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我感受到了大家對今后世界經濟的看法。我覺得危機根本就沒有過去,而且人類可能永遠度過不了這樣的危機。我們要么是仍在危機之中,要么是在走向新的危機,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內,人類在任何時候碰到的危機都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自然界,我們相信每日
出現的各種災害,今天這兒地震,明天那兒海嘯,后天又是一個什么災害。社會危機也會層出不窮。但危險又孕育著機會,我們很幸運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經歷這樣的挑戰,并解決這些危機。
在美國,我們在比爾·蓋茨的家里跟巴菲特做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我從巴菲特身上感受到了一種激情和對未來的夢想,他說他很高興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一個老人對今天的時代充滿著感恩之情。中國的企業家大部分都在我們這種少壯的年齡,我們更有理想,也有更好的未來。
人經歷挑戰和危機是一種緣分,面臨這樣的危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心態,以及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去面臨今天的世界,對此我們必須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視野。有的時候,我們不是做得更全面、更好,而是更獨特。
我個人認為,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但我們絕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還停留在上一個世紀;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但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所有人對企業家的看法和企業家對自己、對社會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偏差:社會對企業家的看法,認為企業家和商人一定是唯利是圖,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賺錢。而企業家對自己的看法也憤憤不平——今天很多人說社會上有很多的弱勢群體,某種程度上來講,今天的企業家(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家)也是一個弱勢群體。
所以,我在想我們今天做企業,只能讓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高度結合才能走過去。沒有理想主義我們不能走向未來,沒有現實主義我們活不過今天。
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趨勢下,所有的企業都必須思考自己的問題,所有的企業必須能解決社會問題。我覺得在目前強調責任的新商業文明下,互聯網為什么發展那么快?我總結了四大要素:一是更加開放,二是透明,三是分享,四是承擔責任。由于有這四項主要的價值體系(功能),互聯網和互聯網企業才得以在短短的十幾年之內發展迅速。假如你希望新世紀的企業能夠適應新世紀的發展、適應未來的發展,企業家們就必須堅持開放、透明、分享和承擔責任。
我們今天在做企業的過程當中,也必須在很多地方回到基本點,比如說我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這個創造價值的核心主體是員工,不是股東。西方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除了貪婪,一味強調股東利益也是源頭之一。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清楚:誰是你的客戶,你為他創造了什么,誰為客戶創造了價值?第一是員工,第三才是股東。
上個世紀一眼看到的是財富,另一眼看到的是競爭,如果這個世紀還是這樣的話,那你的企業就永遠不會開心和快樂。上一個世紀,我們說勞資關系是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本世紀是合伙人的關系。
這個世紀,我相信災難越來越多,但是我更相信人定勝天,人只要鎮定下來,一定會找到方法。另外,不能因為社會的動亂而改變自己。我相信,外面不管發生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你在為家人、社會、后代和員工創造價值,你就會心安理得地不斷走下去。
在這里,我想呼吁大家關注我們的年輕人,關注未來就是關注年輕人,我堅信這個世界問題很多,但解決問題的辦法會更多,這些辦法一定會來自我們的年輕人。這些80后、90后的年輕人,他們將會承擔起解決這個社會很多問題的重任。
關心他們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心環境。玉樹地震死掉了兩千多人,但是由于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我們每日
死掉的人至少有兩萬多,假如我們不關心未來的環境,那么,我們今天所有的發展就是在制造未來更大的災難。
考慮到這一點,我相信企業家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公關,更不是為了口號而建立一個好環境的——他們是想讓自己的員工、客戶,以及家人都感覺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