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存活的企業在收獲三十年夢想與光榮之后,必須著手思考下一個三十年的發展問題。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很多企業家面前,不少企業出現了肥胖“癥狀”: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工作量不飽滿、盲目樂觀、裹足不前……翅膀是夢想的翅膀,可是企業越來越胖,已經無法去飛翔!從08年經濟危機爆發到今天逐步深化,已經有一大批企業因一身贅肉而在競爭中被淘汰。
值此經濟危機時刻,企業大有必要瘦身圖存:把績效不良、能力不強、態度不端的員工“禮送”回市場;這些騰出來的崗位則正好可以到人才市場上“抄底”,把行業內的優秀人才聚攏到企業麾下。這既是對企業負責也是對員工負責。
對于個人而言,每個人靈魂深處都安眠著美麗安祥的天使和英雄主義的雄獅。關鍵的問題是:他們怎樣喚醒內心的天使翩翩起舞,如何激發英雄主義雄獅威風凜凜。一個人沒有業績,這不能說明他沒有水平,而是說明他被放錯了位置。那就不妨讓這些人到市場上重新尋找自己的人生路徑。
對于企業而言,其成長發展不可能由同一群人來完成,因為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有其成長的內在規律,在不同發展階段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及其他資源匹配。當企業還在山溝里鬧革命的時候,一個動輒國際化全球化的人是難堪大用的,但是當企業要上市企業面臨國際化挑戰的時候,如果還是原來的七八個人三五條槍,那么企業只能錯失良機。很多人都批評“飛鳥盡,良弓藏”的做法太功利,實際上,企業管理就是講究功用的。企業必須始終強調人企匹配、人崗匹配。因此,企業對人才的吐故納新是一項常規工作。
說到吐故,企業對員工的淘汰是面向所有成員的。比如,每個企業也都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是企業的元老功勛,他們和企業老板在創業時曾稱兄道弟。但是當企業發展到某一階段,他們更愿意躺在榮譽的溫床上沾沾自喜,他們成了賈府中的焦大(被灌了馬糞),對于這些人可以揮淚斬掉,但是更好的做法是為之鋪就 黃金 (211,-0.82,-0.39%) 小路送他們離開。何謂鋪就黃金小路,就是通過贈與股權、鼓勵創業或者其他經濟回報,讓他們把位置騰出來給更合適的人,讓這些新人“有責有權有利”,以更好的為企業沖鋒陷陣。當初聯想就是通過對創業元老的一系列安撫措施,實現了把企業的管理大旗交給楊元慶、郭為、馬雪征等等,為聯想后續發展闖出了一條大路。
其實,非獨這些元老,就是企業的創始人也必須順應時勢不適則退,否則,市場會拋棄整個公司。比如老福特把美國從一個馬車時代帶入了汽車時代,他通過T型車的生產和提升員工收入水平(在市場上日薪普遍不到2.5美元的時候,福特公司開出5美元的日薪),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他無法把現代化管理帶進福特公司,這正是他的局限所在。當福特缺乏自知之明沒有主動退位的時候,市場和消費者拋棄了他。當他去世的時候,福特公司已經奄奄一息。相反,王石在企業發展壯大后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位置所在,把企業交給郁亮等一批精英打理,企業發展蒸蒸日上。
說到納新,當前經濟危機關頭,會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在市場上尋找自己的未來。企業可以利用裁汰人員騰出崗位的契機,大舉進行招聘,把行業內的優秀人才聚攏到自己的麾下。一旦形勢逆轉,這些人才將幫助企業走向輝煌。縱觀世界五百強企業發展的歷史,一條真理不言自明:凡是偉大的企業,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危機與挑戰之時,都是通過吐故納新的方法進行瘦身,這既有效整合了企業內部資源,同時也實現了行業內的優秀資源集中。新的人才為企業變革奠定基礎,給企業帶來生機與活力,這正是企業應對當前經濟危機的良策所在,吐故納新也因此具有深遠的未來意義:天下人才盡入彀中,未來誰與爭鋒?
當然,優秀的企業更應該把對人才的吐故納新納入規范化日常化管理,通過績效考核、強制淘汰等方式及時對內部人員結構進行優化,通過企業招聘、獵頭挖掘等方法始終關注行業內優秀人才的走向,并及時把天下英才招致麾下,如此,企業怎能不生機勃勃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