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紅顯然認同這樣的行事邏輯。創業10年,慈銘體檢無論從品牌效應還是市場份額,以及商業模式都稱得上佼佼者。但這10年創業路卻充滿艱辛,既在生活中經歷過親人與自己罹患嚴重疾病及各種失敗和挫折,也在工作中經歷過連一臺核磁共振儀器也要申請多次才能購買的困難。成為慈銘的當家人,韓小紅所面對的絕非一般的挑戰。
她笑言自己沒有任何愛好,也不會做家務,回到家往往累到只想直接躺進浴缸。即便是在患病最嚴重的時候依然心系工作,也正是有這種她自己認為的“幼稚”和執著,才讓這個曾經的醫學博士、三甲醫院的專業醫師,轉型為中國醫療機構連鎖服務的首創者和開拓者,并在此基礎上,投入大量人力、資金,完成企業的軟硬件升級,使得原先必須到日韓才能完成的深度體檢,在中國國內也能輕松享受。
如今慈銘體檢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南京、大連等國內主要城市擁有超過70家體檢中心,同時也是年體檢量及累計體檢量最多的專業體檢機構之一。其在北京設立的亮馬橋國際醫院,更具備了國際級的高端體檢服務能力。慈銘與僅僅面對終端消費者的普通體檢機構不同,慈銘更是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體檢服務的供應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高端服務品牌——奧亞,使得消費者有了所謂“治病,去協和;體檢,到慈銘”的堅實品牌認知。對于這些成就,韓小紅似乎并不刻意提及,她反而直率地表示,如果當時知道企業未來的規模增長如此之快,她也許并不會像當初那樣毫無負擔地接受。
從種種行為特征可以看出,行事果斷的韓小紅,有著一流的執行力,是九型人格中的第三類——“實干家”。正如她自己也很喜歡的耐克廣告詞“just do it”一般,現在就做,為夢想而生。之前參加《贏在中國》大型選秀節目,結束時,柳傳志直言韓小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事實上,她覺得自己能夠走到今天,靠的正是所謂的夢想與勇氣,而如果一旦失去這兩者,再瑰麗的愿景也只是紙上談兵。
絕不放棄的“頑強派”
出生于醫學世家,曾經遠赴德國求學三年,在301醫院有著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待遇,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小紅如今的路線有點“不務正業”。
“我也以為自己終身會是所謂的專業技術人才,從來沒有打過創業的主意,我之前的人生路線是如此的簡單和清晰。”韓小紅坦言,這種固有的思維在從德國留學之后不久就徹底改變了。在腫瘤科就職的過程中,她看到許多由于延誤治療耽誤了病情,最終走向人生終點的病人。在痛苦和同情之外,她敏銳地發現,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總是采取各種嚴格的醫療手段來堵住疾病迅速蔓延,但實際上沒有建立長效的疾病預防機制,來真正愛惜和管理自己的身體。
“我們總是在抨擊所謂的過度醫療,有的人因此對體檢也非常排斥,我們可以看到就連有些知名人士,也往往直到最后才得知罹患重病,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過度體檢其實是非常有益的。”韓小紅強調道。
實際上,最初創業時,連她的母親都很不理解——好好的大醫院不干,摔掉金飯碗卻做所謂的服務行業?何況體檢哪個醫院都能做,干嘛還要再創造一個新品牌、新企業呢?對于種種質疑,韓小紅并沒有太放在心上。“傳統大醫院的體檢,往往要等候很長時間,人力資源有限,設備也往往很普通,特別是對人們的隱私保護不夠,這讓許多工作忙碌的高端人士甚至有點逃避和厭惡體檢。我們就是要做更加高端和專業的體檢服務。”韓小紅表示,10年之前,正是中國經濟開始蓬勃發展之際,人們的收入不斷增長,許多人慢慢開始更重視健康管理,而最初韓小紅并沒有急于開拓個人市場,而是將目光對準了所謂的“專業機構”。擁有8000人規模的律師協會是她的第一個大客戶,與律協的簽單讓慈銘很快熬過了所謂最艱難的創業期。有趣的是,當初慈銘高于普通市場報價兩倍的價格,差點讓這個大單流失,但后來慈銘專業的服務以及便捷的流程,終于打動了客戶,韓小紅感到自己對商業機遇的把握并沒有錯。
