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順著任天堂的業績察看,5年 銷售 年成長36%,市值平均增長38%出色的表現,可能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業績了。可是對于聯想、海爾來說,這個增長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是不合格的要求而已,(中國大多數企業增長率速度都達到上百倍甚至上千百倍。)那為什么聯想與海爾不能上榜呢?
我們繼續深入探索,可能認為是任天堂卓越的創新能力。成功開發出DS手持游戲機、Wii等熱門產品,即使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艱困時期,其仍然持續保持創新,但是SONY與微軟的創新更厲害,技術可能還強,卻追趕不上任天堂。這里的精彩與誘惑,真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任何商業的精彩與誘惑,都有其本質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透過表面,從本質上去剖析任天堂,便可能窺視到“全球最佳企業”榜首打造品牌的秘密。
率先聚焦品類第一
任天堂是“游戲機”的代名詞,但是任天堂不是第一家做游戲機的品牌,更不是技術最先進的企業,那么任天堂憑什么獲得全球最佳企業的榜首呢?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任天堂是第一家首先在消費者大腦中聚焦于“游戲機”品類的。
就像中國空調品牌之間的競爭,本來春蘭有機會成為空調第一品牌,可是春蘭沒有這樣做,被格力率先聚焦了,現在空調第一便是格力占據。
品類第一往往擁有絕對的優勢。任天堂一旦率先在消費者大腦中聚集時,就會凸顯出領導者比其它品牌的優越性,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消費者體驗游戲機的過程中。
許多企業運作品牌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品類第一的優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開辟了新品類,但是沒有真正在消費者大腦里,特別是能夠創造勢能消費的人群里建立一種品類第一的認知優勢,導致許多品牌 上市 時轟轟烈烈,稍后就變得無聲無息了。
品類第一并非需要我們第一個開發出新品類,關鍵性在于我們能比其它品牌率先在消費者的大腦里聚集品類第一,這里決定性的。
不斷進化產品內涵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自然界里,動物是通過不斷進化自己,讓自己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的。在商戰環境不斷變化的今天,品牌誕生以后,要想不斷地生存發展,那么也要與動物一樣,不斷進化自己的產品內涵,以適應競爭環境變化。
任天堂從1969年建立游戲部門開始,到現在40多年的時間里,產品從最著名的光線槍到家庭電腦游戲機、電視游戲機、游戲軟件、新型便攜式游戲機、視頻游戲機等,就不斷地讓自己的產品內涵豐富起來,通過進化游戲機產品淘汰不適應消費者的需求的游戲機產品,支撐到自己品類第一的地位,這就是任天堂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的原因所在。
這里面,我們一定要明白,任天堂所做的,并不是技術上的創新,可能在進化產品內涵里有一定的技術上的創新,但是索尼的技術可能還比較創新,游戲機的功能還比任天堂的多,但是這不并會動搖到任天堂品類第一的地位。因為在任天堂不斷進化產品內涵之中,其采用的策略是第一,并不是索尼跟隨性的創新。何況,索尼在大部分的時間里,是進行著品牌延伸,自身陷入了糊涂消費者大腦認知的行為。
許多企業并沒有缺少產品技術創新的能力,可是一定要明白產品技術創新是建立在品類第一的認知優勢上的,除了這個辦法以后,所有的技術創新都無法超越。(可能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技術創新有用,但是我們還需要等待一百年,我們們有這個耐心嗎!)
源自懂得玩游戲的商業領袖
是游戲機成就了任天堂,也是懂得玩游戲的商業領袖成就了任天堂。任天堂能夠長大的轉折點,來自于山內溥成為任天堂的社長,山內溥無疑是一位很會“玩游戲”的商業領袖,憑著超凡的商業洞察力,馬上聚焦產生游戲機。
大多數人認為,商業世界是復雜的,但是商業世界似乎也是很簡單的。就是做得比別人聚焦一點,或者少一點。不僅是山內溥一個如此,而是所有懂得玩游戲的商業領袖都會如此。大家熟知從哈佛大學退學的蓋茨,就是簡單得只要我做一個“軟件”,就可以成為世界首富。還有麥當勞的創始人,籌借資金收購麥當勞,同樣創造了商業奇跡。
人生沒有更多精力或者時間,所以我們沒有顧及更多的東西。我們必須學會抵制誘惑,避免分散自己的精力與時間,避免一時的誘惑而消耗掉我們去玩更大游戲的資源。
其實,我們也不用擔心簡單發揮不了作用,假如真的如此,那就必須改變。沒有任何人與先知一樣,可以預見未來,可以知道未來誰勝誰輸。生活就是一場游戲,商業也是一場游戲。
但是,假如我們能任天堂一樣,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玩游戲是與消費者的脈搏一起跳動的話,那么,我們的未來勝算非常大,有機會成為大贏家,進入“全球最佳企業”排行榜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
即使我們贏得籌碼不夠輝煌,不能寫進歷史的黃頁,但是商業的成功,也總是我們能夠儲蓄到銀行的某種東西。這也是很有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