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16年03月09日    商界評論     
    推薦學習: 歐洲大學商學院,企業家學者學位教育領航者。翹首以盼,點燃我們學習的熱情,共同探尋個人成長企業發展新思路。歡迎加入歐洲大學商學院(EU)博士學位>>
    2015年,金帝迎來四連虧,銷售額同比下滑9%。金帝曾在國內巧克力市場叱咤20余年,在品牌老化,轉型失敗之后,最終被轉賣。金帝的遭遇,意味著國產巧克力陣營的最后一面大旗倒下。

      ■文/丁忠衛,上海則運生物科技營銷總經理

      處在賣廠和轉型漩渦中的國產巧克力品牌金帝有了結局。1月3日,國產巧克力第一品牌金帝,被中糧旗下的中國食品以6.11億元出售給中糧旗下另一家公司華高置業。這筆“左手倒右手”的交易,意味著金帝巧克力這個有著25年歷史的品牌即將消失。

      據悉,近幾年中國巧克力市場年增率都在10%左右,前景十分誘人。可就在國內巧克力市場日漸繁榮的今天,金帝巧克力反而倒下了。這樣的反差,金帝是如何造成的?

      25年從冠軍到被轉賣

      1990年,中糧國際及BVI投資興建深圳金帝食品有限公司。金帝是土生土長的深圳合資品牌,最初的幾年一直是全國巧克力銷量冠軍。

      2001年金帝被并入中國食品,成為上市公司旗下的休閑食品板塊,戴上了“國”字頭的帽子。這之后,金帝主創團隊陸續出走,外資巧克力品牌不斷進入。即使是這樣,金帝巧克力憑借“情人節禮品”的精準定位,以包裝差異化和撇脂定價(在產品推出初期,價格定位在較高水平),配合“金帝巧克力,只給最愛的人”的廣告宣傳,一度成為行業前二名,直逼德芙的領導地位,成為國內巧克力企業中唯一能和跨國巨頭抗衡的企業。

      2006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的排行榜中,金帝以27.81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224位,這是巧克力一哥發展史中的高光時刻。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金帝其實早已經感受到來自外部的壓力。自2005年開始,由于外資在華的投入加大,其中,尤以德芙、吉百利、好時、費列羅等為代表的強勢外資品牌不斷加碼,事實上主導了高檔巧克力市場,這對定位高檔的金帝尤為不利。金帝淡出第一陣營的危險日益增加。

      為了強化品牌認知,謀求主營業務多元化,2005年,金帝高調進軍傳統糖果行業。然而糖果業務未見起色,巧克力市場地位也下滑至德芙、吉百利、好時之后,位列第四。

      2006-2008年間,金帝依靠情人節禮品裝打市場,業績也曾有所起色,但由于國企的內部運作問題,依然擋不住下滑頹勢。

      2011年左右,金帝母公司中國食品開始進行內部改革,原有的酒類、廚房食品、休閑食品、食用油等五個事業部被取消,變為分區制管理,也就是從2011年開始,金帝迎來了“四連虧”。

      截至2015年,金帝所在的休閑食品板塊是唯一下滑的板塊——其上半年貢獻營收1.98億元,銷售額同比下滑9%,僅占整個中國食品集團板塊1.3%。營收體量小且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這使得金帝并不被中國食品重視,也被中糧視為包袱,這也讓金帝在中糧內部一直被邊緣化,得不到資源、費用上面的傾斜,直至最終被轉賣。

      溫水煮青蛙的教訓

      縱覽金帝25年發展史,從獨霸市場到被市場拋棄,金帝的歷程像極了溫水煮青蛙的故事。金帝在國內巧克力市場這鍋慢慢燒開的水中,錯過太多逃生的機會。金帝在這段時間中,做錯了什么或者錯過了哪些機會?

