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下一個顛覆性產品的期待,讓一些產品尚未推出或剛剛上線時就備受關注和熱捧。但當神秘的面紗揭去,這些產品卻并未迎來生命的高峰。
2013年,有哪些產品遭遇了被“高估”的命運?它們的創新為何沒有受到用戶的認可?以下就是騰訊科技的盤點:
社交入口Facebook Home
今年4月,Facebook推出針對Android手機的桌面應用Facebook Home。用戶安裝該應用后,無需打開Facebook,就能在手機主屏上看到好友的狀態更新。該產品也標志著Facebook想要跳出傳統應用的封閉狀態,掌握手機主屏,讓服務離用戶更近一步的愿望。
從勇于創新的意識來看,Facebook的這一步非常有勇氣。雖然上線之初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并被認為是挑戰Google的舉動,但用戶的接受度卻并不高,不僅安裝量低,產品的差評率也高達48%。最終,Facebook不得不面臨繼續優化產品,并刪減掉過多的限制性功能。
不過,目前的失敗并不意味著該類嘗試沒有意義。Facebook Home帶來的啟發是,作為一個手機中的應用,如何讓用戶不需要進入應用就能獲得產品提供的服務?
社交音樂Twitter #music
由Twitter推出的社交音樂產品#music在上線之初,曾迅速攀升到免費應用排行榜中的第6名。有不少媒體認為,該產品有望重塑全球社交流媒體音樂的市場。可惜,時間僅僅過去兩個月后,Twitter#music的名次就掉到了200名之外。
作為一款借助社交數據而形成的音樂推薦和分享服務,本該符合人們對社交音樂產品潛力的期待。但Twitter并未實現這一愿景。總結失敗的原因,除了Twitter本身并不擁有獨立的音樂源,而是要借助第三方產品來提供內容播放外。僅僅是了解熱門音樂和好友推薦,這些并不足以對市面上已經成熟的音樂產品形成替代價值。
移動支付Clinkle
移動支付產品Clinkle又是今年一個神奇的案例。公司僅憑一個測試版的產品就獲得了18位明星企業家的2500萬美元投資。這也創下了硅谷歷史上的又一個融資記錄。
這款從界面上看非常像現實中錢包的產品,希望模仿用戶在現實中使用錢包的情景,為用戶提供支付服務。可就在大家還期待移動支付領域能真正出現顛覆者時,就有消息傳來Clinkle公司已經開始裁員,而產品的上線日期也被無限期推后。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難道投資人又被一個美好的愿景欺騙了?移動支付的市場想要出現顛覆者遠比想象中困難。
郵件應用Mailbox
想要革新郵件產品是眾多創業公司的心愿,Mailbox上線之前,也被寄予有望成為最好用的郵件應用。還未上線,就有超過7萬名用戶排隊等待試用。
Mailbox的優勢是,利用手勢功能快速處理郵件。左劃、右劃、長劃、短劃都對應不同的功能。雖然這些功能對郵件處理提供了更高效的幫助,但從革命性的意義來看,Mailbox依舊無法完全替代現實中的郵件產品。對于用戶而言,歸類郵件只是需求的一部分,郵件產品無法僅靠一個優勢就能成為真正的代替品。
不過,就在3月,Dropbox以1億美元收購Mailbox,這對一個產品推出不久的企業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結局了。
電商網站Fab
電商網站Fab終于從往日備受熱捧的局面走向了如今備受爭議的局面。無論是流量暴跌,還是大量員工被裁員,都讓Fab面臨著如何轉型的難解問題。
此前,Fab以充滿設計感的產品吸引了注意力,曾有預言稱,Fab的閃購路線或許意味著電商類網站的一個新方向。可現在,Fab已經逐漸去除了自己“閃購”的特點,而要轉型成為一家傳統電商網站。這次的轉型還能解救這家公司嗎?目前看來,還沒有好的跡象。
閱后即焚應用Facebook Poke
當Facebook也推出了“閱后即焚”產品后,所有人都替Snapchat捏了一把汗。但結果,Facebook Poke除了在剛推出時受到關注后,很快就在市場中寂靜無聲。而Snapchat卻依舊保持著自己高關注度的優勢。
這對Facebook這種大公司而言,著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因為這意味著,想要追趕小公司在某一領域的優勢,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Jolla智能手機
Jolla手機受關注的原因,源于其背后的團隊主要來自此前諾基亞MeeGo系統的開發者。想要在iPhone和Android系統之外,再推出一個擁有獨立系統的手機,這種勇氣讓人側目。
但就在今年11月,Jolla手機向歐洲市場發布后,評價的聲音卻并不樂觀。有媒體認為,Jolla所采用的Sailfish OS系統雖然有獨特的手勢操作,但使用起來并不自然,會給用戶帶來迷惑。最終,對產品買賬的用戶只能是曾經對諾基亞的懷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