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16年01月11日    筆戈科技     
    推薦學習: 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韓秀云教授任首席導師。韓教授在宏觀經濟分析、西方經濟學、金融以及產業經濟趨勢研究等方面建樹頗豐,今天將帶領同學們領會經濟發展趨勢,分析產業的變革方 清大EMBA總裁實戰課程,歡迎聆聽>>
    魅族 M8,中國智能手機界的一塊蠻石。

    稱它為蠻石,不僅因為它曲折的研發過程,更因為它在中國手機史上,曾是一個異數。為了探究它開發的全過程,從 11 月 20 日開始,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先后訪問了多位曾今參與了魅族 M8 開發的元老,期望從他們的口中,去了解到 M8 真實的過往。

    M8 是如何走出第一步的?又是如何完成從無到有?

    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

    1.措手不及的轉折

    我走進梁東明(魅族首席技術官)辦公室的時候,他正忙著審核明年的產品線提案。

    梁東明是魅族的元老級員工,在當年 M8 的開發過程中,主要負責手機的系統部分的技術支持,在MP3時期,他就已經是魅族的技術中堅力量。如今成為 CTO 的他,依然消瘦、精干,眼神里直勾勾的躥出一股子匠氣。

    「JW 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有些錯愕的決定,放棄 MP3 的業務,轉頭做手機,從 MP3 轉型到手機,實際上很多東西對于我們來說都很陌生。」

    梁東明平和的語氣和他所訴說的內容,反差很大。

    轉頭做手機這件事情發生的非常突然,2006 年底公司的年會上,黃章在飯桌前透露了他有意轉型做手機的想法,并征詢了當時包括梁東明在內的多位技術工程師的意見,大家的第一反應都很吃驚。當時魅族的廠址還在珠海郊區的南屏鎮,只是一個上下只有幾十個員工的MP3公司,并不太具備做手機的實力。

    2006 年正是中國 MP3 市場風云變幻的年代,2006 年 5 月魅族才發布了 M6,這是魅族的最后一款 MP3 產品,也是引領了當時中國 MP3 市場的標志性產品。

    根據 2006 年賽迪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至 2006 年 11 月份,中國 2006 年的 MP3 播放器整體銷量已達到 615.4 萬臺,銷售額 36.9 億元,同比增長了 18.9%。在整個市場都認為 MP3 還是一塊香餑餑的時候,黃章的這一次果斷掉頭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在研發初期,黃章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幾乎市面上我們所能買到的所有智能手機,黃章是那種說干就干的人,一個選擇的背后很可能他已經反復琢磨了上千次。」

    「老板說要干,那就干,當時所有人就一個目標,把手機整出來。」

    梁東明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依然很平靜,但我能想象出當時他的心境肯定不如今天這般淡定。

    「我們當時相信,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 all in one,人們不需要其他的電子設備,一臺手機就能完成所有功能。」

    黃章用這一個理念說服了所有人,他相信集合是一個趨勢,我們不再需要 MP3、電子書、PDA、游戲機。

    一臺手機就足夠了。

    2.觸控這塊硬骨頭

    「事實上,M8 是國內最早使用電容式觸控屏的智能手機。」

    白永祥(魅族 CEO)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明顯帶著那么一絲驕傲,要想做中國的第一臺國產智能手機,擺在魅族面前最大的困難就是觸控屏,在沒有其他基礎條件的情況下,魅族從零開始做起,如今看起來甚至顯得有些滑稽。

    「觸控屏是當時開發過程中的一塊硬骨頭,我們沒有先前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太多的上游廠商可以選擇,沒有現成的商業品可以參考。」

