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的《長尾理論》談的是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問題,思考的是財富的新錢眼在哪里的問題。品種多樣化,會帶來更多用戶選擇,更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是一種可以有效回避價格戰的增值之道。有人擔心,品種多了,用戶的選擇多了,固然會增加用戶價值,但也會讓用戶挑花眼。安德森的回答是:“給顧客們豐富的選擇,但也要幫助他們搜索。”意思是一方面要通過長尾針對小眾提供更多品種上的選擇,另一方面要通過發育信息增值服務業——例如幫助人們萬里挑一的搜索服務、購物咨詢、口碑營銷——降低選擇成本。
中國人如何讀長尾理論?長尾戰略與廣泛流行在江浙一帶的利基、隱形冠軍、范圍經濟、定制、差異化、冷門、小眾市場和體驗等“落地”戰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是同心圓關系,有的是交叉關系。但都具有長尾戰略共同的內核,即小的就是好的。
可以認為,利基、隱形冠軍、范圍經濟、定制、差異化、冷門、小眾市場和體驗等企業實戰運用的策略與方法,大大加強了長尾理論實戰方法的豐富性。尤其是它們都可以在傳統經濟中適用,在中國具有廣泛實踐基礎,這是長尾理論在中國本地化的天然基礎。
從長尾戰略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啟示:經濟和企業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小的也可能是好的。中國可以走長尾經濟的崛起之路。一旦江蘇、浙江、廣東類型的中小企業與數字化網絡化結合,中國就可能形成一個國家長尾——不靠合并出世界五百強規模的企業,而靠那些不想長大但要做世界冠軍的長尾企業和隱形冠軍,通過產業集群這一長尾,擔承起小批量多品種時代全球經濟競爭的重擔,形成與做大做強并列的又一國家競爭優勢。
《長尾理論》這一版新的增補,增加了原書的第三章《長尾簡史:從郵購型錄到虛擬購物車》,增加了第十五章《營銷長尾:如何在滯“銷”市場中推銷產品》。內容上了一個臺階。其中第三章對于理解長尾理論具有關鍵意義。它顯示,新經濟不是從天而降的。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方式,從傳統經濟的內在矛盾中,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第十五章則由“道”及“術”,將長尾之道落實在可操作的方法和實戰之中,使《長尾理論》既是一部悟道之作,又加強了作為操作指南的功能。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互聯網周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