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讓出兩IMF董事席位
G20財政部長們達成一項協議,將提高IMF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該組織將獲得更大的權力,來監督G20國家的承諾。它可以定期編制報告,來分析和表明某國的經濟政策是否會損害其他國家的經濟利益。
根據該協議,歐洲方面將從24個IMF執行董事會中歐洲所占的9個席位中“讓出”2個席位給新興市場國家。此前,美國一直認為歐洲占據的席位過多,希望對此進行變革 ,發展中國家也要求進入執行董事會。
在IMF配額變革 問題方面,會議商定向新興發展中國家轉移6%以上的份額。而原計劃只是增加5%。不過具體的份額轉移方式,這次會議尚未確認,有可能在不久后韓國首爾G20峰會上做出。
金磚四國全部入前十
預計在份額變革 完成后,中國的份額將由目前的第6位上升至第3位,持有份額將從現在不足4%升至6.19%,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后。而印度將由第11位,上升至第8位。巴西、俄羅斯等其他新興經濟體的份額將有2-3個位次的提升。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組成的“金磚四國”的份額都將進入前十名。目前美國和日本占據IMF份額的前兩位。
IMF成員份額基于各國GDP、經常收支、外匯儲備等經濟指標來分配。成員國需要根據成員份額向IMF繳納資金,但同時也可以獲得相同比例的投票權、資金使用權以及IMF發行的國際貨幣特別提款權。
(張樂)
■ 成果
聯合聲明避免“貨幣戰爭”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達成聯合聲明。聲明緩和了人們對各國貨幣競相貶值而導致“貨幣戰爭”的擔憂。
聲明強調,各主要經濟體應該“基于市場決定匯率的原則,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同時就解決全球貿易失衡問題達成了共識。聲明認為應該“在可持續的水平上,控制經常項目收支規模”。
聲明強調,各國要向著建立“更多由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這一目標而努力。
最近一段時間,日元、澳元等升值加速,日本和澳大利亞政府出動行政手段進行干預,美國等貿易逆差國家對中國等貿易順差國家施加匯率升值壓力,觸發了當前的匯率糾紛。這些都引發了世界可能爆發“貨幣戰爭”。
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聲明,沒有如媒體預計那樣,反映美中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