    在魅族 M8 之前,國內圈子里對于電容式觸控技術基本還處在摸索的階段,大家都知道這是未來的趨勢,可是也都明白還需要等待,還需要時間。

    「那是我們第一次在供應商那看到 ITO 鍍膜的技術,在玻璃上實現的手指觸控技術非常神奇。」

    白永祥在談起 ITO 技術的時候,顯得很興奮。

    ITO 是當時的一種新型技術,采用在玻璃上鍍一層氧化銦錫的方法,實現在玻璃上的導電,最終達到手指在玻璃上觸控的效果。

    魅族從上游供應商看到這項技術之后就拍板一定要想辦法在 M8 上實現電容式多點觸控的效果,他們找到了當時研發相當靠前的知名觸控廠商 Quantum。

    Quantum(量研科技)現已被 Atmel 收購,當時國內稱其為昆騰觸摸,昆騰當時在電容式觸摸技術的研究上有著相當重量級的地位,其自行研發的 Qtouch 技術可以很好的在玻璃上實現電容式觸摸的效果。

    「魅族的工程師和昆騰的工程師一起在 M8 的觸摸研發上努力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但最終的成品還是達不到工業量產的級別。」

    「實現的成品可以用,但精準度依然不夠,如果在 QWERTY 鍵盤上進行打字輸入,有很大幾率引起誤觸,同時屏幕邊緣的靈敏度也不夠,經常出現無法響應的情況。」

    白永祥指出了當時與昆騰在研發觸控屏時所面對的各種困難,觸控屏的研發難度遠超當時 M8 設計團隊的想象,在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后,昆騰的技術最終難產了。

    已經耗費了一年時間的魅族在這個節骨眼上,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機,由于關鍵的觸控屏技術遇到了阻礙,魅族 M8 不得不面臨一個超長周期的跳票過程,整個魅族上下受到來自社會的質疑,來自網友的責難,來自資金鏈的壓力,所有的一切,全部壓在了白永祥身上。

    但路必須要走完。

    白永祥帶著一幫子工程師開始四處求醫問藥,他們先后找了全智、比亞迪、匯頂等供應商,但最終都無法實現 JW 所想要的觸控效果。

    2007 年 9 月,第一代 iPhone 發布,一家神秘的公司付出水面,它叫 TPK。

    TPK(宸鴻科技)是一家臺資企業,它是當時 iPhone 第一代的觸控屏提供商,第一代 iPhone 上讓人驚艷的多點觸控技術很大一部分取決于 TPK 的技術支持。

    「我們本來以為由于蘋果的專利保護,魅族得不到與 TPK 合作的機會,但事實上積極尋求業務拓展的 TPK 比我們想象的要開放的多,TPK 認為魅族能成為其在中國市場的突破口。」

    與TPK的恰接非常順利,于此同時,白永祥開始頻繁的接觸當時業界頂尖的觸摸 IC 供應商 Synaptics(新思)。

    「當時電容式觸控屏是一項炙手可熱的技術,觸控 IC 方案則是觸控技術的又一大核心,當時最尖端的供應商 Synaptics (新思)起初對我們有也并沒有太多的興趣。」

    除了觸控屏的組裝與鍍膜,觸摸 IC 對于屏幕精準度的控制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Synaptics(新思)作為一家老牌的美國研發設計公司,在此前與國內廠商的合作非常之少。

    「新思當時和國際的許多大廠合作,魅族在他們眼里并沒有多大的含金量,我與當時中國區的銷售經理陳元勾通了相當長的時間,死纏難打了 2 個月后,他終于答應了給我們提供新思的整套觸控方案。」

    M8 在觸控技術上的摸索是整個中國手機制造商在當時都面對的困境,但孤注一擲魅族,最終完成了這最艱難的一步。

    從 2006 年年底到 2008 年年中,M8 的觸控屏花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最終達到 JW 所想要的效果,這塊 M8 上難啃的骨頭,終究是被啃下來了。

    「多年后,陳元回憶時告訴我,當年支持魅族 M8 給如今的他長了很多面子。」

    這是白永祥說的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

    白永祥并不像我過去所想象中那樣,是一個刻板的人,在與他的交談中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了他感性的一面,我們席地而坐的一個小時里,他幾次都被自己逗樂了。

    3.我們只是一家小廠

    兩天后,我面見了當時負責 M8 硬件結構設計的兩位元老,程武與黃樹生。

    「07年國內做手機 CNC 加工的廠商實在少之又少,現在的很多手機廠商意識到開始用 CNC 加工都是 M8 之后很久的事情了,事實上我們在先前的 MP3 時期就采用了很多金屬處理工藝,M6 上采用的沖壓件加激光焊接的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樹生(魅族硬件結構工程師)在談到 M8 上采用的 CNC 加工技術的時候,一副十足的技術范。

