曾顯示意愿。
4、所謂創業,就是每日 克服困難,渡過難關;最大的困難就是鬼門關。
5、我們的世界進入一個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的時代,要真正把握這些難以把握的不確定性,對于企業來說,既不是尖端的技術、豐富的資金、企業運行的經驗,而是對“人”的生活的深刻理解。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互聯網的未來更在“人”中。
6、許多工作只需要靜下來稍動腦筋就會想出比原來更好的辦法,只要稍稍用心就會讓某些環節比原來做得更好一些,只要稍有耐心就會找到做一件事情的規律性的東西從而讓自已在這位職位上游刃有余。可是,據我觀察,愿意這樣做或者能夠這樣做的人并不多,這是為什么?大家知道癥結嗎?
7、文化人創業的幾道難關:第一,從知識精英轉型之后對商業這個字眼適應的心理關。第二,從工作室模式向公司模式的戰略定位關。第三,把作品變成產品的行業關。第四,與投資人打交道時對投入產出這樣的思維方式不適應的磨合關。第五,將公司目標用制度和機制來實現的管理關。總之,這是一個痛苦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