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越發不確定的環境下,廣告主的投放策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要求應變速度改變廣告購買期
目前廣告主會注重調節應變速度,反映在廣告活動上,則要求提高投放彈性。比如實力傳播幫企業主買標版廣告,以往一次性購買一兩年期,但目前廣告主只希望購買三個月的短期,甚至能夠因外界變化,隨時停止投放,收回費用。因此,平時的目標是要求廣告公司爭取最便宜的價格,但這時投放彈性反而成了最重要的要求。而很多媒體一般不容易接受這樣的要求,這就要廣告公司去爭取,甚至采用各種談判技巧,比如對未來廣告投放的承諾等。
盛世長城廣告公司副總經理劉航認為,由于突發事件,使得網絡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提高,因此廣告主對網絡公關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近期,劉航的很多客戶準備通過招標選擇專業的網絡公關公司。劉航認為,某種意義上這也說明廣告主更重視網上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從被動接受、后發制人到轉為主動性的維護,而之前這些客戶多是與傳統公司用傳統的發帖等方式維護網絡,現在客戶意識到了新傳播手段的作用,也因此帶來了公關方式的改變。
一些人的挑戰是另一些人的機會
鄭香霖認為,雖然目前面臨很多影響市場的負面因素,但廣告主也不必全都負面看待,因為有危險就有機會。
比如油價飆升,對于低油耗車汽車產品就是機會;股市今年不好,很多媒體加大了報道篇幅,這不但增加了媒體內容平臺,而頭痛片、胃藥也是蠻適合目前熊市的產品。以往SARS等傳染病期間,洗滌清潔用品就抓住了這樣的機會,引起消費者關注。當然,鄭香霖強調,運用這些策略時候,也要注重廣告表達形式,過于嘩眾取寵反而會對品牌形象產生不良影響。
不但各類產品都要在變數中尋找自身機會,還要看競爭對手狀況,如果大家都減少投放,這時可能就是和媒體談長期合作的好時機。鄭香霖介紹,比如SARS時期,香港很多市民不外出,地鐵里廣告很少,他曾在那時建議客戶做好準備,一旦SARS停止,就在地鐵投放大規模廣告,而和地鐵方面洽談時,由于對未來不確定,反而能夠用很低的價格談下來,這就是很好地利用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