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有多種發展模式,其中,青島和溫州是兩種比較典型的模式。
青島模式的特點是,區域經濟主要靠大企業支撐。在青島有海爾、海信等十大集團。十大集團對青島經濟的貢獻占整個青島經濟的50%以上。相比之下,青島的民營經濟并不怎么發達,中小企業在青島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比較小。

溫州模式的特點是,區域經濟主要靠小企業支撐。溫州有近10萬家中小企業,中小民營企業對溫州經濟貢獻率高達90%。由于歷史原因,國家對溫州很少有投資,溫州幾乎沒有什么大型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
如果把青島經濟和溫州經濟比作兩片森林,則青島經濟這片森林主要是由幾棵大樹支撐起來的,而溫州經濟這片森林則主要是由眾多小樹支撐起來的。
青島模式和溫州模式是兩種經濟組織形式。在青島,較多的經濟活動被少數大企業縱向一體化或橫向一體化,即用企業內部的行政協調代替了企業之間的市場協調。在溫州,除郵政、電信、電力、銀行等部門外,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由眾多的中小企業分散進行。大家分工很細。如打火機,一個小小的產品由幾百家企業分頭生產,有的企業只生產打火機的彈簧,有的只生產外殼,然后通過市場交易進行組裝。因而溫州經濟是用企業之間的市場交易代替企業內部的行政協調。
結果,在溫州老板比較多。每個企業就算只有一個老板,在溫州就有10萬個老板。一個打火機、一雙皮鞋、一個低壓電器產品,都是由眾多老板生產出來的。這種經濟可稱為老板經濟。在青島則是車間主任多,分公司經理多,一個產品是由眾多車間主任、分公司經理生產出來的。這種經濟可以稱為車間主任經濟。
老板與車間主任的區別在于:
前者只拿少量獎金。車間主任一月創造1000萬的效益,公司總部可能只給他10萬、20萬獎金;而老板創造1000萬、2000萬效益,全部歸自己所得。因此,后者的動力比前者就大得多。如果把老板比作火車頭,把車間主任比作火車廂,則在青島,一個火車頭拉了幾十個甚至幾百個火車廂。而且,有些火車頭還不一定的是真火車頭。比如海信是國有企業,周厚健并非真正的老板,他也是工資勞動者,也是火車廂。只不過,因為周原健本人奉獻精神比較強,他通過職能錯位,假老板當作真老板,將國有企業作為自己的企業來打理,才使海信這一列車有了一個動力很強的火車頭。
在溫州,一列長長的火車被拆開,每節車廂上加了一個火車頭。結果,整個溫州經濟的動力很強。
老板所生產的零部件,是通過市場交易進行配套的,生產同一種零部件的企業不只一家,而是有數十家,只有那些質量最好、價值最低的企業才能優先出售。因此,這種配套是競爭性配套。在這種競爭性配套體制下,企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迫使他們不斷創新,不斷進取。車間主任所生產的零部件,是壟斷性配套。即使成本高一點,即使質量不是最優,最后也得用上。由于內配,車間主任就很少有來自市場的壓力。
兩種經濟模式的直接表象是,在溫州是老板多,創業者多;在青島是打工仔多,連張瑞敏也是一個高級打工者,因為海爾不是他的,他只是海爾的職業經理人。
在溫州,因為老板多,10萬家企業,每個企業至少有夫妻倆操心,整個溫州就有20萬人操心。即有20萬人一天干十多個小時,在青島,因為老板少,操心的人就少,整個青島經濟主要靠張瑞敏、周厚建等少數人操心。因此,我們也可以把溫州經濟稱為“有更多人操心的經濟”。把青島經濟稱為“只有較少人操心的經濟”。
兩種經濟模式的最終結果是,溫州的富人多,青島的窮人多。在溫州,有近2000億民間存款,有1000多億現金,再把各家各戶的廠房和樓房加起來,整個溫州的民間財富不會少于一萬億。而青島因為打工仔多,大家都是工資勞動者,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比起溫州來自然會少得多。在溫州,包括機場在內的許多基礎設施都有民間投資,有些基礎設施甚至主要靠民間投資。而在青島,大量的海濱別墅閑置。據說這些別墅的買者主要是外地人。
在青島與溫州兩個地方之所以能產生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影響。
從歷史看,在計劃經濟年代,國家對青島有較多的投資,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國有企業。改革開放以后,青島經濟是在原有的國有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正因為有國有企業,青島人有地方上班,有地方拿工資,一般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自己創業。
而溫州則不同,因為那里與臺灣較近,在臺海關系較緊張的情況下,國家不可能在那里有大量投資。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國家對溫州投資很少,溫州的國有企業也就少,再加上溫州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三分地,為了生存只能大家自己創業。
