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好運Money+》報道節選:
凈利潤額第一,原因之一是錦江之星控制了開店速度,保證了較高的入住率,但它犧牲的是市場份額。2008年,錦江之星的客房占有率為10.85%,2012年下降到了8.54%。雖然擴張變慢,但這也使得客房出租率保持在84.43%的高位。
如家2012年虧損2680萬元,一方面是由于快速擴張,新店入住率有待培養;另一方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在入住率降低的同時,單間客房貢獻的營業收入額也在下降,并且房租、人工、水電快速上漲,侵吞了大塊利潤。經濟型酒店目前的成本壓力非常大。
這意味著,經濟型酒店想要繼續依靠自身發展擴大規模變得越來越難,可一旦放慢擴張速度又面臨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超越的危險,每個季度交給投資者的財報會變得難看。
未來,單純的規模擴張模式的可持續性將越來越差。經濟型連鎖酒店已經到了必須設法提高內控管理能力、加強產品附加值的階段。行業內幾大寡頭相繼開始拓展中高端市場。
啟示一:單純的規模擴張不可持續
在過去10年的快速發展期中,經濟型連鎖酒店經歷了三次競爭:第一次是高價爭奪物業,結果導致物業成本(即房租成本)虛高;第二次是低價促銷、拼價格;第三次是現在的通過搶加盟商快速圈地。
在經濟連鎖酒店中,錦江之星開業最早(1997年),且加盟策略最激進,2012年錦江之星的加盟店數量占比達到了72%,而如家、七天、漢庭這一比例也都超過了50%,分別為54.68%、63.42%、55.07%。
加盟要收取加盟費、管理費、訂房費等一系列費用,加盟比例高,意味著更多的穩定收入,這直接導致了各大經濟型酒店不約而同大張旗鼓地發展低成本加盟店。和公司需支付成本開設的直營店相比,加盟店完全依靠加盟商投資,且加盟店的虧損不計入 上市 公司的財務報表,單店每年可為公司提供30萬元左右收益。
經濟酒店單店的客房數在100間至120間,自營店和加盟店算在一起,單間客房1年能給酒店貢獻的利潤,7天是1319元,漢庭1539元,錦江之星2893元。由此可以看出錦江之星的高加盟率是其高利潤的重要原因。
但靠加盟店的快速圈地,也產生了很多問題。經濟型連鎖酒店的核心競爭力是標準化下的規模效應,而靠加盟店快速擴張,雖然短時間內圈占了地盤,但加盟店的開業標準、采購、服務與質量,都需要品牌總部來監管。
但互相搶占地盤之下,品牌標準嚴格則有加盟商流失或被競爭對手搶走,降低標準則有害品牌的長期價值。經濟型連鎖酒店本身的快速擴張已經導致很多問題,而更快速的發展和更不可控的加盟店,會讓這些問題進一步放大。
未來,單純的規模擴張模式的可持續性將越來越差。經濟型連鎖酒店已經到了必須設法提高內控管理能力、加強產品附加值的階段。行業內幾大寡頭相繼開始拓展中高端市場。
啟示二:多品牌,中檔酒店成為新戰場
排名靠前的經濟連鎖巨頭紛紛推出了自己更高定位的新品牌,打入中端經濟酒店市場主意的意圖相當明顯。
漢庭(華住)推出的全季品牌、如家的和頤品牌、格林豪泰的格林東方品牌、桔子酒店的桔子水晶品牌,經濟連鎖巨頭們的這些新中檔酒店品牌都已有示范門店。其中以漢庭(華住)的全季品牌開出的門店最多,已經達到了37家,房間價位在300元至400元,其他經濟連鎖的中檔品牌店還都在10家以下,而外資巨頭洲際酒店集團的中檔酒店品牌智選假日已開了33家店,同樣值得關注。
錦江的中檔酒店布局也在快速進行中,并已推出了中檔酒店雙品牌戰略。價位在300元至500元的品牌白玉蘭已經開出6家門店,另一品牌錦江都城下有兩個子品牌,錦江都城商務定價和白玉蘭一樣,為300元至500元,更高端一點的是500元以上的子品牌錦江都城經典品牌。錦江之星計劃在3年至5年內開業100家錦江都城和白玉蘭。
一般商務活動需要的高標準客房、有限的餐飲、會議等設施會出現在錦江都城品牌的門店中,其他星級酒店中冗余的奢華設施則不會出現,這能有效提升酒店的性價比。
相比較而言,錦江都城的經典系列對物業品質和地理位置的要求相對較高,數量會比較有限,在未來3年至5年開出100家門店的發展計劃中,錦江都城經典系列預計僅占到20%左右,而商務系列將成為錦江都城品牌攻城拔寨、實現快速擴張的主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