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經知道數百萬計的人民希望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臺。這真讓人沮喪。我已經經歷過一兩次炒魷魚,你知道,我并不很喜歡被某個人趕走,更不要說被半個埃及的人民趕走了。
我想起來了,我認識的很多CEO,他們完全應該知道自己很糟糕。我的意思是,各種明確的跡象都表明他們所領導的公司業績不良。可是,絕大部分人依舊戀棧不去。這就引出了幾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么領導者們會這樣做:拒絕下臺,甚至面對著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他們不稱職的時候也會這樣做?
他們能夠變化,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新人,就好像穆巴拉克2.0一樣?是什么讓他們發生改變?
是什么讓一些領導者能夠做出改變,而另外一些則無法做到?
這不僅僅是純粹的學術問題,你知道的。領導者必須學習如何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避免企業和政治上的災難。一些人做到了這一點。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做到。
穆巴拉克的前任Anwar Sadat是少數做到這一點的人。他是Nasser在同以色列的六日戰爭期間的核心成員之一,在獲得權力之后,他發動了齋月戰爭(surprise Ramadan),或者叫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但是在更換了心臟之后,他為以色列獲得永久的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企業世界里,管理顧問和學者們通常會分析個大公司的失敗,尋求各種深奧的原因,可是他們全都忽略了這個明顯的事實。絕大部分的公司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的CEO失職,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情況。
即使他們的業務出現了問題,他們的“軍隊”出現了叛變,他們還是不能,也不愿做出改變。而且通常董事會離自己的CEO太遠了,CEO們知道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董事會只負責解雇。企業的墓地里到處都是那些輝煌一時的公司,那些曾經偉大的名字最終也是歸于塵土。Nortel、Digital Equipment、Silicon Graphics和Lehman都是悲慘的例子。我們甚至正在見證一些偉大的公司在慢慢走向衰亡,就在我們說話的功夫里,逐漸消亡。想想Sony的 CEO Howard Stringer吧。其他一些公司也險遭噩運,幸虧公司董事會最終采取行動才力挽狂瀾,例如IBM,蘋果公司和星巴克,都是如此。
如同你能夠看到的,這不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領導者能夠擦掉自己的污點嗎?從我的經驗看,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問題。關鍵在于,一個領導的身份認知是他自己的觀感。這是推動他前進的動力,也是他推動其他人的動力所在。不幸的是,太多的領導在這個認知中參雜了太多的自尊。這種認知定義了他們,而不是其他的方式定義了他們。因此他們成為了自己認知的奴隸。
唯一能夠打破這種糟糕關系的事情就是某種危機,一場能夠威脅到他們自尊的危機。當他們無可動搖的自信遭遇到巨大失敗的沖擊,這些領導就會做出以下兩種反應:
1. 他們的行為好像他們被包圍了。否認自己對權力的迷戀或者上癮。通常,那些用這種認知來定義自己的領導者會把失敗的證據看做是對他們自我、權力的一種攻擊,所以他們頑固堅持,并且變得不可理喻地固執,就如同一個受到了驚嚇的兒童一樣。
2. 他們醒過來,面對現實。他們睜大了自己的眼睛,看著鏡子,問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呀?這通常是通往改變的第一步。但是,就如同戒除毒癮一樣,迷戀權力的領導不會改變,除非他們真的無路可走了,直到現實已經不容逃避,他們才會改變。
我還發現一些領導者會感覺自己已經證明了自己。他們已經達到了。已經完成了。在這個點之后,他們很難發生改變。為什么?很簡單,改變很痛苦而且很艱難。需要很多艱苦的工作。為什么你要在已經證明了自己之后還要去受這樣的罪呢?目的何在呢?
所以,總結起來,下面五個因素決定了領導者是否能夠做出改變:
他們定義自己的認知,而不是被認知所定義。
他們自信,但是并不過分自信。
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和現實保持一致。
他們專注而且充滿動力,通常有很強的適應能力,而且靈活。
他們在游戲中會遭遇到失敗,但是熱情會推動他們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