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這么一家超市,卻頂著市場頹勢,一路逆流而上,計劃要每年在美國新開100家分店。這個逆天的超市就是來自德國的——阿爾迪(意為:把別人給的折扣直接化成低廉的價格給予顧客)。
早年,阿爾迪還在德國市場與沃爾瑪正面交鋒過,但因商品比沃爾瑪更加低價、品牌認可度更高,使得巨頭沃爾瑪一敗涂地,在虧損數億美元后于2006年徹底退出德國市場。
不僅如此,阿爾迪還殺向沃爾瑪的老巢——美國。并且在美國一項名為“超市在消費者中受歡迎程度”的調查中,以超高票數斬獲第一名,把沃爾瑪甩在了后頭。
目前阿爾迪已經在全球11個國家擁有近萬家分店,并且還在持續增加。幾乎每家店前都排著長隊。
好玩的是,這家超市從不花錢做廣告提高知名度、也沒有賓至如歸的服務,他們就用最簡單的道理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那就是:
絕對的物美價廉
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把低價做到了極致!
人們都說“物美價廉”是商業悖論,“一分錢一分貨”,真正的好東西就不可能低價,可是想盡一切辦法為顧客省錢的阿爾迪不僅做到了這一點,并且做到了極致。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 只賣700個爆款商品,不合格全部下架
阿爾迪會嚴格控制商品的品類數量。長年保持在700種左右,相比于其他超市的數萬種品類,阿爾迪要顯得精致的多。每種商品只有一個品牌。在這里你沒有選擇,不合格、不受歡迎的商品,將被撤離貨架。
苛刻地控制商品數會讓單一商品的銷售額非常大。阿爾迪是世界上最大的批發采購商,它每年購買的單件商品的總價值超過5000萬歐元。在德國許多中小企業和阿爾迪是依附關系。阿爾迪能控制商品的標準生產,買斷全部或大部分產品。如果出現質量問題,阿爾迪將解除收購合同。控制供貨渠道,再將利讓給顧客就顯得理所當然啦。
二、 為了保持低價,堅決不上市
創業者都以獲得投資為驕傲,以上市為目標。阿爾迪卻從來沒想過上市。哪怕上市以后、財富可以倍增。但是,阿爾迪認為上市會增加運營成本。需要大量的會計費用、法律費用、公告費用等等,他們覺得這都增加了成本。
如果上市,公司受到資本左右,低價、簡單到極致的的企業文化會受到影響。阿爾迪很可能會失去核心競爭力。無休止的跟資本糾纏,不如只考慮如何保持低價,做一個物美價廉的超市。
三、 所有人不接受采訪,接受采訪的時間還不如去理貨
阿爾迪被稱為窮人超市,即使年營業額超過700億美元,公司卻吝嗇得可怕。
沒有廣告部,沒有公關部,廣告投入極少,僅占總營業額的0.3%,促銷時通常把具體產品信息貼在店門外。管理上盡可能的簡化。
公司還要求所有人,甚至管理層都不許接受采訪。
“我浪費了兩三個小時,這都會增加到商品的成本上。”
沒有母公司,沒有行政管理部門,只有一個有曾經的分店經理俗稱的“管理委員會”。阿爾迪的分公司和員工有了更大的自由。
四、 對人才極端重視,超市員工有更大權力
阿爾迪十分重視員工的作用。阿爾迪超市的員工基本都是從大學應聘,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核,才會被錄用。這就保持了團隊的年輕化和效率。當然員工薪水和福利也很高,會比同行高出30%—50%。阿爾迪的店員一定是多面手。包括店長在內,店員們沒有固定的崗位。
由于沒有行政管理部門,員工很多創新建議會直接被采納。這些是坐在辦公室里的老板們跟不不會考慮的。日積月累,一點點小優勢讓阿爾迪形成獨特的競爭力。
比如,員工發現找零錢的時間會影響銷售效率。所以公司將價格尾數全部變得規整。
阿爾迪的吝嗇也體現到雇員身上。超市為了減少管理購物車的員工消耗。采取了購物車押金鎖的方式。使用購物車的時候需要花點小錢,才能把車取出來。當你把購物車歸還的時候,可以取出開鎖取出抵押的錢。
五、 喝了一半的酒也給退!
賣最低的價格,也要保障服務和質量。阿爾迪從來不采取“買一贈一”的促銷手段,也不用會員積分誘導顧客購物。阿爾迪超市會把會員積分的折扣分攤到單個商品里。保證自己的商品價格最低。
阿爾迪的售后服務也非常簡單。顧客不喜歡,只有一種處理方法,就是無條件地退貨。哪怕是喝了一半的酒也可以退。
阿爾迪認為,簡單粗暴的售后可以省掉與客戶糾纏的客服人員、律師費、電話費。
簡單、節約的阿爾迪與他們的創始人身上的品格有很大的關系。
德國首富兄弟,合體財富曾超過比爾蓋茨
阿爾迪現在能夠如此成功,創始人Albrecht兩兄弟功不可沒。正是他們創立了直接把商品打折的銷售模式!
而創立過程卻算是無心之舉:
那時還是二戰剛剛結束的困難時期,其他店鋪依然在使用購物積分的方式,兩兄弟為了讓人們更加實惠的買到生活必需品,就決定把廠家的折扣直接化為低價給顧客。
沒想到一經推出、倍受歡迎,就這樣,一份善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2009年時,兩人的財富總和甚至超過了比爾·蓋茨,但卻依然生活得異常低調。為了節約成本的他們從不接受采訪,導致在兩兄弟登上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時連照片都沒放。
他們不住豪宅、也不開豪車,一生節儉,卻不斷將錢捐出去做慈善,心存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