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
UCWEB董事長
金山公司前總裁兼CEO
這是三年來我第一次出現在我們金山的員工會上,內心感慨萬千,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在過去的三年里,雖然我努力將金山放到內心深處,但是每次走進金山辦公室,每一次看到金山的同學們,每次在媒體上讀到“金山”這兩個字,都會心潮澎湃。
今年5月份的某天早上,陳勇(原金山珠海研發負責人、現任金山網絡副總裁)給我打電話,說能不能見面聊聊,我讓他來我辦公室。他告訴我,大家商量了一個通宵,都認為360簡直就是“行業惡霸”(360以莫須有的罪名,強制用戶卸載金山網盾),公司堅決不能對這種惡勢力妥協,必須戰斗到底。如果公司不同意戰斗的話,他就辭職,去任何一家愿意戰斗的公司。說著他就哭了,哭得稀里嘩啦。我知道他說的是氣話,但大家能理解我當時的心情嗎?從那一刻開始,我對自己說,不論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我一定要幫助大家。
金山公司從1988年創立到今天,已經有22個年頭了。22年,對于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的IT行業、互聯網行業來說,簡直就是幾個世紀了。大家知道在中國病毒是哪一年出現的嗎?1989年!大家知道互聯網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嗎?1989年!大家知道騰訊是哪一年成立的嗎?1998年!這所有的,被后來證明是劃時代的事件都是在金山漫漫的長河里面出現。
1994年,當我們面臨微軟強勁競爭的時候,公司差點關門,當時只有十來位員工,可是金山沒有死掉。從1997年準備開發金山毒霸,到2000年正式發布,開發的壓力很大,困難重重。但是,發布后僅僅用了兩年,金山就拿下殺毒市場的半壁江山。
我想非常坦誠地告訴大家,一個有著20多年歷史的公司確實遇到了發展上的瓶頸,這是時代變革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我們已經是祖父級的公司,時代已經從PC時代轉型到互聯網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都落后了。
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們整個公司的機制、決策流程,包括我們各級的管理者思路是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化了?2004年,我曾經在公司掀起了互聯網轉型的革命,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真的理解什么叫互聯網。
在我心里,金山毒霸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團隊。當年金山毒霸,是陳飛舟(金山毒霸第一代的研發負責人,現金山游戲CTO)帶領著二三十人完成的。有一天,我到毒霸辦公室,發現桌子上的一張紙條,至今不確定是誰寫的,據說就是陳飛舟。我清楚地記得,上面寫著:我的青春,我的毒霸。看著紙條上的字,我感動不已。
當時,大家都住在辦公室里,沒日沒夜地瘋狂工作。當瑞星一年甚至一年半才升級一次的時候,我們每半年就升級一次。2000年我們確定目標,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殺毒軟件。當時和瑞星的競爭,不亞于今天和360的競爭。但是,在那么大的壓力下,陳飛舟能夠喊出這樣的口號,至少在他20來歲的時候,真的把自己的成長和毒霸品牌、毒霸業務的成長牢牢綁在一起。后來我們市場部改了一下:我的青春,我的金山——成為整個金山公司的口號。
如何讓我們這樣一支曾經打過硬仗,打過肉搏戰的隊伍重新武裝起來,重新出發?我想,我們只有來一次自我的革命,才能實現鳳凰涅;我們只有打爛所有的壇壇罐罐,才會重新變得強大起來。現在,不僅僅需要各位有勇氣,有信心,我們還需要有策略。
第一,我們堅決把毒霸團隊變成獨立運作的公司,只有成為獨立的公司,才能解決效率和投入的問題,我們才能初步具備跟對手作戰的實力。
第二,進行基因改造,讓我們從傳統軟件公司的DNA,變成一家優秀互聯網公司的DNA。這兩者有多大差別呢?看看微軟,看看谷歌,就知道有多大的差別。如果我們不變革,等待我們的真的是死路一條。
我花了很大的功夫說服可牛的團隊,說服可牛的投資人,然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們最終把毒霸業務分立出來,和可牛整體合并,然后董事會選拔傅盛做CEO。
實際上,說服傅盛的過程是非常艱巨的。兩年前,傅盛決定獨立創業,打工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像籠子里的鳥一樣要放飛了,不管飛得高不高,他終于展開翅膀起飛了,去打拼真正屬于他自己的事業。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要創業是需要下很大決心的。一年多前,我第一次見到傅盛,當時他正要準備創業。打工那么多年,他沒什么積蓄,而那個時候正是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整個 風險投資 業一片蕭條。
我問他:“如果你拿不到投資還會不會創業?”