    魅族早先對金屬加工實際上并不陌生,在 M6 上就曾與國內的金屬加工廠有過合作,這給 M8的CNC 研發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

    「CNC 肯定可以讓產品做的更加精致,很早我們就嘗試過用整片鋁合金進行 CNC 加工。鋁合金的 CNC 工藝加上噴砂氧化,打造出來的機器手感能上好幾個檔次。」

    在當時,對于國內的加工商來說,手機的 CNC 加工還屬于非常時髦的技術,大多廠商并不太愿意去趟這一趟渾水,魅族在與多家供應商進行溝通后,最后敲定了和華茂進行了合作。華茂是東莞的一家專注于金屬加工的企業,在起初魅族與老朋友華茂進行洽談的時候,華茂高層對于嘗試 CNC 本是拒絕的。

    「我們與華茂在 M8 之前就合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手機邊框的 CNC 加工對于華茂也是一項很新的技術,他們知道這是趨勢,但是他們不想做先行者,再加上當時我們的出貨量并不是很可觀,華茂并不太愿意在魅族身上下注,但我們相信 CNC 是未來的方向,即使我們的出貨量不能打動他們,我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誠意。」

    黃樹生在聊到與華茂的合作的時候,表情非常凝重。

    魅族堅信 CNC 是未來的趨勢,但華茂的保守讓魅族不得不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這使得魅族也只能開出更多的價碼來博得這家老牌加工廠的歡心,M8 的 CNC 邊框最終敲定已經是在 07 年底,魅族花大價錢與華茂簽訂了足矣支撐其后續發展的訂單數量。

    如今的華茂已經有上千臺 CNC,在之前的早一步出手,讓他們在后來 CNC 技術比拼上,相比競爭對手有了更多的優勢。

    「在找基帶方案上,我們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當時的這些一線大廠在與你合作之前,需要先摸透你的規模,規模太小他們很難支持你,即使你獲得支持了,還需要先交上不菲的入門費,在之后的一系列服務中還需要往里面砸很多錢。」

    程武(魅族結構工程師)在說的時候心有余悸,當時國際上能供魅族使用的射頻方案并不多,飛利浦、英飛凌、高通是當時比較有實力的三家供應商。

    「當時我們去找過飛利浦,坐汽車到深圳和飛利浦的高管進行了洽談,我們竭力的表現出了自己的誠意,但飛利浦的高管們很直接的就回絕了我們,他們覺得魅族干不成,不能干。」

    飛利浦的無情回絕不得讓魅族再另尋出路,他們找到了英飛凌。

    「英飛凌當時是蘋果的供應商,我們去上海和他們恰接,他們的態度也非常冷漠,但由于我們已經沒有太多選擇了,在與英飛凌的協商過程中,我們做出了非常多的妥協。」

    魅族最終選擇了英飛凌,然而開發的過程依然不太順利。

    「外國的工程師并沒有加班的概念,而且他們的薪水是從離開家門開始計算,我們的天線工程師在加班加點的時候,外國的工程師需要休息,這種錯位差一開始讓公司的很多員工非常不習慣,但由于作為小廠的我們在技術實力和經驗上的不足,我們不得不強行去適應這種未來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工作環境。」

    「在 RIL 通信和 CPU 之間的協議問題上,我們也遇到了許多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困難,和英飛凌以及微軟的工程師進行了很久的摸索后,我們才找到了一套相對完美的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中我們還自己采購了大量的專業級生產檢測設備,比如 SMT 貼片機,CMU200 的手機檢測儀等。這些大量的投入都是為了更好的確保 M8 的順利誕生。」

    程武、黃樹生兩位元老在談話中,和我聊了很多關于 M8 在當時技術上的突破,兩位來自內陸小城市的工程師,讓我感覺到一種別樣的樸實,與魅族在互聯網上的網絡化,年輕化不同,這兩位資歷深厚的結構工程師并沒有如今互聯網上的那股子戾氣。

