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代出生的人有一股天生的韌勁兒,聽著的是劉德華正紅時的“忘情水”,崇尚的是李小龍武打背后的武學文化,心中懷揣的是中國搖滾樂最純真的熱血精神。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又是什么樣的?電影《甜蜜蜜》里香港是一個在內地人眼里頗值得奮斗的現代城市,就連古惑仔之間都存留著令外行人羨慕的義氣和柔情。
那個年代也是那群中國年輕人紛紛下海經商熱潮興起的時代,空氣中涌動著的是他們對自由的執著,無論是在財富還是精神上。
不知道,王衛曾經是不是也是如此?
道義與利益的得失
1970年出生的王衛后來還是來到了香港,聽聞彼時22歲的他還是個窮小子,也許對未來比現在的我們還要更迷茫一些。
根據坊間傳聞,借著幫朋友拖帶貨物和信件往返廣東和香港的機緣,王衛把自己的職業生涯徹底貢獻給了快遞業。1993年,順豐在廣東順德正式成立公司。
從1993年到2017年敲鐘上市,王衛用了24年。這24年的時光里,有人評價他是典型工作狂,是一個凡事親力親為的大老板;也有人評價他是史上最神秘總裁,鮮少露面于媒體前,鮮少口出金言。
他不愿順豐上市,是外界對王衛最為廣而道之的印象。那時,王衛對外放話,“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
第二次把王衛“炸”出來,是沸沸揚揚的快遞員受掌摑事件。王衛一句“我王衛向著所有的朋友聲明!如果這事我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一句話3個感嘆號,身材壯碩的王衛把男孩子最崇拜的古惑仔道義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后來當然還是上市了,帶著那個快遞員一起,出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王衛一句“一個人,一個企業,怎么可能和資本、行業對抗?”引得外界輿論繁多,終究還是敵不過資本力量的凡人嗎?
那時,有不少人認為在“道義”和“利益”兩者之間,王衛最終還是選擇了“利益”,失了“道義”。
王衛沒有出來為自己說話。不過說到底,王衛還是收獲了一個市值超過2200億元的順豐、超過1700億元的身家和中國四大富豪之一的稱號。
失了速遞易和百度外賣
順豐和阿里有過齟齬,無非是物流界誰才是掌權人那些事。王衛本人依然沒有出現,倒是京東劉強東、網易丁磊、美團外賣等這些人紛紛為順豐站臺。
如果允許從中揣測蛛絲馬跡,大家口中的“我相信王衛的為人”影射的還是王衛的道義精神。擁抱了資本的王衛,看上去還是那個飽含80年代搖滾精神的王衛。
然而如其所說業內競爭難避免,前有阿里的菜鳥虎視眈眈,后有通達系等物流企業摩拳擦掌,物流行業的老大之位實在難奪。何況現在早已是智能物流的時代了。
速遞易被稱為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快遞柜公司之一,已覆蓋全國79個城市,搭建有5.6萬組快遞柜,箱格達262萬個。順豐對速遞易是動過真心的,前者曾希望能夠以順豐參股的豐巢通過增資的方式入股后者,因估值過高,順豐終究選擇放棄。
后來速遞易被菜鳥、復星和中郵資本拿下。
拱手將速遞易送給競爭對手不是順豐的第一個失去,近期餓了么并購百度外賣的網絡爆料是第二例,眾所周知,餓了么背后站著的是阿里巴巴。
曾一度傳聞順豐將收下百度外賣,據了解雙方也持續接觸有近1年的時間,同樣還是因后者估值等相關問題交易難以達成。王衛一直在謀求順豐的新商業轉型(物流+電商),相信如果兩者達成資本合作,對順豐是一次很好的轉型機會。
《中國企業家》也對外分析,百度外賣的自動派送系統和三年產品積累可以讓順豐迅速完成卡位動作,因為對于毫無外賣經驗的順豐來說,想從0到1完成系統研發和餐廳簽約這兩項工作,至少需要6到8個月時間。對于互聯網來說,這個時間內很可能完美錯過行業爆發期。
隨著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順豐似乎又一次“輸”給了阿里。
除此之外,順豐的金融業務也一直不太出彩,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16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貨幣資金60.16億元,同時購買理財產品918.87億元。旗下擁有的金融牌照也只有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和第三方支付。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順豐的資金難以令其在金融領域大展手腳。據《投資時報》報道,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仍以快遞物流業務為主的順豐并沒有像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公司一樣把金融業務提高到與主業并駕齊驅的地位,金融,更像是茶余飯后的調劑。
得了80億之后
不得不說,在物流業史上,王衛還是頗有遠見的。
先是毅然決然放棄加盟模式,堅持自營;再是在非典時期,果斷與揚子江快運航空簽訂5架包機協議,從此走上自有飛機、自建倉庫的道路;王衛一直都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什么樣的路,順豐又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企業。
今天,面對外界的喧鬧,順豐頗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之風。
近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其募集80億配套資金定向增發的A股已完成,其中3.1億元用于招募飛行員。
順豐表示,此次募集的資金將全部用于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航材購置及飛行支持項目、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采購項目、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術研發項目、中轉場建設項目。
具體而言,投入航材購置及飛行支持項目約26.86億元,其中用于航材購置約23.76億,用于飛行員招募約3.10億元;投入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采購項目約7.18億元;投入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術研發項目約11.20億元;投入中轉場建設項目約34.77億元。
很顯然,王衛是理智的,他深知順豐的核心競爭力是高品質服務。在各項競爭和資本利益面前,即使耗費數十億的資金,也必須要先保證在物流快遞領域的龍頭地位,將自營的服務品質做到最好。
王衛也應該是堅毅的,有自己的目標,旁人說什么不重要,自己一心往著目標走。但不得不說的是,物流之火已然將達最盛點,王衛有心轉型,面對資本雄厚的競爭對手,未來可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