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7月到2007年10月,剛好一年。胡志標在一年中的所作所為和經營企業的思維,與愛多時代驚人一致。換句話說,他出獄那天起,就帶著愛多時代的慣性思維上路了。歷史跟胡志標開了一個玩笑,也讓我們深思。
彩宴和愛多:兩敗局同途同歸
2006年1月,提前出獄的胡志標,憑其對市場的敏銳,瞄準了照明燈飾業,聯手國內數家著名產品競爭力研究公司,在全國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同時遍訪各路名家高手,決定進軍照明行業。
他兩個月籌集資金1500萬元,包括愛多時代上海、成都的兩個大經銷商近500萬元的資金,大量占用供應鏈環節的資金。2006年7月,租賃建廠。
2006年9月14日,《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同時出現的巨幅廣告,正式向世人宣告彩宴作為馮小剛導演的大片《夜宴》的贊助商,與《夜宴》同步上市。作為彩宴的幕后策劃顧問,沉寂數年的胡志標再次閃亮登場。
同時他決定用當年愛多的手法做市場!2006年9月開始借《夜宴》展開廣告攻勢。三個月內,彩宴得到了經銷商近3000萬元的預付款,緊接著提出“做大企業”的口號,員工急速膨脹到500多人。2006年11月,胡志標又來到中央電視臺廣告招標現場。
然而,在2007年8月13日和14日,位于小欖鎮工業基地的中山市彩宴彩色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連續兩天遭遇數十家企業供應商堵門追討貨款。
2007年春節,彩宴公司資金鏈斷裂,宣告失敗—— 胡志標二次創業為何失敗?這是我們應該深入剖析的問題。我們再回到“愛多時代”。
1995年7月20日,愛多成立。1996年,向經銷商集資8000多萬元奪得央視廣告“標王”,緊接著宣布大降價。1997年,愛多的銷售額從前一年的2億元一躍而驟增至16億元。1998年規模急速膨脹之后,資源供應出現短缺,資金鏈崩潰。愛多徹底失敗。
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胡志標為什么又重蹈覆轍,走回老路?
據說,胡志標在獄中經過無數次反省,開始惡補自己的短板。他讀了200多本管理、哲學、歷史方面的書,不過他最感興趣的還是財務。有一本中級財務方面的書,他看了三遍。
只是,這僅僅是表面現象,最本質的“蝶變”似乎離他很遙遠。胡志標在二次創業時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法與“愛多時代”同途同歸。
雖然胡志標擁有了“煉獄重生”人生體驗,然而其本質的思維還是對過去成功經驗和經營手法的依賴。這種依賴在內心深處表現為對過去“速度體驗和成功快感”的本能驅動。在慘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忽視了公司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忽視了公司本身對持續增長的商業模式和管理系統的需求?;蛟S這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國企業家的新課題
我們能夠由此得出結論:企業家的慣性思維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嗎?或者說企業家對自身的否定和突破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未來發展嗎?
如何突破慣性思維?如何進行自我否定而“涅重生”?三九集團的趙新先在成功并購四川雅安制藥廠后,自然認為并購是擴張的成功路徑,一口氣收購了五六十家企業,結果消化不良,多數成為集團的包袱。趙新先只不過是一次偶然的成功,轉化為習慣性依賴而已。
正面的例子同樣給我們啟發。
2007年中央電視臺年度經濟人物之一,是聯想集團推薦的更年輕的領軍少帥陳紹鵬。而在此之前,柳傳志、楊元慶依次分獲此項重大榮譽。這是柳傳志人才培養胸懷和謀略的再次體現。所以聯想順利交班,五大業務的領軍人物都脫穎而出,業績突出,決非偶然,乃柳傳志一貫的思維使然。
企業家需要自我否定
一個成熟或處于發展期的企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發展瓶頸。昨日優秀的文化、思想、方法和價值觀,今天正好是巨大的牽絆;昨日成功的治理模式,今天正好是發展的束縛。然而說說容易,企業家要真正做到,確是難上加難。因為昨日之好,昨日之成功,極易形成慣性依賴和思維結構,再帶到企業治理的“N次決策”中,焉能不失?。?/div>
所以企業要選擇持續變革,一要變革企業自身,更重要的是企業家要變革自身:思維、品性、業務模式、權力觀、利益分配、人事策略和自身胸懷等。否則公司命運就是位于懸崖邊的“孩子”,隨時會墜入深淵,粉身碎骨。
退一步講,“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很多事并非靠變革就可以解決問題,某一部分企業家的思維基因本來就先天缺陷或者無法突破自我,雖然取得一時輝煌或霸業,但是為了公司命運和發展,最好早做考慮。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銷售心理:富翁娶妻》
某富翁娶妻,有三個人選,富翁給了三個女孩各一千元,請她們把房間裝滿。女孩A買了很多棉花,裝滿房間的1/2。女孩B買了很多氣球,裝滿房間3/4。女孩C買了蠟燭,讓光充滿房間。最終,富翁選了胸部最大的那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