    他們更熱衷于對技術的探索,對產品的打磨。

    「M8讓我們體會到了早年作為一個小廠商的艱辛。」

    這是我離開程武辦公室前,他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

    4.WinCE的重塑之旅

    07 年當 JW 決定開發智能手機的時候,市面上只有塞班和 WindowsMobile,iOS還處于萌芽期,Android 還沒有形成生態。

    塞班處于當時封鎖的自我閉環中,微軟的 WindowsMobile 則由于高額的授權費讓魅族望而卻步。WinCE 是當時魅族最恰當的選擇,較低的專利費,較好的可移植性,完整的底層架構。

    「我們別無選擇,WinCE 是唯一的可能。」

    這是朱國志(Flyme軟件開發工程師)的回答。早年朱國志曾在 TP-LINK 負責交換機的開發工作,有非常強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開發能力,他是白總招攬的第一位嵌入式系統的開發高手,2007 年 1 月,朱國志正式加入魅族,接下了 WinCE 的軟件開發工作,他沒有考慮到太多就踏上了從無到有的第一步。

    「我們知道踏出了 WinCE 這第一步就沒有回頭路了,我們給微軟交了高額的協議費,花了 2 個月來制定大致的系統開發的思路方針,如果項目一旦停下來,可能就真的停下來了。」

    「當時和我們恰接的微軟工程師總顯的過于保守,很多我們希望微軟能夠開放一部分源代碼來幫忙解決的問題,都遭到了微軟工程師的拒絕。于是很多想在 M8 上實現的功能或者需要去解決的硬傷最終只能硬著頭皮再想其他的方法。」

    「開關機、桌面、鎖屏、通知欄...... 包括這中間的一些框架都是由我負責的。」

    在 WinCE 的開發中,朱國志遇到了許多遠超出他預期的困難。由于 WinCE 系統并不是面向手機端而開發的,朱國志和他的同事在 WinCE 進行改造的過程中需要對系統 Shell 的部分進行重寫。

    「在 WinCE 上我們重新加了一個桌面的 Shell,來實現更加適合手機的操作,并把很多過去繁雜的 WinCE 上的按鈕與操作全部刪減,重制了一個我們所設想的版本。」

    「M8 上的 GPU 性能太弱,造成了桌面的滑動的卡頓。我們嘗試了很多方案,但在 M8 上滑動效果都很卡,為這個整個團隊苦惱了很久。」

    有著多年開發經驗的朱國志在如何保證 WinCE 上的桌面滑動流暢性上,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M8 采用的 6410 的 CPU 在當時還處于領先水平,但當時其搭載的 GPU 性能偏弱,在圖形渲染能力上很難滿足 WinCE 的性能需求,于是朱國志的團隊在流暢度的軟件算法探索上,擠盡了腦汁。

    「我們嘗試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由于沒有吃透 WinCE 字體與圖標的渲染技術,在初期的開發過程中,其桌面滑動只能保證 10-20 幀左右的速率,我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如何更合理的調度每一幀的動畫上。」

    「在沒有緩存技術的情況下,我們先寫了桌面圖片的緩存技術,發現滑動由之前的 10 幀改善到了 17-18 幀,但離 24 幀以上的流暢及格線依然有距離,在摸索了 1 個月之后,我們才發現 Wince 在文字渲染上也非常消耗資源,在之后又加入了文字緩存技術后才保證了桌面能有 24 幀的流暢度。」

    「WinCE 在出錯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 Messagebox 的錯誤對話框,由于 M8 較高的分辨率,我們無法在 M8 上解決對話框的按鈕偏小的問題。」

    朱國志透露出了很多無奈,由于 Wince 不開源的特性,在很多硬傷面前,他和他的團隊顯的非常的無力,他們做了很多的努力嘗試去解決類似錯誤對話框這類問題,但最終都無功而返。

    「人的潛力是可以挖的。」

    這是朱國志的總結,最終M8的系統架構的完成對于他自己來說是一次突破,他在過去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做到如此,即使M8的系統有諸多的不完美,但在那個拼搏的環境里,他認為自己在青春時代,曾今爆發過。

