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世界杯是羅納爾迪尼奧(簡稱小羅)的夢魘。這位兩屆世界足球先生和歐洲足球先生得主,不但表現糟糕,其所代表的巴西隊也早早地告別了世界杯。
由于小羅的提前退出,借助小羅進行廣告推廣的聯想也受到了廣泛的質疑。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陳紹鵬也承認,在體育 營銷 上聯想還是比較稚嫩的,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但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專門研究體育營銷的專家熊澤林表示,根據調查,聯想并不像外界揣測的那樣,其實應該是收獲大于失敗。
根據新生代在世界杯期間進行的《世界杯與廣告接觸調查》顯示,由于小羅的影響,聯想廣告記憶度史無前例地達到第三位,獲得了19.3%的認知度,排名聯想之前的是阿迪達斯和可口可樂,分別獲得了23.6%和20.9%的認知度,而同樣投入巨資的現代汽車和耐克競爭落后于聯想,排第四和第五位,分別獲得了16.3%和14.15的認知度。
據熊澤林分析,聯想選擇小羅之所以正確,一是小羅是兩屆世界足球先生和歐洲足球先生得主,與聯想國際化領先品牌的訴求比較對位。“作為世界頂級企業,聯想可選擇的人非常少。”熊澤林認為,聯想選擇小羅是基于長遠的考慮,因為小羅還處于成長期,會給聯想的品牌帶來拉動作用,并不像齊達內和菲戈,雖然這次世界杯期間的表現優于小羅,但已經處于職業生涯的晚期,與聯想的品牌定位不符。另外,熊澤林表示,由于小羅形象比較健康,是樂觀的體育精神的代表,這在西方球星中并不多見。
另外,熊澤林稱,很多人評價小羅不夠英俊,但這一點正好也合適IT產品靠品牌而不是外表取勝。
熊澤林指出,聯想的失誤就是在巴西隊沒有進入決賽的時候,缺乏其他的應對方案,但是他強調由于體育贊助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風險,在結果出現之前很難給出最終結局,是不可控的。
北京 愛成 營銷策劃 機構總企劃師王逸凡則認為,
小羅在此屆世界杯上表現平平,對他所代言的產品而言,無疑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不能因此就斷定聯想請小羅代言的決策是錯誤的。足球場上充滿變數,無論是贊助賽事還是球員,或者投入相關的廣告,都要冒一定的風險,聯想既然選擇足球營銷就得做好這個心理準備。據我所知,聯想與小羅的簽約期為一年,即算世界杯營銷受挫,也還有機會在小羅的其他賽事或推廣上出彩,畢竟小羅是大家公認的實力型球員。
如果說聯想有失策的地方,不在事先有沒有考慮小羅的表現,而是在簽約前,小羅已經代言了十幾個產品,其中不乏耐克、百事可樂、聯合利華這樣的國際大牌企業,他作為球星的品牌價值被嚴重稀釋,聯想卻在這種情況下湊熱鬧,未免有點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