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正略均策公司討論企業發展戰略時,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如何確定企業的愿景和使命,因為這是一個
企業戰略
的靈魂。
每一個做企業的人,都應該認真思考,你要做成一個什么樣的企業,臺灣著名戰略
營銷
專家呂德鴻博士說:企業要做大、做強、做優、做尊敬、做長久。我痛恨做大,看重做尊敬和做長久。
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這是一個不錯的追求??上КF在少有把這做為企業愿景的。
人們都知道尊佛祖敬菩薩,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持一切凈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說白了就是他們誠信做人,創造價值,擔當責任。做企業如果不能在誠信、價值和責任上孜孜以求,就不可能受到人們的尊敬。不要以為你企業很大,知名度高,后臺強硬有洋外衣,就會得到大家的尊敬。
沃爾瑪、家樂福做的大不大,你賣假綠色豬肉,你搞價格欺詐,你擅改生產日期,顧客就會用腳投票,就讓你停業整頓。
蒙牛、伊利、雙匯、雨潤知名度高不高,你不誠信經營,說一套,做一套,老百姓就不買你的賬。在中質協組織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中,24家乳品企業,伊利排名19,蒙牛排名20。在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十大失意快速消費品榜單中,雙匯、雨潤位居榜首。有人說:不把消費者當回事兒的企業,早晚受到消費者的唾棄。
中石化、中石油、中行、工商行后臺硬不硬,那是國家企業,你不為全社會創造價值,買什么名酒,印什么天價名片,胡亂收費,大家照樣戳你的脊梁骨。媒體網絡上對他們少有肅然起敬的,倒是指責批評屢見不鮮。
達芬奇和古馳,都是有著洋外衣的企業,你損害勞工的利益,消費者的利益,無視商德良俗,不但得不到尊敬,反而會一個跟頭栽到泥坑里去。流淚道歉,也于事無補,沒人會同情你,更遑論尊敬了。
《讓子彈飛》里有一句臺詞:“我要站著把錢給掙了!”。做企業要掙錢沒人看不起,問題是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掙錢。你趴著掙錢,昧著良心掙錢,靠潛規劃掙錢,靠權力壟斷掙錢,就會讓人嗤之以鼻。而現在,確有不少有財富沒責任,有資本沒道德,有地位沒良知的公司。誠信、道德和聲譽,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同樣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這是人類的普世價值觀,中外皆然。雷士照明的CEO吳長江深諳此中道理,他最近接受采訪時說:“我后半生的目標,是把雷士照明做成全球照明行業內令人尊敬的企業。規模未必做大,但品牌值得信賴,公司值得尊敬。”能在信念上而不是口頭上,把做尊敬當成目標的企業,才有可能最終贏得尊敬。
古人說:“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如果一個企業不能被人尊敬,就做不大,做不強。即使一時做大了,做強了,也不叫做好了,也就不能長久。真希望大家都先來做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