但就在經營剛剛走上軌道之際,“非典”不期而至,別說是體檢中心,就是商場和馬路上都人可羅雀。韓小紅沒有退縮,也沒有辭退員工,而是選擇了繼續堅持。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剛剛有點起色時,一家門店發生了嚴重火災,眾多設備一夜間化為烏有。如此的不順利,放在其他人身上也許會直接放棄。而這時,韓小紅的留學經驗支撐著她走過了這一段艱難時光。韓小紅認為,自己在德國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個博士學位,更是一種對于這個行業未來前景的篤定。
與國外相比,中國的預防醫學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停留在“有病才就醫,無病不想管”的境地。韓小紅認為,藥物的療效始終是有限的,控制疾病的發展、通過生活方式杜絕病因,才是真正有效的。例如:根據福布斯的報道,美國預防醫學工作小組發現,如能進行早期的篩檢工作,每年就可減少2萬名肺癌致死的病例。
“我們近10年來由于生活方式的變化,產生了大量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這些疾病最開始都是隱形的,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預防,就會產生嚴重的并發癥,治療起來也讓患者十分痛苦,那為何不從最開始堅持定期體檢呢?”盡管不愿過多提及,剛剛創業兩年左右,她和父親都同時患上了癌癥,只是她屬于初期,父親的病則是真正處于癌癥晚期,那種無力回天的感覺令人心痛之余,更讓她反思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當時她所罹患的癌癥十分罕見,至今她周圍只有她一人存活。她坦言,那個時候非常平靜,躺在病床上還在思考工作。她認為,如果只剩下三年的時間,她也要好好經營公司和培養孩子,因為這兩者都關乎社會的未來。她自己也承認,60后的自己一直有著所謂的家國情懷,也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經營理想和信念。
搭建平臺的理想派
雖然已經有了超過70家門店,品牌的認知度也很高,在同行中,慈銘卻絕對算不上跑得太快的,與很多體檢機構發展兩三年都能達到的門店規模差不多。
很多人都問過韓小紅這個問題,畢竟年增長超過100%的市場業績、穩定的現金流,以及吸引來的大牌外部投資機構、超一流的專家團隊,和遍布中國500強以及世界500強中國公司的優質客戶資源,慈銘的發展速度按說不該如此“穩健”。
對于這一點,韓小紅有著自己獨到的思考。“我們從最開始就不是去做一般品牌的模式,我自己是專業醫生出身,因此會關注科研和技術的發展,事實上,醫療機構的良性發展并不是拼規模和資金,而是所謂的核心技術能力。”在韓小紅看來,從最初建立開始,慈銘的目標用戶不僅有個人用戶也有企業用戶,很多人享受了一次服務后還會接著來慈銘,他們在乎的是服務的專業性,有些人直接向韓小紅提出要讓她派專家隨時服務。
與國外相比,這些高端人士的要求也就是所謂的私人醫生服務,但就中國的國情而言,傳統醫療體制內資源本身已經是稀缺的,就算是如今眾多的國外醫療機構紛紛入駐中國,以及一些醫生下海,都很難真正提供系統化和規模化的私人醫生服務。
在韓小紅看來,建立很多分支機構是一種發展模式,但如果僅僅是在異地簡單復制原有模式,未來將很難持續保持競爭優勢。而以2013年慈銘針對2000名企業家及高級管理者的健康調研數據顯示,體檢指標異常的占到98.5%,100%有衰老表現和營養素偏低現象,8-10項體內毒素不同程度超標,33.6%患有各種常見慢性病。
而企業家乃至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群體,一直是慈銘的目標消費人群,他們的健康情況和需求,都決定了僅僅提供一般意義上的高端體檢早已不夠。在這樣的狀況下,韓小紅集結原有的專家團隊再輔以來自國際的專家資源,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健康管理醫院——慈銘·奧亞國際醫療會所。
在這家專注于全新健康管理模式的高端會所里,匯聚了國內外最高級別的專家及技術資源。在其獨創的“999足金健康管理”體系中,會員可安享以“私人醫生”服務領銜的九大會員權益,如深度體檢、無限次門診、24小時咨詢、會所調養、就醫轉診和上門服務等,并為每位會員提供獨具針對性的九大健康管理方案和完備的九大醫學中心。
但僅僅是提供更深層級的服務還不能說明韓小紅的夢想和決心,除了依托自身的力量之外,奧亞還與國際著名醫療機構以及國內的眾多知名三甲醫院、涉外醫院、金融保險等醫療相關組織達成合作,聯手啟動中美、中日、中韓等遠程醫療,為會員開通了世界頂級醫療資源的綠色通道。這些合作機構專家的層級之高,讓一般的民營機構有點望塵莫及,例如:美國前總統布什的私人醫生、美國著名的預防醫學專家肯尼思·庫鉑——也是大名鼎鼎的庫鉑有氧運動中心創始人。
