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預測,微博作為一種媒介平臺將沿著媒體、社交、開放平臺三個階段走勢繁衍發展。未來微博最終應能通過媒體優勢吸引用戶,通過社交平臺黏住用戶,隨著微博用戶數目的穩步增加,通過應用平臺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微博產業現有的微博平臺一般偏重于媒介屬性,騰訊微博則在原有龐大用戶和強大媒體影響力的基礎上,聯合旗下即時通訊IM、社交平臺QQ空間、資訊平臺騰訊網、娛樂平臺QQ秀、電子商務平臺拍拍、搜索平臺SOSO、無線手機QQ等多平臺,構建立體化社交平臺,充分挖掘出微博作為一種媒介形式與營銷載體的潛能。
立體社交平臺
2007年8月13日,騰訊實驗室推出的滔滔正式上線公測,定位于迷你、即時博客。經過反復摸索,2010年4月1日,騰訊滔滔改版為騰訊微博,定位為騰訊公司“一站式在線生活”平臺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1年2月5日,騰訊對外宣布其微博用戶數量超過1億。在這一令人瞠目的暴增速度背后,有騰訊公司12年來在產品體驗、技術能力及服務海量用戶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做支撐,更重要的還是依靠騰訊難以被復制的平臺優勢。
從1998年成立到現在,騰訊已經初步完成了在線生活業務的構筑,構建了及時通訊、社區、媒體、娛樂、移動(無線)業務板塊,并分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網絡社區。聚集了海量用戶的多樣化平臺為騰訊微博帶來了豐富的接觸點,許多用戶在使用QQ、騰訊網、手機時無意中接觸了騰訊微博,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騰訊微博的用戶。正是由于這些社區的強力導入,使得騰訊微博得以迅速聚集起億萬級用戶。
從技術視角來看,騰訊微博在騰訊各產品平臺之間起到了充分融合的作用。一方面,它將來自QQ簽名、空間說說、郵箱廣播狀態信息匯集在一起,完成關系鏈的信息流通整合;另一方面,它也將來自QQ空間、騰訊博客、騰訊網的經典評論匯總重現,讓更多的人可以深入討論,完成資訊的社交化整合。因此,微博成為騰訊大社交平臺上所有狀態與評論的“中心”。此外,騰訊微博與其他產品產生協同效應,放大了其他業務的功能。以QQ空間為例,QQ空間是QQ校友、城市達人、網吧達人的中心,它因為與微博的聯通具備了一般SNS網站不具備的更為即時、親密的好友關系功能。
從營銷層面來看,相較于其他微博平臺,騰訊微博作為“在線生活平臺”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跨應用多場景呈現,也就是說,微博可以通過QQ客戶端、騰訊網、手機客戶端等許多生活場景觸達用戶。相較于單一的微博媒體,背靠立體社交平臺的騰訊微博顯然為企業營銷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機會,更重要的是,根據企業品牌活動的需求,騰訊各個業務平臺之間可以有無數的排列組合。騰訊微博新年推出的“讓愛回家”祝福傳遞活動,正是基于IM與微博聯動贏得了50萬人參與的。由此可見,與更廣泛產品線互通的微博,背后蘊藏著無限的營銷機遇。
泛關系鏈中的重要節點
長久以來,騰訊已經在構建在線生活平臺的過程中,通過SNS社區、即時通訊、資訊、QQ校友、QQ農場、QQ秀、電子商務等產品和服務,聚合了用戶的多重關系,構建起龐大的泛關系鏈網絡。2005年上線的騰訊QQ空間,5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忠實用戶。截至2010年3月,騰訊QQ即時通訊活躍用戶賬戶數達5.686億,QQ空間的活躍用戶賬戶數則達4.28億,在加網數據2011年1月SNS網站最新排名中位居第一。這個基于騰訊平臺的巨大網絡關系形成了一個個生態圈性質的關系鏈,并在不斷地擴展、延伸。
騰訊微博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作為騰訊泛關系鏈中的重要一環,可以通過多種權限設置,使得在QQ、QQ空間等聯絡的真實好友能在騰訊微博上輕易找到彼此,形成圈子,融入交流。微博上用戶之間的好友關系都是基于真實關系存在,通過關系鏈推薦,就非常有利于信息裂變式傳播。同時,由于每個用戶所擁有的賬號都代表著真實存在,以及代表的真實信息,騰訊微博就得以根據用戶屬性進行劃分與定向,從而更精準地找到廣告主想要觸達的人群。
根據騰訊微博對用戶的使用調查,相較于專業人士、體育娛樂明星與社會名人等,騰訊微博71.8%的用戶更關注朋友動態。而微博用戶關注的話題除了娛樂休閑外,大部分是想與朋友保持溝通。騰訊微博基于真實社交關系形成的社交鏈的牢固性可見一斑。