    「充電的冒泡動畫是當年黃章的點子,雖然之前沒有人嘗試過,但在實現之后才發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也讓我們意識到,真正有價值的創意,在技術實現上不一定會很坎坷。」

    易鵬(Flyme 交互設計師)顯的很淡然。

    易鵬是最早一批魅族的系統交互設計師,早年曾供職于新加坡創新科技,07 年 7 月正式加入魅族,負責 M8 的交互動畫設計,易鵬有著典型的設計師思維,他喜歡獨立思考,經常沉浸于自己的設計之中。

    「我剛入職的時候,由于人手不夠,負責營銷的華海亮都曾幫忙參與過 UI 設計的工作,在忙了一段時間后,我們感覺到如果按照目前的進度,很可能不能在預期完成 M8 的 UI 工作,于是我們嘗試著與 eico 進行恰接。」

    易鵬的話很少,但語速很快,思路沒有停頓感,有著那種設計師獨有的指哪打哪的線性思維。

    「在之前一版本魅族 LOGO 的設計中,我們就與 eico 有過接觸,雖然最終沒有采用,但他們的設計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們把 M8 的視覺設計交給了 eico 團隊負責,我轉而負責交互工作。」

    在 M8 的開發中期,eico 團隊接過了 M8 視覺開發的重任,這家在當時就已經小有名氣的國內設計公司很受 JW 的賞識,M8 界面設計迭代過的大部分版本,都是由 eico 親自操刀。

    「由于當時沒有測試機供我們使用,都是 JW 自己做好了手板,我再把做好的 ui 打印出來,直接用膠水貼在手板上進行體驗。」

    早期 M8 的開發過程中,軟件開發工程師的手上是沒有樣機的,他們只能根據事先規劃好的數據在電腦上進行繪圖,而為了讓 JW 能第一手體驗到設計出來的界面在手機上顯示的效果,就想了貼手板這么一個土辦法,為此打印過的 UI 圖紙已經達上千張。

    「當時 WinCE 的圖片顯示是 16 位色的,這造成圖片顯示過度效果非常差,我們為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

    在交互與美工設計上,易鵬同樣也碰到了很多技術上的困難,WinCE 只支持 16 位色的顯示,在 M8 上的過度顯示效果非常差,經常有肉眼能觀察到的色階變化,在咨詢微軟的工程師無果后,易鵬把自己關在工作室里查閱了大量的技術資料,終于在加拿大 Corel 公司開發的 paintshop pro 上找到了一種抖動效果,解決了 M8 的色彩過度問題。

    「JW 當時非常看重魅友們對于 M8 的看法和意見,我曾經以十一月雨的 ID,在論壇頻繁的和魅友們交流過,我們交互設計組經常深夜還在論壇上和魅友們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我還記得,開發部的幾個同事,每天加班到深夜,由于租的房子離公司很遠,我們5、6 個人就擠著公司的一輛捷達車回家。」

    魅族M8的工程師來自全國各地,他們也和當時的魅友一樣,熱愛參與到產品的出謀劃策中來,也一樣曾作為打工一族對生活迷茫過。他們當初有著和如今的年輕人一樣的熱血,一樣的目標,只不過他們選擇的不是大城市的發展機遇,而是選擇在珠海,相信魅族的未來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5.黃與白

    黃章:

    「我認識的黃章和互聯網上的那個黃章完全不同,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投入他全部的精力。他堅持很多觀點,但他不固執,不隨意的堅持。」

    「你在和他說話的時候,腦子一定要反應非常快,思路一定要很迅速,不然你跟不上他的節奏。」

    「在 M8 設計之初我與他在桌面圖標的尺寸選定上產生了分歧,他其實一開始就否決了我,說我是不對的,我不該這么想,我們爭論了一個上午,還是沒有拍板,到了晚上我已經躺在床上快睡著的時候,他給我打了個電話。」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你的方案比較好,就按你的方案做吧。」

