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出生的大男孩沈天成,是樂高集團在中國聘用的第一名玩具拼砌師,他的工作是實現樂高模型的本地化。就在前不久,他拼砌了一個高3.5米的巨型天貓模型。
由于從小就開始玩樂高,沈天成對這種拼搭的顆粒積木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去拿顆粒時如果中途有一個掉了,為了一個顆粒,我可以把其他顆粒先放好,專門再跑一次把那個顆粒再撿回來。我的想法其實跟小時候一模一樣,覺得小顆粒在陰暗的角落里面等著我來救。”
一切從娃娃做起,樂高正在中國培養沈天成這樣的擁躉。2013年4月,樂高集團宣布在浙江嘉興耗資數億美元,建立樂高生產基地。
開心農場、憤怒的小鳥……電子屏幕上的游戲令當下的孩子們著迷,三歲的小孩會拿起父母的iPad,用笨拙的手指劃向屏幕中不斷出現的水果圖案。樂高必須將孩子們的時間搶回來。
50年前的塑料玩具,可以對抗電子游戲?目前為止,樂高不弱下風,越戰越勇。過去5年,其規模成長了2.45倍,凈利潤增長4倍,2012年,其純利逼近10億美元。這家丹麥玩具商如何發動了一場逆襲?
吸金的塑料塊
樂高的玩具產品是一種塑料拼搭積木,這種積木一端有凸粒,而另一端有可嵌入凸粒的孔,通過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進行拼搭,可以創造出各種模型。目前,樂高積木有1300多種形狀,每種形狀有12種主要顏色。
樂高玩具的創始人是Ole Kirk Kristiansen,木匠出身。1932年,Ole在丹麥比隆小鎮一間雜貨鋪做出了第一件木制玩具,樂高集團的歷史由此開端。15年后,Ole發現塑料是制造玩具的理想材質,制造了第一款塑膠積木。
1958年,Ole將可拼搭的“凹凸管”設計率先引入積木,成為樂高玩具的標志性特征。從適合嬰童及學齡前兒童的得寶(LAGO Duplo)大顆粒,到4歲以上孩子拼裝的標準顆粒(LEGO System),以及大孩子喜愛的機械組件(LEGO TECHNIC),任意兩顆樂高積木都可以互相拼搭。甚至50年前的樂高積木,也可和現在的積木無縫隙拼在一起,這便是樂高所獨有的系統性拼搭的理念。樂高塑料顆粒之間的誤差只有1/500 毫米。
過去81年,樂高積木風靡世界。2012年,樂高制造了457億塊塑料積木——全球人均86塊,同時生產了近3.4億個樂高迷你人偶(LEGO Minifigures),這些人偶并排起來的總長度達到7900公里。Ole的孫子、樂高的實際控制人Kjeld Kirk Kristiansen成為丹麥首富,2012年,《福布斯》估計其財富高達73億美元。
真正令業界艷羨的是,樂高過去5年令人炫目的增長。
樂高年報顯示,2008年,集團的全球營收為95.26億丹麥克朗(1克朗約合1.08元人民幣),凈利潤為13.52億丹麥克朗。2012年,公司營收達到234.05億丹麥克朗——平均每塊塑料積木帶來0.5元人民幣的收入,凈利潤增加到56.13億丹麥克朗,約合10億美元。
2008-2012年,在后金融危機的5年,全球玩具市場的整體規模從772億美元增長至841億美元,增長率不過9%。但是,樂高的營業規模擴張了2.45倍,凈利潤增長4.15倍。2012年,樂高繼續維持高增長,營收增長率達25%,在美國、亞洲以及東歐均獲得雙位數增長,其中亞洲市場增長達50%,即便深陷債務泥潭的南歐市場,樂高依然取得了業績增長。
吊詭的是,驅動樂高增長的主要動力,與當下炫目的電子科技創新無關,樂高兜售的依然是塑料玩具,且材質觸手可及。
樂高玩具主要使用的材質是ABS工程塑料,ABS是一種三元共聚物,具有PS(聚苯乙烯)、PAN(聚丙烯腈)和PB(聚丁二烯)三者的共同特征,性能上表現為高強度、耐沖擊性、低毒性、易加工。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大多數采用此塑料代替金屬作為骨架。特別在筆記本行業中,除少數主打時尚的型號外,幾乎全部使用ABS作為骨架。
“ABS一般由大型化工企業生產母粒,再由使用方進行加工,其本身技術要求不高,在東莞,作坊型企業都能生產ABS制品。” 北京 林氏精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孫亞飛說。
就是靠不起眼的ABS塑料,樂高玩具實現逆勢增長,毛利率常年維持在70%左右,電子技術新時代,它是如何完成逆襲的?
創新的迷失
變革的年代,樂高曾經限入迷失。
2000年前后,樂高明顯感受到危機四伏。在此期間的年報中,其管理層不斷羅列如下事實:電子玩具大行其道,傳統玩具日漸式微;競爭對手們紛紛向低成本國家外包 制造業 務,提供更低廉的玩具……
當時,樂高的當家人Kjeld Kirk Kristiansen大膽推進多元化策略,在兒童娛樂相關的領域進行廣泛投資,延伸產業價值鏈,其 商業模式 與迪斯尼頗為相似。此前年報中,羅列了如下項目:在美國、德國和英國建造規模宏大的樂高樂園(LEGOLAND),直接涉足大量衍生產品的業務,包括電子游戲、服裝、軟件等,希望盡可能實現商業價值最大化。
鑒于孩子們擺弄傳統玩具的時間在減少,樂高大膽變革 產品線,“樂高認為孩子們沒有那么多時間靜下心來專注地拼搭,拼裝應該更簡單。”樂高玩具中國區總代理商——智樂商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仲梅回憶說。
智樂全國市場經理曹琳早在1990年代初即經營樂高,她是北京樂高玩具的第一批促銷員。她清楚地記得,2001年起,樂高求新求變的動作明顯加快,致力于在拼搭過程中增加延展的玩耍功能。
2001年,樂高聯合導演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推出了“樂高夢工廠”(LEGO Studios)系列:孩子們用樂高積木塊可以拼出各種電影場景,產品本身提供一個攝像頭進行拍攝,然后將圖像連接到電腦上進行編輯。“LEGO Studios是樂高當時特別大膽的一個嘗試,想法非常前沿,樂高希望玩具不只是拼搭,還提供攝像頭讓孩子將自己拼出的玩具模型拍出電影。”曹琳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