“朋友化”友好路線在微博發展的第一階段,“名人策略”和“媒體策略”是微博拉攏用戶的第一步,名人在短期內能帶來用戶規模的快速增長。但是,隨著微博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各大門戶相繼加大微博業務的投入力度,海量信息本身將不再是微博最核心的競爭力。此外,在這種傳播結構中,微博用戶之間以單向關注為主,而這種單向關注關系十分不穩定,用戶很容易因為內容不夠吸引人而大量流失。相較之下,騰訊微博用戶來源更為廣泛,基于自身社交平臺的核心優勢,更傾向于走微博“朋友化”友好路線,即用戶因為原本的好友關系,或者相同的興趣愛好等社交因素而聚集在了這個平臺上。
相較于以媒體屬性為特征、用戶只關注名人的微博來說,騰訊微博用戶注意力相對分散,企業開展活動吸引用戶注意力的可能性顯然要大得多,而這也就構成了騰訊微博重要的營銷價值。
友好也體現在公眾和明星名人在微博上的對話、互動方式。騰訊微博所建立起來的“廣播、收聽、聽眾”體系,富有親和力地營造了一種平等和輕松的社交氛圍,不僅使名人、明星、意見領袖以更為平和的姿態與廣大聽眾進行溝通,也促成了例如“V5推推”等諸多草根意見領袖的誕生。
整合的未來
兩年后的微博會是什么樣子?有沒有這么一種可能,在未來,微博將是一個聚合的中心,它能滿足用戶的,不僅僅是資訊、社交、娛樂的平臺,還是電子商務、位置服務等一系列便捷應用的平臺,緊密連接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騰訊的多平臺戰略也許能成就微博的全平臺整合,在商業化探索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創新模式和機會。據騰訊方面消息,目前微博正在逐步完成產品的進一步關聯部署,其中包括搜索、電子商務、LBS、群組等。
微群有效聚合對某一品牌有相同喜好或者相同標簽的網友,讓志趣相投的朋友們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進行參與和交流。
而將于今年提供LBS產品,通過確定移動設備或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為其提供與位置相關的吃、住、行和娛樂購物等打折優惠信息,從而吸引用戶產生消費。
電子商務則幫助用戶在品牌官方微博實現支付功能,如充值手機話費、訂機票等。用戶也可在自己的微博首頁添加此功能模塊。
圍繞著用戶的多維度需求,騰訊正在以微博為核心,逐步完善一個全景的、整合的在線生活平臺。對于用戶而言,騰訊微博就是導向精彩在線生活的核心入口;而對于品牌而言,騰訊微博的立體化整合提供了每一個可能的接觸點,海量的用戶、多樣性需求、立體的整合平臺共同為廣告主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營銷入口。
【相關鏈接】微博未來在于社交化媒體形式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肖明超
騰訊微博與QQ之間的性質很不同,是騰訊作為互聯網2.0時代互動產品的重要補充。提供更多人分享與發表意見的平臺。微博作為互聯網應用品類能否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取決于它是否能運營成以微博為中心的社交化媒體模式,把現有的平臺做更好的整合與拼接。
互動活動與開放平臺為微博營銷價值所在
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
營銷和開放平臺成為微博實現盈利的途徑。在營銷方面,微博強互動和效果反饋優勢成為吸引廣告主的因素之一;對中小企業而言,自助廣告投放平臺能夠降低廣告主的營銷成本;在開放平臺方面,微博廠商為第三方開發者提供基礎服務,其中包括用戶數據分享、支付渠道搭建等,能夠吸引娛樂、商務、虛擬物品等第三方應用進入平臺,實現用戶的維系與吸引,并幫助微博廠商實現收入的增長。
微博精準辨識高消費力人群
新媒體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魏武揮
微博的營銷價值在于,它完全可以說服廣告主:這是一群可辨識的有高消費能力的社交集群,要它拉一個某領域的用戶list出來,輕而易舉且蔚為可觀——這是任何一個廣告主最在意的東西。
與QQ綁定,騰訊微博威力在于能讓不活躍用戶復活
網絡推廣專家牟長青
微博中活躍度低乃至虛假的用戶常被稱為僵尸,但是騰訊微博真實用戶。騰訊微博的每個賬號都綁定了一個QQ號碼,因此騰訊微博用戶都是真實的用戶,且大部分人綁定的是自己最常用的QQ號碼。這個QQ用戶很容易記得他的騰訊微博,隨時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