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公司來說,所有問題的關鍵是它們由錯誤的理念所支配。”在彼得·森奇的著作《變化之舞》中,諾威保險公司退休的首席執行官比爾·奧布萊恩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并且,它看上去是如此的真實。在接近二十年針對公司進行研究并提供咨詢的職業生涯中,作為教育方面的專家,我經常會對為什么錯誤理念會源源不斷地進入公司內部生根發芽,并破壞創新思維、影響員工士氣,導致企業文化中出現絕望氣息等情況而感到萬分驚訝。
為什么人們明知錯誤理念會導致災難性后果,卻總是執迷不悟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他們往往不能認識到這些理念帶來的后果有多壞。下面列出的,就是在工作中我經常遇到的十種錯誤理念。
1、所有人都必須遵循公司的價值觀(除了可以帶來絕大部分收入的極少數妄自尊大而愛鬧脾氣者外)。這一理念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假設人們依據自身價值觀生存會面臨挑戰這一前提就是錯誤的。公司的價值觀應該來自員工的價值觀,因此,挑戰人們的生活價值觀就如同提醒他們是否還知道自己眼睛的顏色一樣。(這是事實,人們需要提醒他們的價值,尤其是在極端的變革時代。)當然,在大多數公司中,價值觀的標準(正如大家經常看到的各種列表)被設定的非常高,就如同來自摩西從山上帶來十誡的時代。因此,它們并不屬于“我們”的價值觀;它們是“你的價值觀”。挑戰依據不同價值觀生存的人不僅是無禮的,而且在道義上也站不住腳。
第二方面的問題就是,對于團體中你了解的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態度粗魯,脾氣**躁,并且可以做想要做的任何事情,而不會受到處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屬于帶來收入的部分,或者是級別較高的人,就如同古代的君主,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會被指責。他們的下場也應該和君主祖先類似,這就是人頭(職業)落地;這就是采用有人例外的價值觀的最終下場。
2、優秀的公司會基業常青。我對《基業常青》一書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非常尊重。但是,在我們自己的研究中并沒有發現事先就處于通往“優秀”道路上的公司,并且它們也不會永遠優秀下去。實際上,我們發現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今天的預測與明天完全無關。
公司是由通過面對面、電子郵件、會議和正式文件等方式進行交流的人群組成的。在這里,我們說的不是公司擁有的什么部分,而是公司本身。公司的發展方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變化,并且這種情況經常會在一名**君式的領導上任、公司占據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或者任何錯誤理念占據上風的時間發生。
對于公司來說,一種比較形象的比喻就是健身者。今天是否堅持了鍛煉?吃甜甜圈(選擇錯誤理念的效果也是類似的),會導致最終體質下降。今天發現鍛煉的實際效果變差的話應該怎么辦?找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選擇正確的食物,情況就會得以改善。但是,如果沒有人找出“原因”,并進行處理的話,那么,最終的下場就是選擇縮胃手術來控制肥胖癥狀了。
3、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公司應該暫停學習 和開發等方面的投入。這一措施非常具有殺傷力。作為一名企業家,在客戶回款速度下降的時間,我(和自己的合作伙伴)選擇利用個人的信用卡來支付公司的運行費用。我們既經歷過高峰,也遭遇過低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對于沒有在現實世界里的實踐經驗的學術理論家來說,下面觀點是不會被考慮的,這就是:對于一個人來說,是艱難時期而不是輕松時間所做的事情更受到考驗。公司現金充足的時間,為員工提供學習 和開發方面耗費的資金是微不足道的,也證明不了什么。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公司選擇放棄自己的原則,就會導致企業文化被破壞規則喪失效果的情況。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員工(經理和領導者)往往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這正是進行學習 和開發(將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差勁團隊通過簡單無用的步驟帶來的預先規劃和移交)可以帶來截然不同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對公司領導者來說這屬于真正的考驗。
4、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賺取利潤,或者從另一方面來看,公司的目標是應該對世界有所貢獻。公司中無時無刻不被各種類型的偏執狂所充斥。一些僅僅關注財務信息,另一些則認為公司必須有更遠大的目標,否則的話,它就沒有存在的理由。
這是一個針對不同方面有不同答案的問題,因此,答案也是要依據針對的關注方面的。公司就如同個人,可以有很多相同的法律權力。它可以擁有財產,也可以雇傭員工,還可以簽訂合同。因此,我們將比喻的范圍擴大一些。
