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案例,新希望集團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們走出去的一些酸甜苦辣。中國加入WTO10年了,中國的企業“走出去”的探索也10年了,新希望集團在“走出去”的探索方面也進行了10年。
10年前我們在中國的農業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別是在飼料加工方面成為中國最大的企業之一,我們在考慮怎么樣可持續發展,我們能否利用國內和國際的兩個資源求得新的發展,于是我們展開了研究和討論,我們去到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去到一些發達國家,我們發現在這些國家,我們的優勢不大,因為他們的市場已經高度飽和了,通過競爭,已經篩選出了強有力的競爭者,我們這時候過去,難度會大一點,然后我們到了菲律賓、印尼、柬埔寨這些東南亞國家,我們發現在這些國家我們更有優勢,這些國家的競爭不夠激烈,這些國家的很多投資者都是外國投資人,他們在中國也辦了很多的工廠,在前期的競爭中我們沒有輸給他們,不但沒有輸給他們,還遠遠跑過了他們,這些美國、日本、泰國的企業在中國與我們的競爭中,我們跑過了他們,我們有了底氣。
我們10年前開始在越南投資,工廠建好了,生產非常順利,結果產品推到市場受到冷遇,當地的用戶告訴我們,我們的產品要賣必須要低價,說美國、日本的產品如果賣100元,我們只能賣50元,我說為什么,我們的產品質量跟他們一樣,為什么我們這么便宜?他們說,在越南市場,每一樣中國的產品都沒有超過日本產品的半價,中國貨是半價貨,給你半價是對你的抬舉。我們就投資一些設備,用我們的產品跟他們的產品進行比較,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的產品深得當地老百姓的認同,我們在越南不斷建立新廠。
我們用同樣的辦法走到菲律賓,然后又到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現在我們在東南亞已經有十幾家工廠了,我們用同樣的辦法、用同樣的信心,用同樣的努力,用同樣的誠信贏得了市場的尊敬和認同,在這些國家,新希望的品牌成為當地響當當的品牌,成為一個高質量、高誠信的品牌,我們的價格也得到了認同。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中國制造贏得了品牌。當然,這幾年中國企業的質量也不斷提升,也給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將會以此為基礎,乘勝前進求得新的發展,我們開始在中東投資發展,在埃及的工廠很快就要建成,我們開始到非洲投資,在南非,我們的工廠正在選址,下一步我們將會以每年7—8個工廠的速度在海外投資,我們的區域將會涵蓋亞洲、中東、非洲。我們探索在中歐投資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也吃了太多的苦。法律不同,語言不同,習慣不同、政策不同,每個國家大不一樣,在這個地方要吃太多的苦,比方說孟加拉國,這是全球最窮的國家之一,這個地方的市場巨大,但是困難也非常多,規則、制度不夠健全,怎么樣克服這些問題,怎么樣走一個陽光發展的道路,怎么樣樹立中國企業、中國制造的品牌?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攔路虎。
要投資,人為先,我們在中國設立了新希望的MT,招收了一些優秀大學畢業生,我們設立了各種各樣的學習 計劃,我們把干部送到日本、新加坡學習,到今年為止,我們送到新加坡學習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200個,我們不但培養人,我們還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和辦法,我們在海外的員工收入相對比國內要高,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本地的員工,把本地的員工當成我們自己的員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們不斷開始在海外做投資、建工廠,我們最近在新加坡也成立了新希望海外投資的總部基地,利用當地的政策、地緣和金融的環境,能夠把東南亞的工廠都并到這個公司,作為一個海外的總部基地來投資發展,這是我們的第二個舉措。
第三個舉措,我們正在聯合一些國際的優勢企業做海外投資的并購和發展。今年我們收購了新西蘭第二大的農業 上市 公司,這個公司有100年的歷史,前任新西蘭央行行長做這個企業的總裁,我們通過收購這個公司,把他的技術、優勢的產品帶到全球,同時我們把中國企業的精神,把我們的市場帶給這個企業。另外,我們成立了新希望海外投資公司,而新希望海外投資公司,這個月將在 北京 宣告成立,由新加坡淡馬錫投資,有美國的ADM公司投資,有日本的三井物產投資,由我們新希望的團隊來管理,進行國際的并購,通過實體投資,區域總部的發展和國際基金產業的投資,我們把它組合起來,我們海外的路子將會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我們不但走得更快,還要走得更加規范,我們是中國民營企業第一家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我們用我們的規范、陽光、正向、積極、勤奮、努力去開拓,不斷開拓國內的市場,也會開拓國際的市場,我們主體從事農產業,在中國市場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我們把我們的經驗發揚光大,在其他的國家做投資。我相信中國海外投資峰會的召開會是極大的推動和促進,我們也會進一步在海外投資,在這方面我們走出了一些路子,有些經驗,也有一些案例,有一些辛酸苦辣,我們愿意與大家分享!
(以上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首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上演講,摘自新浪財經實錄,內容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