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100億是個什么概念?稍微了解水行業的人都知道,經營瓶裝水市場多年的怡寶還沒有過100億,那都還只是2015年希望達成的目標。農夫山泉一年銷售額也才120億左右。
別人做不到,恒大就一定做不到,老手做不到,新丁就一定做不到,這樣的邏輯似乎有點牽強乃至強詞奪理,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還是假裝恒大冰泉能做到吧,那我們來看看恒大冰泉憑借什么來達成這個百億目標。
高舉高打“高大上”
從打法上來看,恒大冰泉借恒大足球奪冠之威亮相,許家印把球隊隊服的胸口位都留給了自家品牌,一上來就是高舉高打,連番密集轟炸,央視,門戶,地方電視臺,都市類報刊,地鐵,可謂海陸空全方位覆蓋,在短時間內把產品給推了出去。
據說在2014年1月的那場訂貨會上,很多經銷商都表示,自己是看到了恒大鋪天蓋地的宣傳之后了解恒大冰泉,并接觸恒大。當天的現場訂貨會上,現場的經銷商與商超代表超過3000人,濟濟一堂,現場就簽約訂貨57億元。
據悉,恒大礦泉水集團已在全國332個市級區域建立銷售分公司,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重點區域,渠道覆蓋沃爾瑪、華潤萬家、家樂福、易初蓮花、樂購等大型賣場。許家印說,恒大冰泉創造了消費品行業的多個奇跡。100天內,恒大礦泉水集團擁有4000多名員工,363個銷售分公司;一周時間并購長白山礦泉水廠,7天調試就正式出水;一個多月時間布置銷售網點20多萬家,近期每天布點8000家;最終會有110萬家門店。
從這個數據來說,恒大冰泉的第一步可以說邁得相當好,站在恒大的招牌上,憑借許家印在房地產行業養成的“許家印速度”的風格,一躍而成為行業的第一梯隊成員,只能讓人概嘆,“壕二代”就是能贏在起跑線上。
但是,“高大上”不是人人都能玩的,背后支撐的是系統化的運作能力,是不在少數的真金白銀。57億本是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但是在恒大冰泉的100億乃至300億的目標面前,又變得不是讓人那么痛快了。
恒大冰泉邏輯題
在設定2014年100億,三年后300億的目標時,許家印明確說過會投入礦泉水項目100億元,其前提是恒大礦泉水買得好。對于這種多元化,恒大集團也努力為之找到合適的邏輯,比如說社區服務等等,以方便與原本的地產主業相掛鉤。
不過,一切都還只是設想。對于恒大冰泉而言,如果幾個非常重要的邏輯環節沒有補齊,其結果不會太妙。
第一個,就是被媒體大肆報道的,57億的訂貨量。這說起來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一深究又可以說是恒大冰泉背負的一個重擔。要知道,這是在快速燒了13億的廣告費之后的結果。這么多錢燒完了,還處于訂單階段。只能表示,許家印真不是一般的大手筆。
快消行業的“老人”都知道,高舉高打在這個行業并不鮮見,但是相應的地面攻堅部隊絕對也是非常快速。如果中間脫節,后果不堪設想。“饑餓營銷”?那是小米之類的才敢玩的,快消品行業沒人敢玩。
雖然現在,恒大冰泉的渠道網點布局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這樣快的速度下,只能說泥沙俱下,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第二個,動銷力的問題。這個其實也是快消品的核心問題,具體又可以拆解為渠道,品牌,價格,目標客戶群,市場啟動步驟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筆者在廣州消費力較強的濱江東街區上的幾個并不“高大上”的士多店,雜貨店詢問了恒大冰泉的銷售情況,在目前的飲料銷售旺季,恒大冰泉賣得并不算好。“一天最多三四瓶,有時候一天一瓶都沒有”。店主說,飲用規格在500ml的礦泉水中,走中高檔路線的恒大冰泉實際上并沒有多少競爭力。對于渠道商而言,恒大冰泉500毫升的水零售定價為每瓶5元,但實際已經賣到4元,而進價在3.5左右,與其他品牌相比,沒有優勢。
為了沖量,不加選擇的渠道與中高的定價之間的錯位不提,恒大冰泉其實完全沒有搞清楚自己要賣給什么人,或者說在品牌上應該往什么方向走。
早一批的廣告中,恒大借位營銷,廣告語“不是所有大自然的水都是好水,恒大冰泉,世界三大好水,我們搬運的不是地表水,是3000萬年長白山原始森林深層火山礦泉。”矛頭直指行業龍頭農夫山泉,或許還能讓人眼前一亮。
但是在全智賢和“都教授”代言的新一輪廣告中,恒大冰泉的廣告語就有點抽風了。“喝水,泡茶,做飯;強壯、美麗、健康”。這還是礦泉水廣告么,簡直就是功能飲料的廣告了。問題是,在恒大冰泉的水源地,其他幾家如農夫山泉,康師傅也一樣取水,沒人敢如恒大冰泉這樣標新立異地喊出功能飲料才有的詞兒。
第三個,產能問題。恒大冰泉號稱“一處水源供全球”,一脈相承地“高大上”,但是細細思量,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就拿現有的訂貨量來說,57億元意味著要生產約15億瓶水,相當于52.5萬噸水。每條生產線平均10萬噸水的產量,至少也是6條生產線,而據媒體報道,恒大冰泉目前只有3條生產線,產能為40萬噸,至今年1月份時,恒大冰泉產銷就已經出現失衡的局面,產銷差了12.5萬噸。
諸多問題糾結在一起,在“大躍進”的態勢下,讓人不得不為恒大冰泉的未來擔憂。許家印作為地產梟雄,當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其勤奮,強有力的執行,以及獨到眼光讓他在主業上迅速做大,也讓他成為跨界紅人,但是當他的手伸到快消行業的時候,他希望以自己的身家,威勢“碾壓”對手與行業,但卻忘了這個領域有它自己的不可違背的運作規律。
因此,我的結論就是今年遑論100億了,如果不解決掉上面的幾個問題,恒大冰泉的訂貨會上57億的訂單能順利消化就已經非常不易了。而如果沒有了賺錢的效應,恒大冰泉那些快速聚合起來的經銷商體系也會變成烏合之眾。
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淝水之戰”,苻堅攜八十萬大軍伐晉,視天下英雄為無物,“投鞭斷流”,氣勢不可謂不雄,但卻終敗于東晉謝安之手,最后“草木皆兵”。緣何?浮躁耳!(食品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