      錯過兩個時機

      1990年,金帝成立于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國內巧克力市場處于萌芽期,巧克力產品自帶“高端”光環,此時的金帝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其很快占據了國內巧克力行業老大的地位,應該算是順勢而為。

      在此期間企業本應逐步借鑒國外優質廠商的發展歷程,從引進設備到建立優質的原材料基地,再到品牌戰略打造,為未來長遠發展打下基礎。然而,所有急需籌備的問題,都被市場上“需求遠遠大于供給”的局面所掩蓋掉。金帝著眼于一時的利益,錯失了最容易解決問題的第一個時機。

      2001年,金帝由合資變為國有,這是企業的變革期。由于企業性質的改變,企業高管團隊陸續出走;市場逐漸成熟,外資大量進入,金帝市場占有率開始略微下滑,問題已經有所顯現。但由于外資巧克力進入國內時間還短,后者的優勢還沒有徹底發揮出來,金帝還能排在第二的位置,也沒直面問題,從而錯失了第二個解決問題的時機。

      飲鴆止渴的促銷

      金帝的市場運作主要手段是特價促銷。為了在每年的10月份開始常規產品的推廣,金帝每年均要度過一個處理產品庫存的階段,時間均是在每年的8-9月份。所有金帝產品往往是3~5折銷售,9月底以前全部清倉,對經銷商實行補貼。

      由于存在對經銷商的嚴重壓貨,金帝每年處理庫存產品均要遭受重大損失。表面看是金帝損失了財務收益,但從深層次看,金帝嚴重損失了品牌價值。

      巧克力往往和浪漫、美好、愛、溫暖相聯系,和愛的人分享金帝,讓人聯想到給情人的至愛之禮。金帝的品牌核心價值:最好的巧克力提供給最愛的人。但是價格促銷使消費者對金帝品牌的聯想大打折扣,有誰會把一個經常打折的產品送給“最愛的人”呢?有誰會想把自己的愛“打折”呢?給“最愛的人”總是百分百的。

      也許這種理解過于苛求金帝品牌的內涵了,但是金帝品牌長時間所展現給人們的就是:把美味分享給至愛的人。金帝主要用特價的促銷手段無疑是對自身品牌的傷害,這種促銷活動是對金帝品牌定位的偏離。

      品牌戰略缺乏規劃

      金帝不但在銷售上主要以價格促銷為主,在其他的營銷手段上也缺乏系統性。沒有一個系統的品牌營銷活動,采取的策略主要以推為主,缺少對消費者的拉力,形式主要以買贈加特價,價格營銷為主。

      在新產品推廣方面,沒有針對顧客需求的市場細分,沒有著眼于品牌大局的推廣策略,只會做價格文章。

      比如36克榛仁夾心巧克力蛋卷珍愛產品的推廣,在超市購買商品(購買非金帝產品亦可)一定金額后加一元換購珍愛一條。后來珍愛停止促銷后顧客對珍愛購買活動停止。金帝推廣產品主要是運用簡單的價格促銷要素來推廣,這樣只會使品牌貶值,長時間后價格也成了消費者對金帝品牌態度的一個主要杠桿。

      金帝之所以沒有系統的品牌營銷,從根上來看是金帝沒有品牌戰略規劃,沒有系統的品牌戰略管理,整個營銷活動是在純粹的為銷量而開展,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兼顧長遠利益,是一種打亂仗的短視行為。

      團隊管理不專業

      金帝對市場的管理體系非常粗放,一個省級市場往往只有少數銷售人員,對經銷商的基本路子就是:壓貨、降價促銷、壓貨的循環。這樣的方式對終端根本無法監控,全部依靠經銷商來管理市場。

      金帝營銷本部實質上無法掌控終端,而終端是一個品牌展示給消費者非常重要的陣地,由于中國食品經銷商的素質參差不齊,金帝的終端形象管理不力,無法體現和傳遞品牌實力。

      2011年,中國食品分區制改革后,使得大區經理不再按品類銷售,還要跨品類跨品牌操作。這意味著,原本由單獨運作團隊管理的金帝巧克力,并入中國食品之后,變成一個統一的團隊來運作。這個團隊既要賣酒,同時又賣油、巧克力等,這讓本就不景氣的巧克力業務再度邊緣化。當金帝本就薄弱的管理,在企業內部再度被削弱時,外部的產品也“賣不動”了,經銷商也不再重視,整個金帝體系陷入惡性循環。

      國產巧克力品牌的未來

      作為國產巧克力“一哥”的金帝被出售,意味著國產巧克力陣營的最后一面大旗倒下。更現實的問題是,隨著瑪氏、好時、雀巢等外資巨頭在國內逐漸完善的布局,在這場爭奪戰中,國產巧克力品牌面臨市場淘汰生死關頭。未來國內品牌該如何著力,才能在巨頭林立的國內巧克力市場中活下去?