在韓小紅眼中,做平臺才是最有意義的,這使得慈銘將從全球的視角,尋找最優秀的醫療資源,同時提供最頂級的服務,會員有自己的私人醫生和私人醫生助理來為其服務,可以隨時隨地溝通,這樣的服務模式完全可以解決中國國內高端醫療資源稀缺的難題。
而在這其中,韓小紅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幫助人們抵抗衰老、延續壽命。回想當年在德國讀博士的歲月,令她無比震撼的正是,體檢的普及和升級使得德國的人均壽命相比原來增加了20年!而奧亞的使命正是從預防的角度,幫助人們擺脫亞健康狀態,有效預防疾病從而提升生命的質量。
這也有賴于建立一個全新的平臺,她常常開玩笑說,我們有三個團隊,一個是自己原有的,一個是三甲醫院的,還有就是國際一些知名診所醫院的。有了這三個團隊,韓小紅相信沒有不能攻克的難題。
管理無定勢的從容派
創業10年,韓小紅自認失敗的經歷多過成功的經歷,特別是在選人這個問題上,她覺得自己與一般老板相比,功力真的是相差太遠了。
“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長處,在創業之初,大量面試還需要我親自做的時候,犯下了好多錯誤,也許只看到了長處卻不善發現問題。”她笑言,管理層面她更是“幼稚得可怕”。雖然在外界看來,她是真正意義上的商界女強人,但只有她自己和朝夕相處的團隊才會知道,韓小紅的管理“軟肋”真的很多。
性情中人,喜怒形于色,心軟,感情用事,專業主義而非市場為上,不善于處理內外復雜的人際關系。“有些事情,我愿意交給董事長也就是我先生來處理,我的直率和執著也許會讓有些人不那么認同。”韓小紅坦言,這些所謂的“軟肋”,構成了她真實的管理風格。在慈銘內部一直都有著很強的溝通意識,也沒有太多復雜的層級,人們執著于專業而非僅僅是職業角色。韓小紅喜歡這種真實,她覺得這與多年的行醫經歷有關,她往往更加關注患者的權益和要求,也希望整個團隊以此為先。
實際上,在“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看來,醫院其實很難管理,也更難管得好。韓小紅覺得這都是由于傳統醫院的流程與績效并不掛鉤,沒有將自己真正定義為客戶為先導的高效率組織,所謂的以人為本變成了過度依賴專家的體制。她覺得在這種機制下,很難為患者提供真正優質的服務。
在慈銘,你絕對不是完成一次體檢,負責你的醫生和專家,要完成的是你整個身體和生活習慣的有效分析和咨詢,提供給你合理的解決方案,這其中有很多細節需要工作其中的人去關注。比如:一位患者自認為是多年的心臟疾病患者,在慈銘專家的仔細分析和堅持后發現,這位患者沒有所謂的心臟病,而是由于天生擁有一個心臟左右新房連接的特殊組織,導致一些特殊反應,其實根本不需要治療。
行業的特殊性風險性和專業性,使韓小紅認為,管理很重要,但引導團隊認同管理者對于企業經營模式的理解和一些對于未來的前瞻性思考,更加重要。否則將很難僅僅從利益和制度上去約束。
“我希望自己成為他們的優秀表率,通過我自己的力量,來感染更多員工投入這項偉大而特殊的事業。”韓小紅說,有了共同理想,管理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相信人性向善的力量以及真正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正是慈銘能夠不斷向前的根本。
韓小紅心中的杜拉克五問
我是誰?什么是我的優勢?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韓小紅:我就是我,我的優勢是我的直覺,果敢有決斷力的行事風格,我很獨立而且善良。我的價值觀是利他就是利己,人要善于接受挑戰。
我在哪里工作?我屬于誰?是決策者?參與者還是執行者?
韓小紅:我在醫療行業工作,我屬于自己,是決策者也是參與者和執行者。
我應做什么?我如何工作?會有什么貢獻?
韓小紅:我擁有自己的使命,我應該做的就是整合一切資源帶動所有力量,引領健康產業的發展和未來,從而使得我們國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不斷提升,這是我終生要實現的使命。
我在人際關系上承擔什么責任?
韓小紅:作為管理者,我主要是關懷和帶動其他人,制定遠景規劃和戰略,引導人們向目標進軍。
我的后半生的目標和計劃是什么?
韓小紅:10年之后,我會選擇退下來,回歸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