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Mark Zuckerberg 想讓你知道這一次可不是一般的升級。
Facebook 的這個新添加的功能不僅僅是讓你上傳直播視頻給你好友看這么簡單。你可以通過地圖看全球各地的直播視頻;直播時還可以選擇添加濾鏡;還可以用Facebook 新添的各種表情回復。
這應該是 Facebook 近期來發布的最大型的產品,但它的特性和噱頭似乎和其他應用沒什么區別。視頻直播區中,Facebook 也會重復 Periscope、Meerkat 和其他直播平臺上的直播視頻。對此,Zuckerberg 在采訪中闡述了 Facebook 的直播與 Twitter 旗下的流媒體直播服務運營商 Periscope 的不同之處。
Zuckerberg 給出的答案很簡單:Facebook 有觀眾,但其競爭對手卻沒有。
如果你是個愛和朋友分享的人,那顯然你會優先選擇觀眾好友多的平臺。
Buzzfeed 也是 Facebook 直播的合作伙伴之一。上周五,Buzzfeed 在 Facebook 上直播了活動上用橡皮筋劈西瓜的視頻,觀眾數高達 200 萬。
Periscope 無法提供的東西,Facebook 作為「附加贈品」提供給了用戶。而且用 Facebook 直播功能的時候,你根本無需再去下載一個耗內存的應用。你只要打開 Facebook 就能用,而幾乎每個人的手機上都有 Facebook 應用。既然如此,那何必再用別的呢?
絞盡腦汁想辦法霸占聊天應用市場
幾周前,Facebook Messenger 曾放出了今年的復活節彩蛋——發籃球 Emoji 玩籃球。其實這就是今年一月份剛發布的小型社交網絡應用 Peach 中的「Peach Ball」功能,只不過 Messenger 上你可以挑戰好友。同樣的功能,既然 Facebook 上有了,那我就沒什么必要再留著 Peach 了。事實上,我還多了個打開 Facebook 的理由呢。Zuckerberg 贏 1 分。
自打 2014 年,Facebook 把 Messenger 作為一個獨立 App 分離出來以后,公司就在絞盡腦汁想辦法霸占聊天應用市場。Messenger 與 Kik 和 WeChat 處于直接競爭關系,它們都有視頻功能和貼圖功能。
但 Facebook 在打造新潮流的過程里,也并非每一次嘗試都能獲得成功。
當 Snapchat 剛剛紅起來的時候,Facebook 曾開發了 Slingshot,主頁上的說明為「分享你生活中發生的故事。加濾鏡,加涂鴉,循環播放,想怎么來怎么來。」聽起來簡直就和 Snapchat 一模一樣。
去年 12 月,Facebook 把 Slingshot 從應用商店撤除了。但由于某些功能,Facebook 依舊和 Snapchat 依舊處于直接競爭狀態。上個月,Facebook 發布了MSQRD,一款能讓你變身成超人或鋼鐵俠的面部掃描應用。這項技術和 Snapchat 所采用的十分相似。
Facebook 并不會就此而止。上周四,Messenger 新添了掃描碼和用戶名,這樣人們在聯系或分享時就無需使用繁瑣的手機號了。你想的沒錯——這和 Snapchat 的 QR 碼功能沒啥兩樣。(不過微信早就用上二維碼和用戶名了)
Facebook 唯一一個還沒辦法復制的社交網絡就是 Instagram 了
于是 Facebook 就把 Instagram 給買下來了。
但我還是要聲明一點:Facebook 確實有不少絕妙的原創設計。
Facebook 自己創造了「點贊」功能和 Facebook 互動 Emoji。Facebook 開發出了 Instant articles 內容平臺,用戶想讀內容時可以省去加載文章的時間。Facebook 的這些努力無非也就為了做到一點:不斷創造用戶離不開應用的理由。
大神總有大神的點子。添加了這些新功能之后,Facebook 至少可以爭取到更多的開發市場份額。這也是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會做的事情。問題在于,Facebook 能不能繼續這樣「開發」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東西?或者說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從何時起,創新變成了抄襲?
我并沒有要求每一位Facebook用戶都質疑Facebook的道德問題,刪除賬戶;我對Facebook也沒什么意見。這些不過是在闡述事實。實話就是:Facebook的野心就是要成為互聯網本身。
原文來源: Medium, 本文由 Tech2ipo / 創見 Locin 編譯
【相關報道】
扎克伯格不打算放棄對Facebook的控制權
Facebook A股為扎克伯克提供了“超級投票權”,即使他已把股份賣給風投公司,并在Facebook的公開募股中出讓了股份,但他仍可以掌控公司。
FB公布10年規劃路線圖 小扎說想做點不一樣的
扎克伯格表示:“今天Facebook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我們來討論一下未來10年互聯網如何改變世界:未來視頻將會是什么樣子?通過聊天平臺人們能夠得到哪些服務?互聯網如何讓所有人都保持連接?人們如何將生活中的一切分享給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