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價值鏈的高端,大膽決策推動轉型,并把文化視為應對未來的競爭性武器。
2011年是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真正開端,也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對于中國的各行各界而言,這都是一個關鍵的轉變期。2011年同時也是IBM公司成立100周年。IBM百年之訓是:追求價值鏈的高端,大膽決策推動轉型,并把文化視為應對未來的競爭性武器。這些經歷和教訓,尤其適用于正在轉型的中國企業。
追求價值鏈高端
展望未來,企業在進行轉型改變他們的業務時,首先要不斷地把自己的業務往更高的價值鏈上發展。
IBM創建于1911年,從最初生產打孔卡、制表機、鐘表、秤和奶酪切片機的制造企業轉變成為現在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與服務公司,曾引領業界進入主機時代、PC時代、電子商務時代,以及今天的軟件服務和“智慧的地球”時代。
在此期間,IBM也曾經受過嚴重的經營危機。IBM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個人電腦的公司之一,但是之后便迷失其中。那時,IBM忘記了必須生產未來產品的經驗教訓,幾乎瀕臨死亡。歷經數次業務發展重心轉變之后,IBM愈發清楚地認識到,企業不能只看到今天的擁有,更應該把握到10年后的發展趨勢。正如IBM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所說,“公司永遠不要認為自己今天生產的產品會滿足10年之后的客戶,永遠不要這么認為。”
今天,IBM的業務范圍已經涵蓋硬件及租賃、軟件、技術咨詢、商業咨詢等多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建“智慧的地球”.IBM通過不斷的自身調整,邁向更高價值的成長發展階段。
大膽決策推動轉型
公司需要做一些大膽的決策來推動轉型。過去20年,IBM認識到企業需要革新自己的業務以創造更高的價值,除了網絡、硬盤等多元化的業務,還建立了如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具有更高價值的業務。
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新的競爭對手和新的商業模式出現,為了未來業務考慮,IBM堅信客戶需要創新,這推動著IBM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一個大膽的決策做一些并購。2002年,IBM以41億美元并購了普華永道的咨詢業務,之后還進行了其他一些整合和并購。這個決策的風險很大,但就像行業分析機構Gartner所說“這些改變了IBM所有的一切,”使IBM的業務范圍從硬件及租賃、軟件,延伸到技術咨詢、商業咨詢等多個領域。
總之,要向高價值鏈攀登,就需要做出大膽的決策來推動這樣的轉型。IBM下一次大膽的投資是什么呢?就是“智慧的地球”.
“智慧的地球”已經變成了一種現實。過去一年,IBM做了800多個展示、案例,涉及6萬多個“智慧的地球”的項目。IBM還總結出了“如何轉型你們的企業”的模式和方法:第一步,感知與管理;第二步,整合與創新;第三步,優化與轉型。這個模式和方法可以讓公司一步步地變得成熟,變得更加智慧。這意味著,當所有的系統不再是確定性的時候,這就需要理解系統之間相互關系,然后基于數據信息來做決定,最后追求更高價值的發展。
建立崇尚思考與變革的 企業文化
建立崇尚思考與變革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立于競爭不敗之地的有力武器。企業未來的發展在于不斷創新。因此,企業必須建立起鼓勵全體員工以及企業所在生態系統進行思考、創新的機制和體系,并進行認真分析,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最終把這些創新的想法應用到企業發展的變革中去,從而讓企業不斷向著有利于自身成長、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方向邁進。
重新定義“企業文化”時,有3種文化會在未來幾十年起作用:系統化思考的文化、分析的文化和服務于更高目標的文化。尤其是服務于更高目標的文化,就把卓越的公司和一般的公司區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