一個人可以說他的畢生目標就是賺取盡可能多的錢,就如同戈登·蓋柯的名言貪婪不好聽,卻是好東西一樣。并且也往往會出現希望對世界有所貢獻的人忽略了家庭,不能工作,并被美國國稅局通緝的情況。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屬于公民,有很多方面的責任:供養家庭、保持身體健康、回饋社區以及幫助公司贏利。在這一點上,公司的情況也是相同的。(如果家庭中有一名回收經理來對房屋的情況進行管理,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最終,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僅僅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的群體并不是必須的,因為,企業一定會承擔社會責任,正如它們也一定會贏利,并為國際社會作出積極貢獻一樣。
5、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關鍵。這一理念是不是很難反駁?管理就意味著制度、流程、清單和方案。正如領導力專家約翰·科特所指出,它可以帶來可預測性和秩序。如果想要更多的可預見性和秩序,那就不要讓領導者浮在公司表面,而是深入下去進行研究。
領導力與隊列、洞察力、設定方向(在這里再次感謝約翰·科特)有關,它導致變化的產生,并且往往會是一種戲劇性的模式。
提高效率需要公司對所做的事情(領導力和變革)進行重組并且改善管理模式(包括步驟、轉折點和成果)。管理模式僅僅會讓員工關注數字,盡力制定技術,導致自己和所有其他人筋疲力盡,最終處于絕望的狀態。沒有領導力支持的管理模式從來都不可能提高效率,至少對于長期情況是這樣。
6、遵循最新管理學書籍的建議就可以萬事大吉了。這里的問題是,大部分管理學書籍提供的簡單解決方案都達不到運營一家公司所面臨挑戰的復雜程度。我們需要的是進行思考、討論和反思,找出問題的重點,并堅持執行下去。用以代替最新管理學書籍的第一部分內容,并且為了避免出現問題,你也許還應該將簡歷發布到巨獸網站上。
7、利用物質手段激勵員工提高效率。“做好什么事情就可以獲得獎勵”之類的物質手段對于員工的激勵效果并不持久。增加物質手段只會給員工帶來更大的反感。對于部分團隊(類似大部分銷售人員),采用完成目標獲得物質獎勵的模式,僅僅是因為這就屬于他們的價值觀。
并且問題的關鍵是,員工不是倉鼠,對食物的欲望是無限度的;作為領導者,必須了解員工的實際工作,發現其價值所在。讓工作與他們的核心承諾相關,并且合理地支付工資,這樣才能獲得效率的真正提高。默認員工的價值觀是賺取更多的錢,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象**。
8、對過程進行優化可以讓公司更具競爭力。過程優化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大部分公司在這方面需要進行更多的工作。但這不等于僅僅進行優化就可以讓公司更具競爭力。
為了在競爭方面獲取更大優勢,公司需要了解市場,客戶不斷變化的口味,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點,然后從中找出一個同時符合對客戶和公司利益的價值主張。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為了做到這一點,很多人都費盡了心機。因此,丟掉泰諾寧(止痛片),回去工作,找出可以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方案。(進行適度的優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就如同來自投資者長桶襪里的圣誕禮物一樣。)
9、只要建立一項新戰略,員工就會認為獲得了授權而盡力去實現。這一問題的關鍵是:這是兩件事情,變革計劃和員工獲得授權之間不是相配合的。計劃變革依賴于命令,也就是因為領導說了,所以就需要這么做。而員工獲得授權需要鼓勵他們自行尋找執行模式。因此,所謂利用員工授權進行管理策略實施的想法純粹屬于故弄玄虛。(感謝克里斯·阿吉里斯指出問題的所在。)
什么才是更好的方法?安妮·馬爾卡希在施樂公司就遇到了這樣的困難局面。這時間,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傾聽從客戶、員工、供應商到合作伙伴在內所有人的心聲。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所有內容都綜合起來;這樣,在宣布新戰略的時間,人們就會說“對,就應該這么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內容屬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一定會說這是正確的;將這些內容與其它理念整合到一起,并取出不利于業務發展的部分。現在,你就不需要向人們要求授權了,因為,權力已經從戰略中獲得。有人會說,“這樣做太費時間了”,但是,實際情況是:相比啟動沒有任何成功機會的戰略,它花費的時間更少。如果出現持有“人們不了解市場”這種觀點的人,只能說明以前的招聘工作做得太差,或者對市場的看法存在缺陷。
10、公司需要集中力量來做可以帶來成功的首要業務。這是公司在死亡之前的哀號:我們沒有成功,所以需要回到十年(或者更早)前做的已經帶來了成功的事情,只要加倍努力,這次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對于錯誤理念在工作中帶來問題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當人民快運的管理層認為讓公司獲得成功的關鍵就是學習 和**時,他們就會不斷地進行學習 ,而與此同時,業內出現了新的定價模式,最終導致公司破產。
公司永遠不變的應該是核心認識。蘋果這些年的發展就證明了這一點,而在喬布斯返回之前的情況則反應了認識出現錯誤會導致何等糟糕的情況。公司的業務、策略以及其他一切都需要每隔幾年就從根本上進行重組,否則,競爭就會導致公司破產。
如果你還知道會導致公司被摧毀的其它錯誤理念,請告訴大家。讓我們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