從文化淵源來看,青島作為山東的一部分,作為孔圣人的故鄉,儒家文化比較濃,因而辦公有企業,辦較大的企業有一定的條件。而在溫州,則主要是永嘉文化。這種文化使人具有較強的創業意識和打拼精神。
在青島,張瑞敏、周厚建辦一個洗衣機廠,幾千人、上萬人都去打工,一月拿一千、兩千,大家非常滿意,永遠沒有非份之想。在浙江,老張辦了一個洗衣機廠,老李跟著也辦一個,結果,一個縣辦了幾百個洗衣機廠。在慈溪,一個縣級市洗衣機廠就有數百家,一年生產洗衣機近千萬臺。
近年來,我國上上下下都在喊一個口號,即“做大做強”。但我國企業界一個很殘酷的現實是做大做虧,做大做垮。許多企業在規模不是很大的時候,管理成本很低,經濟效益很好。企業一大,管理成本迅速上升,效益大幅度下滑。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企業規模越大,管理層次就越多,加上企業分布區域更廣泛,委托——代理鏈條就延長,在一根根較長的委托——代理鏈條上,集結著眾多的有可能撈一把就走的人,即所謂的代理人。
在這里,之所以用“有可能撈一把就走”來描述代理人,其中包含了以下幾點:
其一,代理人有決策權,具備了撈一把就走的有利條件;
其二,代理人有信息優勢,他可以用所掌控的信息優勢欺騙委托人。當他撈的還不是很多的時候,委托人很難發現,繼續委以重任;
其三,如果整個社會信用環境很好,如果代理人的職業操守很好,他不會辜負委托人的期望,不會撈一把就走;如果整個社會信用環境較差,如果經理人素質較差,則他一旦有任何權利,都會放大使用,以權謀私。
其四,國家的法制是否健全,執法是否嚴。如果法制健全,執法較嚴,代理人的任何違規,都會受到法律嚴懲,則絕大多數代理人有了權利之后,都不敢撈一把就走。比如,如果國家有職業經理人的競業限制,即離開現有企業之后,幾年之內不能到競爭對手的企業工作,則整個社會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把企業技術和客戶帶走,自己另起爐灶,與原有企業對著干。
其五,管理水平。如果企業的管理水平很高,企業長大一倍,管理水平提高1.5倍,這樣,即使管理層次教多,委托——代理鏈條較長,代理人也沒有多少空子可鉆。
以上說明,在兩權分離的情況下,代理人具有“撈一把就走”的條件,企業規模越大,委托——代理鏈條越長,有可能“撈一把就走”的人就越多;這種可能是否變成現實,在多大程度上變成現實,那就看這個社會的信用環境,職業經理人的素質,法制狀況,管理水平等。而目前的中國社會,信用狀況并不理想,職業經理人的素質有持提高,法律有待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比較差。正是以上這些,在當前的中國社會,難以支撐大企業,這正是許多企業做大做虧,做大做垮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在前幾年曾提出在當年的中國社會,在相當一部分行業內,“小狗經濟”有優勢,家族模式有優勢。浙江經濟之所以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浙江的許多產品之所以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能把美國、日本、歐洲的企業打敗,就是因為“小狗經濟”是浙江經濟的主體,家族模式是浙江經濟的主體。
當然,“小狗經濟”也有劣勢。比如,嵊州市有1000多家企業做領帶,有近百個品牌。但是沒有一家企業能像海爾或海信那樣,拿出幾千萬創品牌。沒有哪一家企業能拿出幾千萬或幾個億在全國甚至國外建市場體系,沒有哪一家企業能拿出幾千萬進行科研開發。
取長補短的具體辦法是,在青島的一些大企業,可以通過業務外包,在大企業周邊,在整個青島養出一大批“小狗”,培養一大批老板,然后用較低的市場交易成本來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把一部分經濟由車間主任經濟變成老板經濟。
在溫州,甚至在整個浙江,需要在眾多“小狗”中盡快長出幾只“老虎”。這方面,柳市鎮已經很成功。該鎮從眾多小型低壓電器企業中,成長出了正泰和德力西兩家大企業,即在一群“小狗”中,長出了兩只大老虎。既保留了家族模式的優勢和小企業的活力,又有大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在國內外建渠道,創品牌。這樣的生態,應該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企業生態。
鐘朋榮,北京視野咨詢中心主任,北京東方視野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過近30年的經濟理論研究,發表過論文數百篇,出版專著18部。曾在鄉、區、縣、中央四級黨政機關任職。自1994年以來,主持過100多家大中型企業發展戰略和改制方案,主持過20多個地級市和30多個縣市的發展戰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