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光心理咨詢中心首席咨詢師彭瑞林告訴記者,對于企業家來說,婚姻與他們的事業、財富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兩個世界。
當婚姻開始亮起紅燈時,企業家的事業發展、財富安全將被質疑,企業財務運轉既可能因財產分割而承受很大壓力,也可能因為一些人為了在財產分配方面占據主動,而有預謀、有目的地轉移、隱匿、消耗企業財產,導致他的財產產生直接改變。
另一方面,婚變中的企業家不得不付出相當的時間、精力、財力,爭取將婚姻家庭的變故和震蕩降低到最低限度。這可能比做企業更加困難。各種的情感糾葛、金錢爭奪、指手畫腳的輿論評說等壓力會將企業家拖進巨大的漩渦,對其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產生極大影響,有時甚至是致命的一擊。
婚姻事業不可截然分開
因離婚財產分割造成巨額財產損失的企業家,數量為之不少。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列舉出目前已知的排名世界前十的天價離婚案。其中,數額最高的是1999年傳媒大亨默多克與前妻安娜在結束了長達31年的婚姻后,默多克為此支付了17億美元。其次是沙特商人阿德南。這位靠為沙特王室提供軍火發家,并在瑞士成立公司,在全球擁有多家連鎖酒店和多處房產的商人,在1982年與前妻莎拉雅離婚時,支付了高達8.74億美元的分手費。
但是,離婚對于富豪們而言,不僅是財富與金錢的分配問題,而且也會牽扯到公司的安危與事業的成敗。1998年7月,安娜·默多克在與默多克分居兩個月后提出離婚訴訟。
離婚消息傳出后,新聞集團的股價在澳大利亞和美國均應聲下跌。由于傳言安娜與丈夫的分歧之一,是安娜對默多克無休止的媒體帝國擴張欲望感到不滿,導致人們懷疑67歲的默多克是否真的會慢下腳步來考慮退隱之事。人們害怕新聞公司的經營管理會因此而受到危及。
更重要的是,離婚也可能會導致企業家的聲譽受損。
婚姻培養企業家品質
在創新工場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李開復看來,婚姻是企業家品質培養的重要過程。他在微博上的一段話被人們廣為轉發,“成功的CEO大都是已婚并且有孩子,因為夫妻磨合過程可以讓你具備同情心和團隊精神,換尿布可以讓你學會忍耐和堅持,養育青少年可以讓你掌握情感管理和影響他人。”
素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20歲時就與18歲的妻子結婚,迄今60多年的婚姻一直保持著穩定。每每談到婚姻時,巴菲特都由衷地感謝他的妻子。因為有了穩定的婚姻和家庭,巴菲特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事業中,創造出一個個財富神話,成就了世界首富的財富王國。
“一個沒有開誠布公心態的CEO肯定長不了??峙聻槎?、情婦、小三等練就的特工本領,早晚也會干擾CEO的專注,最終將其拉下馬。他們的下崗不是因為生活作風,而是因為績效被干擾。”羽西品牌總經理蔣巧玲在微博上表示。
從1997年開始致力于美國富人生態研究的美國社會調查研究專家托馬斯.J.斯坦利,在撰寫《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時,對美國1300多位百萬富翁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斯坦利總結得出的成功秘訣是良好的信用、自我約束力、善于交際、勤勉、有賢內助的支持。同時調研結果也表明,婚姻和事業是成正相關的,80%事業成功并得到延續的人士,一生沒有離過婚。而那些在離婚之后才開創自己事業的人,第二次婚姻也持續在十年到二十年以上。
其實,除了“成家立業”的古訓之外,婚姻和家庭對企業家的支持還體現在心理學的社會支持系統上。所謂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是指個人在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中所能獲得的、來自他人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援。每一種系統都承擔著不同功能:家庭和親人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朋友較多承擔著情感支持,而同事及合作伙伴則與我們進行業務交流。
表面上看,無非是父母手足、同學同鄉,每個人的社會關系網都差不多。但深入觀察,每個人從中獲得的支持卻有很大的差異。有人在個人支持系統中與他人共享生活,充滿幸福感,遇到困難時總能獲得及時而又有力的幫助;而有些人則不然,他們雖然與別人一樣也擁有客觀存在的關系網絡,卻與其中的人相處得很糟糕,在陷入困境的同時,也迅速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社會支持系統尤其是心理支持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對于企業家的心理健康將產生重要影響。一份科學調查顯示,關于“當工作中遇到麻煩、心情不佳時,您最愿意與誰交流”的問題,僅有2.6%的企業家選擇了“心理咨詢專家”,選擇最多的是“單位以外的朋友”和“本單位領導層”。這也反映出企業家需要關懷、理解、支持。此外,調查還發現,社會輿論和文化環境對企業家的壓力和幸福感影響也很大。
家庭和事業的平衡
在一次電視訪談中,當主持人問到家庭的幸福與企業的成功,哪個更重要的時候,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天橋毫不猶豫地說,他覺得家庭的成就感更大一點。“我一直都沒有因為自己被別人稱作所謂的首富而自豪,但我經常會為我有一位好太太和一個可愛的女兒而自豪。”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談到自己的太太時也表示:“她對我的幫助是全方位的,無論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是全力的理解和支持。”
人生沒有彩排,每日 都是現場直播。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擁有成功人士的氣勢和財富,處于被仰望和矚目的中心。也正因如此,人們很少會注意到他們堅強外表下的另一面。壓力、競爭、勞累、焦慮常使企業家深感身心疲憊,而婚姻的幸福和家庭的支持往往是分解壓力的重要因素。
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以2005年~2009年的調查數據為主要基礎,參考了1993年以來連續跟蹤調查的結果,對近年來企業家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企業的經營狀況、外部環境、企業家自身因素與社會支持系統四大因素,對企業家壓力和幸福感的影響最為明顯。
彭瑞林告訴記者,縱觀很多企業敗局,不僅是企業本身發展的問題,更是企業家個人的心理乃至器官病變等問題所致。那些成功的企業,不僅是時勢造就,也與企業家良好的心理、身體素質有很大關系。而目前,關于中國企業家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幾乎還沒有人來關注。
在壓力增大的同時,企業家的幸福感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至2009年,超過八成的中國企業家認為自己承受很大或較大壓力。2009年的調查顯示,89.5%的企業家認為自己“壓力很大”或“壓力較大”,只有9.6%的人認為“壓力較小”,而認為“沒有壓力”的更是下降到不足1%。
以研究社會家庭和兩性聞名的江蘇省社科院教授儲兆瑞指出,家庭生活質量的高低對于企業家是十分重要的。據說,日本首富在選拔公司總經理時,首先考察的就是這個人的家庭夫妻關系,而選拔董事則要看家庭子女教育。
“談到家庭事業的平衡,總是指女性,其實即使男性企業家也應該注意家庭和事業的平衡。”彭瑞林也建議,企業家應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和家人的交流,多給家人一些關愛,多與子女交流,調適婚姻家庭,做到家庭事業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