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利潤表上,卻忽視了現金流。這就好比開著一輛車,只曉得盯著儀表盤上的速度,卻沒注意到油箱里沒油了。
行駛在發展“高速路”上的中國福馬機械,不僅關注“儀表盤”上的時速表,更時刻留意著資金“油箱”里的現金流。
自2006年擔任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馬機械”)總會計師以來,薛貴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平衡高成長的業務戰略與穩健的財務戰略之間的關系?“資金管理是穩健財務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證企業正常營運的關鍵環節。”薛貴表示。當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的時候,企業如何有效保障業務高速發展所需要的現金,并且平衡好資金投入的收益與風險的關系,確實是特別難的選擇,因此企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好資金管理工作。
外擴
2011年以來,國家貨幣政策從適度寬松轉變為穩健,外部資金環境趨緊,造成很多企業的資金面緊張。
“當前從銀行獲得資金的速度明顯放慢、資金成本明顯上升,福馬機械堅持‘現金為王’的理念,從內外兩方面籌措資金。”薛貴坦言,雖然他們目前的資金面相對緊張,但是能保證有效供給。
2007年,福馬機械通過重組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世界500強和大型央企之一,國機集團得到銀行信貸的大力支持,福馬機械作為子公司,也能從母公司的整體授信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福馬機械先后通過國機集團發行了幾次短期融資券,這種直接融資的方式籌資成本較低、籌資數額較大,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于補充經營流動資金。2010年年底福馬機械的資產總額達到55億元,營業收入達到40億元,這為繼續擴大和銀行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相對而言,銀行低成本、大規模的信貸資金是大部分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薛貴坦言,這幾年央企發展變化很大,競爭力明顯提高,也得到國家貨幣政策和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銀行給予他們免擔保和抵押的綜合授信額度很大。對于這部分銀行綜合授信,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他們采用提前提取的方式,以備投資和運營周轉之用。據介紹,去年底福馬機械的資產負債率為48%,低于機械 制造業 平均水平。
內改
很多企業的資金鏈繃緊并非是因為絕對的資金緊缺,未能有效利用資金才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針對內部的資金管理,薛貴采取了深化內部資金變革 的措施。
一是細化資金預算管理,并實行滾動管理。每月編制資金收支計劃,包括各項經營業務收入、采購支出、 銷售 費用、管理費用、固定資產購置等收支按明細編制預算,不但關注各項資金支出,而且重點落實營業收入的資金流入,加強當期資金回籠,盤活內部資金。
比如,福馬機械每月計劃 一次資金預算平衡,使資金收支管理重點突出,實現對每筆資金的監控。
薛貴把現金流量預算作為全面預算管理的重點,而其中原材料采購預算、制造費用預算和銷售費用預算又是現金流量預算的重點。為了細化預算項目,薛貴定期召開資金調度與平衡會,保證企業現金流量的流轉順暢。“通過狠抓資金的回籠,使經營者能夠及時了解經營資金的運營情況,強化資金管理。而且通過將原本分散的資金集中管理之后,可以投資在一些重點項目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薛貴說。
二是通過國機集團的資金集中管理,以國機財務有限公司為平臺,進行資金的歸集和劃撥,加強了集團公司內部資金的統籌運作和調控。
“從2009年開始我們積極推進集團內部資金適度集中管理工作。”薛貴說,各子公司都在財務公司開戶,通過財務公司的資金集中管理,將各個子公司暫時閑置的資金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加以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優化資金管理體系,逐步解決集團企業的“存貸雙高”問題。
2011年7月,福馬機械制定了《內部資金調劑管理暫行辦法》,以引導子企業間的資金有償調劑使用,節約財務費用,優化資源配置。
避風險
福馬機械生產的產品內銷約70%,出口約30%,出口合同的匯率風險是資金管理的關鍵風險點之一。
比如以東南亞和非洲客戶為主的人造板機械成套設備出口合同金額高達上千萬元,在人民幣不斷升值的情況下,匯率對銷售收入和利潤影響很大。
“如果對匯率風險視而不見,很可能造成匯率波動產生的匯兌損失吃掉利潤的結果。”薛貴說。
福馬機械遠期結匯采用“鎖定匯率”的方式,加大進口業務規模,用出口取得的外匯(如美元)支付進口貨款,規避匯率風險。
福馬機械還加大對營運資金的監管力度,加大對當期銷售貨款的回籠力度,同時對合同的質量保證金加強管理,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基礎上力爭收回大部分質保金,減少資金回籠的風險。
另外,福馬機械通過推行公開招標采購、比價采購、建立供應商AB角制度,加強采購降本,節約采購資金,通過加強
供應鏈
的管理,防范采購環節的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