    「他不會覺得他說的永遠都是對的,他很愿意和開發部去溝通,他想通了就愿意跟著你的步驟走,他之所以會妥協也是因為他是因為真正的熱愛,想做出來好東西。」

    這是易鵬眼中的黃章,一個和互聯網上的黃章有那么一點不同的黃章,在和黃章共事的幾年里,他感覺更像是和自己一起打怪升級的游戲同伴,而不是上司。

    黃章是典型的南方沿海人,年輕時的社會經歷讓他更相信靠自己而不是靠別人。

    對于 M8,黃章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在 miniplayer 還有一定的出貨量的時期,他果斷砍掉了絕大部分的訂貨單,全力的支持 M8 的研發,他也一樣有無數個夜晚和工程師們一起修改 M8 的界面設計,他也一樣在海邊抽了一根又一根戒不掉的煙。

    黃章想要得到一個證明,證明自己心里的夢想不是夢想,而是現實。

    白永祥:

    「在 M8 開發時期,很多資本商都向魅族提出了一些不那么光明正當的運營手法,他都拒絕了,他表現出來的親民的性格讓所有人都很信服。」

    「挺好的人,正直。」

    這是朱國志口中的白永祥,一個管家,一個好人。

    白永祥很相信自己選人的直覺,早期 M8 的大部分工程師都是他一個一個應聘過來的,他為了挖到其他公司的人才,自己親自跑深圳跑上海,就是想用誠意告訴他們魅族需要骨干力量。

    M8 時期白永祥還負責了絕大部分的設備選型,設備采購,從招人到硬件技術的支持,白永祥像一個管家一樣,把一攬子事情全部塞到了自己的褲腰帶上。

    臺前幕后:

    「黃章與白永祥之間的信任已經超出了許多普通人的想象,他們共事 10 幾年,一種相互間的羈絆已經遠不是大多數人所理解的老板與員工的關系。他們在錢上很坦白,白永祥一手打理魅族所花費的巨額資金黃章從不過問。」

    黃章是在臺前操刀給產品注入靈魂的工匠,而白永祥,則更像一個把整個魅族給拖起來的大家長,用他的平和與穩重,死死的拉住這匹隨時可能脫韁的野馬。

    6.逐夢

    2009 年 2 月 13 日,魅族 M8 正式上市,這臺凝聚了整個魅族三年心血的手機開始了它一段新的旅程。

    無知者無畏,自行開發系統、自行規劃硬件、自行組裝成品,M8的開發難度,遠不是今天的廠商買個高通、MTK的芯片,裝個安卓系統做做優化,清理清理 bug 所能相比的。

    「M8 時代,我們第一次體會到了做手機的技術門檻之高,體會到了做為一個小廠的艱辛。而如今,MTK、高通這些打包全套方案的公司讓這些門檻已然不再,任何小廠只要有點子,有噱頭,一大批投資者就能幫你解決過去我們所面臨的那些困難。」

    「走在前面,會很辛苦。」

    這是白永祥說的最艱難的八個字。

    M8 生在了一個不屬于它的時代,它是一群已經看到手機未來方向的早一批中國年輕人所完成的產物,它是曇花一現,但也曾光芒萬丈。

    逐夢時代,致這臺曾今的中國智能機皇,與這群曾今灑過熱血的中年人們。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魅族科技,是智能手機廠商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簡稱,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國內外知名智能手機廠商,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公司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國際一流性能和品質的電子產品,并立足于中高端市場。201 ……
    閱讀更多【魅族科技】公司相關文章
    隨機讀管理故事:《沒問題和有問題》
    有一個企業家坐在餐廳的角落里,獨自一個人喝著悶酒。一位熱心人走上前去,問到:“您一定有什么難解的問題,不妨說出來,讓我給您幫幫忙吧!”
        企業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我的問題太多了,沒有人能幫我的忙。”
        這位熱點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業家明天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業家依約前往,這位熱心人說:“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企業家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熱心人用車子把企業家帶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車,熱心人指著前面的墳場對企業家說:“你看看吧,只有躺在這里的人才統統是沒有問題的。
        企業家恍然大悟。請記住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問題,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前進。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日韩在线高清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www.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天天看大片特色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第20页|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