      培養“賣水人”

      如今國內巧克力市場日漸火熱,像一塊有待發掘的金礦。而各方勢力瞄準都是巧克力,在眾人聚焦巧克力爭奪的時候,在國內培養出優質的做可可脂的生產商,就像金礦邊的賣水人一樣,前途一片大好。

      現今的情況是,巧克力原材料可可脂在國內的生產廠家卻寥寥無幾,大部分依賴于純進口。每年受限于產量等因素,價格波動較大,價格更是一路飆升,行業人士感慨,“進口可可豆價格已漲到3萬元/噸,比2007、2008年翻了2倍多。”

      與國外廠商就地生產、出口全球、掌控上游原料的一體化產業鏈模式相比,國內廠商急需建立上游產業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對進口原料的依賴,掌握生產的主動權。

      找到品牌自我

      國內品牌戰略一般都采用模仿國外品牌,從設計、包裝到宣傳,近幾年因為模仿,國內品牌吃了大虧。

      2003-2015年間的訴訟案例里,以費列羅、好時、不凡帝為代表的外資巨頭,對國內巧克力廠家連續發起超過13起的侵權訴訟。2003年,費列羅以商標仿冒多次起訴江蘇梁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獲賠50萬元。2009年,瑪氏公司以侵權旗下“MALTESERS”商標為由,起訴福建雅客并索賠50萬元。2015年,費列羅投訴金絲猴“巧費羅”侵權,后者被開出193萬元天價罰單。

      賠錢事小,如果因此在用戶心中留下“山寨巧克力”的印象,這對品牌的長期發展卻是嚴重的負面影響。面對巨頭步步緊逼的態勢,國產品牌應該打破品牌模仿的習慣,根據對國內流通體系、主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心理,逐步構建起符合有自我特色的品牌認知。

      尋求戰略伙伴

      國產品牌學會戰略合作,將是在未來活下去的重要前提。強大的外資品牌,正在通過并購完成國內高端市場的快速布局。

      自2010年開始,卡夫與吉百利“聯姻”后集中整合在中國、印度地區業務,而瑪氏在更早時候就牽手箭牌。2011年,雀巢公司以17億美元收購國內最大糖果制造商徐福記60%股份,用以補充在中國的分銷網絡和物流體系。2013年,美國巧克力巨頭好時以35億元的總價,全資收購上海金絲猴公司。

      外資渠道下沉的下一步目標是二三線城市,而這些地方正是國內巧克力品牌耕耘多年的市場。尋求戰略合作,共同精耕市場并下沉渠道,將是國產品牌可行的戰略。在強大的外資面前,徐福記、金絲猴、金帝都已經倒下,其他品牌的單打獨斗更不可能長久。

      多元化發展

      過長的供應鏈和品牌等劣勢,決定了國產品牌在巧克力這個細分市場的衰退,這也是由市場競爭本身所決定的。在未來,本土品牌可以采取多元化發展的模式,進一步下沉到代可可脂巧克力等更加具備優勢的市場。如婚慶市場和三四線區域,這些領域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需求缺口。

      從金帝的發展到衰落,可一窺國產巧克力品牌在這個市場的短視與急功近利。外資品牌花費近10年時間培養市場,2002年前后才開始盈利。而國內品牌長期只注重低端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市場,通過渠道鋪貨走量來實現快速盈利。這種傳統定位遇到市場轉型時,銷售規模就會嚴重萎縮。如今,國內巧克力市場的轉型與升溫已成趨勢,國產巧克力品牌任重道遠。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要害與敏感關鍵點》
    公司在男廁小便池上貼了一紙條:“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結果地上仍有許多尿漬。后來公司認真吸取教訓,紙條改成:“尿不到池里說明你短;尿到池外說明你軟”,結果地上比以前干凈許多。

    啟示:有時揚其長不如揭其短!給客戶的提案要具體并準確地切中其要害與敏感關鍵點才有效。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6|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9久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91|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四虎| 国拍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私拍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亚洲精品麻豆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