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物的角度來描寫曾經的首富黃光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過往的那些年頭里,伴隨著黃光裕的起起伏伏,所有可供挖掘的“新聞點”幾乎已被寫光說爛。
但是,這種商業人物即使不在公眾面前出現,略有風吹草動,都能占據各家媒體版面上的重要位置。之所以時不時地就將他們拎出來評說一番,除了商業傳奇與財富故事,更多的是他們在特殊的社會背景中所展現出來標本式的一代人的創業精神,以及對后來者的警醒作用,不同時期來看,總有不同的收獲。
酒香也怕巷子深
會“吆喝”賺到第一桶金
廣州潮汕地區位于廣東與福建的交界處,當地人會自嘲這里是省尾國角,時常呼嘯的臺風使得這里的居民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而臨海的地域又使得當地人具備了出海闖蕩的豪情。自古至今,潮汕商人就是華人商團里的重要角色,而隨著變革 開放的東風,具備拼搏精神的潮汕人中,開始涌現一批巨商大賈。黃光裕,即是其中一員。
黃光裕出生于1969年,按后來的說法,他屬于一個“60后”。不過,這個“60后”的原名叫黃俊烈,中學時,黃俊烈改名光裕,對于更改的這個名字,有人說暗指黃金萬兩、光芒萬丈等意。
不過,無論是怎樣的寓意,公開所見的報道里,黃光裕幼年可謂貧苦。潮汕地區耕地有限,一家人辛勤勞作也未見得能解決生計,和那時候大多數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黃光裕與哥哥黃俊欽“當家”也很早,有書中寫道,兄弟倆一到節假日便到附近鄉鎮撿拾些東西賣給廢品收購站。
黃光裕之所以走上與電器相關的創業路,公開的說法是,與其“內秀”的大哥黃俊欽有關。黃俊欽從小對組裝電器著迷,曾經用買來的零配件在一個晚上組裝出一部電視機,這種天賦讓兄弟倆開始了一種生意:買舊電器修好后轉售。雖是小打小鬧,但“舊籠好蒸饃”的冥冥指引,卻最終讓黃氏兄弟在電器 銷售 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85年,黃俊欽帶著初中還未念完的黃光裕北上創業。1986年,黃氏兄弟在 北京 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一個100平方米名叫國美服裝店的門面,在這家小店里,黃氏兄弟先是賣服裝,后來改賣電器。
翻閱當時的資料可以看出,在1986年前后,物質資源并不富裕,賣方市場決定了電器的利潤極度豐厚,但是,黃氏兄弟卻推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策略,堅持薄利多銷。
1991年,黃光裕利用報紙中縫打出了“買電器,到國美”的廣告標語。可以看出,上個世紀90年代的廣告大多言簡意駭,但卻總能有意外收獲,成就一個大品牌。例如,恒源祥當年在電視上打出的廣告只有短短幾秒,而廣告語也只有六個字:恒源祥,羊羊羊。但是,這則廣告大大提升了恒源祥的品牌知名度,可以說功不可沒。
同樣,“買電器,到國美”這六個字,為國美吸引了大量顧客,店里生意火爆,存貨一賣而光。借助這樣的態勢,“國美”開始了發展征途。
失靈魂人物
國美何去何從
幾年之后,國美電器連鎖店越開越多,并且開始在全國主要城市開設店鋪,中國經營的連鎖模式,黃光裕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心得。
1997年,國美服裝店改名為國美電器店;1997年,國美進軍天津并開始在全國擴張; 2004年,黃氏兄弟一同上榜胡潤百富榜,黃光裕問鼎內地首富,同年,國美電器在聯交所 上市 。
事業發展至此,國美與黃光裕都到了鼎盛期。2006年,國美收購永樂電器,這在當時,是中國商業連鎖史上最大的商購案,2007年,國美又收購了大中電器,放眼整個家電 零售 業,國美風頭無二。
不過,國美的擴張之路并未因此止步,三聯商社成了其下一個目標。2008年,這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將被司法拍賣,國美成為最終買家。與此同時,黃光裕也開始了在 資本市場 的攻城掠地。但是,這也為黃光裕此后的“東窗事發”埋下伏筆。
2008年,黃光裕傳出被調查的消息,此消息最終被確認,而黃光裕本人,也在隨后因內幕交易等罪被判14年有期徒刑及罰沒8億元人民幣。
但是,在這個時期,國美頭上的光環逐漸淡去。在黃光裕入獄的這幾年中,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家電電商戰爭不斷,老牌的家電零售企業國美,卻在這些戰爭中漸漸沒了音信。而最新的消息中,黃光裕對國美開出了一張“拖”字訣的妙方,拖到自己出獄,重整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