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李錦記,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它是個賣醬油的,但如果我說它已經活了125年,很多人可能要驚掉了下巴。
這么一個靜默無聲的企業是如何安全地在動蕩、急行、快速變化的時代中穩步前行的呢?這很值得我們去品味和思考。
講血統:有血緣才能成股東
在李錦記,只有血緣關系才可以成為股東。李錦記覺得,一個企業有主人和沒有主人,是不一樣的。很多西方企業,從家族企業演變為公眾公司時,路就走偏了。
例如,它有很多股東,很多CEO,想法會不一樣,他們做事的時候就容易看短期,所以,有主人的企業,看事情會更長遠些。
再比如,公司上市以后,做很多事情出發點就變了,會面臨更復雜的問題,每天要關注自己的股價,月底向銀行交代。
如果公司贏利了,有很多現金而不去投資的話,會遭到外面股東的批評:“我投資給你,你為什么不利用這些錢去做一些事情?”
有一些公司不愿意去收購,也迫于外界壓力必須去收購,收購容易,但具體怎么去經營就變成了一個大問題。
傳祖訓:不準晚婚,不準離婚,不準婚外戀
李錦記傳至第二代和第三代時都曾經遭遇過分家,導致企業發展幾乎停滯。這使得李錦記深深知道“家和萬事興”的重要性,專門組織家族成員參加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家族管理課程。
現在,李錦記已經有一套成熟的制度來保障傳承,包括,家族委員會、家族宏圖和家族憲法。
家族委員會成立于2003年,目前已成為家族核心成員的溝通平臺,同時也是家族最高決策和權力機構。
每個季度要開為期4天的會,一年就是16天。每次會議由不同的人主持,主要關注如何將家族共有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加以正式化,以及家族核心成員的培育等家族事務的核心問題,企業的事情則一概不談,而是放在董事局談。
公司董事會則主要討論與企業運營相關的重要戰略決策,二者各司其職。
無論家族委員會的核心成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必須趕回來參加,如果遲到就會受到懲罰。
頭三天是五個兄弟姐妹模擬爸爸媽媽不在的時候怎么做決定,最后一天早上,李文達夫婦才來,投票表決,五名子女要跟李文達夫婦講開了什么會,結果是什么。
所有與會成員的配偶在最后一天下午會被邀請參加會議,向他們通報前幾天會議通過的內容,以便配偶當好“賢內助”。
李錦記相對成型的家族憲法還包括:下一代一定要在外面的公司工作5年,才可以進入李錦記,而且進入后,應聘程序和入職后的考核必須和非家族成員相同,如果做得不好,一樣會被開除;
董事局可以有一些非家族的獨立董事,但董事局主席一定要是家族成員,家族委員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選定董事會及各個業務的主席,主席可以連任;CEO可以是非家族成員;
李錦記有一個“超級媽媽小組”。家族里的媽媽們每個月碰一次面,交流對孩子的教育經驗,從小為孩子灌輸家族的理念和價值觀。
每年,李錦記都會組織全家族旅行,26個家庭成員都要參加,通過這個團聚的機會,分享家族的快樂、責任、知識。
大撒把:讓企業做到自運轉
自動波之名來自廣東話,形容自動擋的汽車在行駛時,不需要用手換擋,就能根據不同的速度自動調節,順暢行駛,而司機可以專注于方向與路況。
領導人不用為公司的日常事務操心,也很少去公司,有時可能連續幾個月都不在公司出現,即使去公司,也只待兩三天,而把很多時間都用在思考策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但李錦記并不會因領導人的悠閑而脫離正常的軌道。
最低級的領導是所有人都恨他,第三級是怕他,第二級是自然領袖,他已經很有魅力了,第一級是無形領袖。
我覺得全球像哈佛商學院這樣頂級領導力培訓學校,他們現在教的還是第二級的東西,很注重領導者個人方面的,培養的是CEO,而不是第一級的chairman(主席),“我”大于“我們”更多一點。
所以喬布斯一不在了,蘋果股價就大跌。所以他也只介于二三級領袖之間。中國大陸的很多企業家也都是第二級領袖。
李錦記很注重建立領導者與員工的關系,讓領導者從監督者變成傾聽者和支持者。換句話說,就是很注重讓員工“爽”,李錦記會經常讓員工說出自己的爽指數,以此了解員工工作中的愉悅程度。因為照顧好員工,員工就會照顧好顧客,李錦記就會有很好的回報。
不守業:而是無休止地創業
很多家族企業逃脫不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是因為他們走的是“創業-守業-敗業”的路子,第一代創業,第二代就開始守了,到第三代就敗業了,所以李錦記人不守業,而要永遠創業,要有不斷進步的意識,永不封頂。
李錦記調味品方面,過去有第一代李錦裳發明了蠔油,之后做到200多個產品,像蒸魚豉油,市場反應很好,這以前是沒有的,到現在開始做健康產品。所以創新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不同時段,不斷想一些新的東西出來。
為什么是永遠創業精神呢?就是要不斷嘗試新的東西,有60%、70%把握的時候就去做,到你有90%把握的時候,就晚了。
李錦記還鼓勵整個行業去創新,認為這對自己是好的,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啟發自己不斷思考,幫助他們進步。不能因為現在已經很成功了,就停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