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系統排列源于一種心理學成果——“家庭系統排列”,是將心理學應用于管理領域的又一典范之作。組織系統排列的整個管理思想中深植人本管理的印記,這一理解人類行為的診斷技能對于處理組織中人的問題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關注人、關注系統、關注潛意識帶來的感受(真實的事實),關注人,把握關鍵;關注系統,標本兼治;關注事實,方向清晰。完全不同層面的關注點提供了全新的、更廣闊的視野和解決問題思路及方法。
隨著競爭的加劇,以人為本的時代必將到來,在快魚吃慢魚的競爭階段,組織系統排列工具的使用無疑對增強企業決策者和管理顧問的競爭力提供了可能。
系統動力法則
要進一步了解組織系統排列首先要理解由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引申出來的基本思想與概念。海靈格認為,宇宙間隱藏的規律不但及于萬物,也作用于人類的家族系統內,由此進行推廣可以進一步理解到人也存在于企業組織系統之中。人們應當順應這一規律去處事,不能違背規律人為干預。海靈格的治療對中國道家的“無為”思想做了最好的詮釋:凡事做最小的干預,只進行治療所需的最小的介入,讓事物按它自己的規律發展,允許當事人不發生變化。
系統動力法則包含三方面內容。
1.每一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身處于大大小小的人、事、物所構成的系統之中,并同時生活在多個系統之中。一個小系統是另一個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在個體所處的系統中,生活和工作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統,組織是人所處的另一個關鍵系統。
2.在一個系統里,每一個成員同時受到系統中其他成員和系統動力的“影響”與“牽連”。在一個組織里,其中某些成員的某些情況,會成為另外一些成員的額外困擾(牽連),而系統之外的成員則極少受到這樣的影響。
3.在組織系統中,有一些隱藏著的、不易被人們意識到或察覺到的符合自然的動力法則決定著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這些動力包括連結(隸屬系統的權利得到尊重)、平衡(成員之間的施與受得到平衡)、秩序(系統里與系統之間的尊卑法規得以維持)。
系統里上述三項維持良好,便是完整和穩定的,能夠延續下去,若有成員違背了,系統便會以另一成員承受牽連去維持本身平衡。
序位與牽連在家庭系統中,海靈格提出“愛的序位”:人類的家族就如同天上的星系,有其運作的規則與次序,稱之為“愛的序位”。當家族的每一分子都能遵循這些法則,家庭成員就能夠和諧相處;當家族有人違反這些法則,對于整個家族將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對于組織內的序位遵循同樣的法則,組織系統同樣有其運作的規則與次序,也就是組織內的序位。當組織中的的每一分子都能遵循這些法則,組織成員就能夠和諧相處;當組織有人違反這些法則,對于整個組織將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在組織系統中,“組織內的序位”決定著個體的命運。如果我們跟隨“系統的動力法則”和組織中的人相處,組織運行和個人的工作就很和諧,大家都能夠快樂的工作共同完成組織任務。如果我們忽略了它,違背了系統運行的基本法則,我們就會受困擾,這些困擾就是“牽連”。這些隱藏的“牽連”影響或控制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卻又難以覺察它的存在,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傷害和痛苦。根據海靈格的“家庭系統排列”我們可以發展出來“組織系統排列方法”,通過將“牽連”和產生牽連的原因呈現出來,并找到“化解牽連恢復秩序”的途徑。
應用和實施
組織系統排列實施可以采用團體參與的方式進行,其參加人員的人數以15~30人不等,也可以進行50人以上的大班演示。
首先建立系統排列。
1.找出組織系統成員,也就是所有可以影響組織內部當事人的人。在選擇需要的角色時應該由組織系統排列導師和當事人共同協商決定。
2.排列系統。導師可以依據某個規則,根據每個當事人自身的感受對組織系統成員進行排序。例如可以由某個當事人直覺地將其他成員排在某些位置上。當事人靠感覺,實實在在的接觸成員們,推著他們的肩膀,把他們移動到適當的位置,幫助每個人找到當事人覺得最合適的位置,但是不固定他們的姿勢和動作,不固定他們的目光。排列完成后,在系統外圍走一圈,做一些細微調整。
3.聆聽成員們的感受。在組織系統排列導師的指導下,要求代表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感受,注意自己的情緒及感覺。尤其是其他成員被帶入系統時,自己的情緒變化,并且不帶任何個人評價、簡明中肯地報告自己的感覺。有些情況下代表什么感覺都沒有,也要實話實說。治療師應該相信代表們的報告,同時相信自己的感覺,既使是和代表們有出入時。
組織系統排列是以尋找解決辦法為取向的。組織系統排列導師的任務是根據系統排列的提示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創造解決辦法。此時對于每個當事人的每次排序都需要每個人去仔細體會自己的細微感受,在這個序列中自己是否能舒適放松,然后在導師的牽引下一直調整,直到最后每個人都感覺舒暢,心情平靜為止。一旦各種關系都理順了,感覺自然就很好。組織系統排列就是以感覺為線索,讓每個人主動磨合,實現系統的最優化自我組織。當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位置,人心安了,組織也達到最和諧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透過代表的移動及對話,重新調整失序的心靈畫面,可以協助當事人了解問題背后的動力和秩序,以及呈現“牽連”的存在。讓當事人獲得內在的領悟,讓受到阻礙的情感的能量有機會再次流動。
海靈格也指出在此過程中應時刻關注群體的注意力和認真度,當事人不能集中精神很好地和每一代表接觸,沒有尋找系統排列的“感覺”,或看不到解決方案時應該立即停止系統排列,盡量把解決方案所必需的人數減到最少。
在排列中,治療師的角色是“理性的感受者”和“直覺的觀察者”。他完全是運用他的感覺,去感覺系統動力的存在,接收系統的引領,讓系統中出現的現象推動他進入下一步。我們只能把系統里本來就有的種種問題,包括成員之間的“牽連”的解決方式呈現出來。然后再有針對性地使用管理咨詢的相關分析工具和方法,對組織的戰略、機制等問題進行診斷調試,實現管理層—企業—員工的協調統一。組織系統排列把成員的心理感受和組織系統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本文作者為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