他回答:“會。”
我又問:“你們有多少錢?”
他說:“我和徐鳴(傅盛的搭檔、可牛CTO,現任金山網絡CTO)能拿出來20萬,我們有20萬人民幣可以做一年。”
我再問:“你們需要多少人?”
他回答:“八九個人就夠了。20萬人民幣,做一年。”
我想問問,在座的每個人,20萬能做一年嗎?如果有,這20萬我掏了,你現在就創業。和傅盛的這幾句對話把我打動了,當年我就是15萬人民幣做的金山。我隨后又問他:“你怎么干,20萬人民幣怎么能撐一年?”
傅盛說了他的計劃。在 北京 郊區租套房子,3000元一個月,給所有的兄弟們發1000元生活費,他跟徐鳴不拿工資。我又問:“那吃住怎么辦?”傅盛回答:“我們住在辦公室,找個阿姨做飯,一個月給她2000元。”后來,他真的找了個阿姨做飯,我去吃過一頓飯,不比我們金山的食堂差。一個半月后可牛影像發布了。我當時真的震驚了!
正是那次對話,讓我決定幫助傅盛。這些年,我見過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真正有決心和毅力,有創業精神的,只有傅盛一個。過去三年,我一直在做天使投資,敢拿20萬創業的人只有傅盛。絕大部分人都是選擇在哪家大公司打工,業余時間幾個人搞個小項目,拿到投資了再出來。傅盛的決絕和執著深深打動了我。后來,總是有人說,傅盛是我從360挖來的,在這里我澄清一下:傅盛離開360之前,我還不認識他。
傅盛是一個有鴻鵠之志的人。我試探性地和他說,你別單飛了,跟我們金山毒霸一起飛吧。沒錯,我們金山毒霸的人是比傅盛的人多一點,錢是多一點,名聲也有一點,但是人家怎么想,我心里也沒有底。當時傅盛沒有回答我,此后,傅盛也一直沒有主動提合作的事。我先捅破了窗戶紙,我告訴他,兄弟,與其小打小鬧,不如一起確定一個遠大的目標,要不咱們捆在一起做算了。
隨后一個月,我跟傅盛談了12次。傅盛談完了,還需要去說服可牛的投資方經緯創投,這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合并之后,經緯創投的股份就會攤薄,未來的收益也會攤薄。雖然投資可牛,風險大一些,但是風險越大,收益越大。而同意合并,對經緯創投來說,反而可能不合算。如果傅盛背后的投資人沒有大智慧,沒有大決心,這個合并也無法順利完成。
為什么我們選擇傅盛做新公司的領頭人呢?因為傅盛是一個具備互聯網精神的人。什么是互聯網精神?我覺得最核心的有三條:
第一條,極致。我的另外一個投資團隊,在凌晨兩點給我發了一個短信,說“我終于明白啥叫‘極致’了,極致就是把自己逼瘋,把競爭對手逼死,這叫極致”。
我們常常抱怨,我們做了一點功能,對手就復制了。那么我就想問,你能不能做一個產品對手完全就復制不了呢?iPhone到今天已經發布了3年零3個月,全球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手機廠商的產品趕上iPhone。
第二條就是用戶口碑。我們經常說“好的產品會說話”,光滿足用戶需求,這還不夠,要超越,要引導。
第三點,快。速度上是不是比競爭對手更快,是不是能更關注用戶的反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開發方法,這都是互聯網精神所特有的。
雖然有人說我們是loser,但是我知道你們有多優秀,我知道你們當初進金山有多么不容易,我也知道你們在金山這幾年工作有多勤奮和努力,我也知道你們在任何一家公司里面,都會是最優秀的技術工程師和員工。
但是,在面臨今天互聯網競爭的時候,我們是否具備互聯網作戰的模式和方法,這是最關鍵的。
請大家相信傅盛,相信新的管理團隊,只有我們所有人擰成一股繩,公司才真正有希望,那支曾經戰無不勝的團隊才能重新回來,我們每個人才能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和喜悅。所以,在這里我衷心地希望大家精誠團結,在傅盛的領導下,我們盡快轉型成互聯網公司,盡快迎來怒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