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超蘇美”論的主要證據是京東商城去年60億元的 銷售 額相當于前6年所有銷售額的總和。在過去三年中,京東商城一直保持著300%的增速,2009年增幅略低,但也達到了270%。按照這種增長速度,2012年超過國美、蘇寧不成問題。而“虧損論”的主要觀點據說是來自京東商城內部,傳今年京東商城的虧損目標是20%,也就是說今年一年要虧損20億元。考慮到京東商城手上現金流只有5億元,如此巨大的虧損將極有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那位說了,京東商城這幾年獲得不少融資,僅僅上一輪就獲得1.5億美元 風險投資 。但這筆錢對于緩解京東商城的現金壓力算是“杯水車薪”,況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股東套現,京東商城真正能夠使用的運營資金只有6000萬美元左右,這一點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并不否認。據說京東內部已經成立了融資小組,尋找各種可能獲得 資本市場 的幫助。
還有人認為,京東商城在其一直倚重的電腦和手機的毛利率已經下滑到3%左右,這一水平與國美和蘇寧非常接近,同時京東寄予厚望的大家電和百貨目前還規模很小。但反對者指出,在京東商城目前的利潤結構中,廠家的返點占據了半壁江山。由于京東的銷售規模巨大,返點成為其重要的利潤來源,而且未來這種模式京東必還將繼續下去。
諸如這種針鋒相對的觀點還有很多,筆者也可以舉出不少。但如果仔細梳理這兩方面的觀點,我們發現,其實他們說的都沒錯。有兩點事實必須承認,首先是京東商城的發展速度確實非常驚人,在成長型企業中也屬領先者。其次京東的銷售規模雖然飛速發展,但是從財務數字上看,卻一直沒有盈利,這也是京東模式備受質疑的癥結之一。
客觀的說,京東商城現在正處于一個高速成長通道,如果發展得當,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取得更大市場空間難度不大。但現在京東確實成本壓太高,融資困難,稍有不慎真有成為先烈的危險。在國內B2C行業中,京東商城已經成為霸主,那么在這個時候,它應該怎么做?在《基業長青》一書中,吉姆·科林斯認為一個公司要想企業長青,首先就應該由膽大包天的目標。膽大包天的目標可以促使大家團結——這種目標光芒四射、動人心弦,具有冒險性和刺激性,是有形而高度集中的東西,能夠激發所有人的力量,只需略加解釋,或者根本不需要解釋,大家立刻就能了解。膽大包天目標的制定者從來沒有想到他們做不到他們要做得事情。
現在看來京東商城似乎已經取得吉姆·科林斯的真經,京東商城未來的目標是什么?在他們看來,超越國美、蘇寧不是難事,做到更高規模超越亞馬遜也不是夢想。但這些目標對于京東來說無疑都很遙遠,眼前最實際的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穩步前進。
京東現在就像在走一場鋼絲秀,已經健步走到鋼絲的中段,但之前的沖刺已經讓鋼絲左搖右晃,這時無論停下來還是猛沖,京東都會從鋼絲上摔下。開弓沒有回頭箭,對于京東來說,在堅信自己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的前提下,在快速前進中努力調整,保持重心,這才是順利走完這段鋼絲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