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自創立伊始,認真的基因就決定了這是一個“設計型”企業,求真就需從商業文明的嬗變中推演出企業之“德”——責任文化
管理大師彼得·圣吉把企業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五階段即“最高階段”是通過“愿景”和“價值觀”來塑造企業。
作為一個年營業收入40億的 供應鏈 管理型煤炭流通服務企業,泰德在創立伊始便是一個為理想而存在的企業,泰德的創業者們深刻認識到,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 企業管理 經歷了100年發展之后,已經進入了文化和價值元素納入的多維管理時代。由此,泰德的創業者們摒棄了傳統企業以戰略為主導的“一維”管理模式,直接跨越了傳統企業發展理論的前四個階段,以最高階段為起點,以不斷創新發展的泰德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開創了以 企業文化 統領組織和戰略的企業管理新模式——“三維管理”,打造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企業組織。泰德堅持以核心價值觀和愿景引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認真踐行其“內德員工,外德社會”的企業使命,致力于成為一個“好企業”。
以文化設計企業
泰德自創立伊始,認真的基因就決定了這是一個“設計型”企業,求真就要探求企業的本質,求真就會順應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求真就需從商業文明的嬗變中推演出企業之“德”——責任文化。
1999年6月15日,泰德創立之日發布的第一份文件《大泰文第1號》,就明確提出泰德最初的核心價值觀——認真、有序、勤儉、協作。泰德煤網董事長李洪國認為,“認真”是漢語里最精彩、最有哲學思想的詞匯,“認”是追求的過程,“真”是真實、客觀實際和客觀規律,組合在一起的原義是追求真理、求索客觀存在及其變化的客觀規律;而衍生出來的“認真”涵義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精細,僅僅兩個字就把求真的世界觀和精細的方法論闡述得淋漓盡致。
創業之初的這種思考奠定了泰德的企業哲學。泰德人不是簡單的創業,而是帶著信念上路,“一絲不茍地做好每一件事,一心一意的從事一項事業”。雖然從事什么產業、做成多大規模等還未定,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泰德的今天早在創業之初就已經注定了,這便是企業哲學和企業文化的力量使然。
從企業創立開始,泰德不斷累積和提升對企業發展規律的認知,逐步形成了“真、細、德、誠”的核心價值觀,并以之為內核,發展成為包括泰德核心價值觀、泰德三維管理、泰德責任體系和泰德誠場的泰德核心價值體系。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泰德的核心價值觀幾經調整,但是“認真”始終沒有變,泰德始終把“認真”置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將“認真”帶入市場,使泰德很快就闖過了創業期,在2000年春天就實現了盈利,8個月就度過了艱難的創業期。
在企業成長階段,泰德更注重客戶與企業雙方整體價值最大化的長期合作與堅持誠信,而不是利潤最大化,憑借極好的信譽,迅速在全國各地開辟市場,“誠信泰德”成了最好的通行證,客戶不用調查就敢與泰德簽約,由于雙方互信,即使是上千萬元的合同、異地交易,也能在幾小時之內完成。
2005年,泰德走到了爆發式成長階段的起點,面對多重誘惑,泰德以企業文化為根本出發點,確定了“不占有資源,將戰略視野聚焦在如何合理有效利用資源,使資源通過流通實現增值上”的戰略指導思想,專注于打造一個專業的 供應鏈管理 型煤炭流通服務企業。
泰德認為,一個好企業應該為理想而存在。2007年,泰德以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文化訓練營”開展了一次全員參與,歷時三個多月,轟轟烈烈的關于企業文化、組織、戰略的大討論,最終出臺了象征著泰德邁入發展新紀元的里程碑式文件——“金石決議”。又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泰德于2009年正式頒布了《泰德基本法——三維管理》,以泰德管理綱要和基本法的方式將三維管理理論加以固化,系統和全面地對泰德三維管理理論進行了闡述,并明確提出以之指導泰德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2009年的金融危機驗證了企業若想永續發展,必須致力于做一個“好企業”,應超越傳統的盈利考量,視自己為社會公民,成為社會進步與和諧發展的推動力量。而超越的前提是從企業文化出發的基本假設,即需要從一開始就思考和回答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辦企業?為誰辦企業?如何辦企業?
今天的泰德是十一年前就設計好的,而未來的泰德也需要今天去設計。
做“好企業”
在企業高速發展的背后,泰德開始思索做“好”一個企業和做一個“好”企業之間的區別。泰德由企業本源出發,即從核心價值觀、使命、愿景出發而“知”,由以“德”為核心的責任文化和責任體系而“行”,藉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而“言”,“好企業”就是“知、行、言”合一的責任企業。
在企業責任認知的問題上,建構一種新型企業責任理念遠比批判和打破陳舊的責任認知論要難得多,但是泰德做到了。泰德認為,企業管理就是責任管理,企業發展就是履行責任。由此,泰德從核心價值觀出發,形成了由員工、客戶、股東、行業、社會五大利益相關者構成的系統的企業責任管理體系。
一種文化——責任文化
泰德致力于做一個責任企業,泰德文化就是責任文化,泰德存在的價值就是致力于為包括員工、客戶、股東、社會在內的利益相關者不斷創造價值。泰德的責任理念和責任體系直接源于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使命和愿景,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泰德責任體系從“德”出發,就是從利益相關者出發,以承擔企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全面責任為己任發展企業。泰德的文化管理、組織管理、 戰略管理 組成泰德企業的總體管理。泰德的責任理念和策略通過“三維一體”管理落地,并通過企業組織的發展和 企業戰略 目標的實現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
一個組織——責任組織
在泰德,企業組織是企業核心價值觀、使命和愿景落地的承載,泰德將責任管理與組織管理有機融合,形成了“一個組織”的責任管理體系。
向董事會負責的文化管理委員會是泰德責任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董事長為企業責任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文化管理部承擔企業責任管理的組織、協調職能,外部專業機構提供支撐;高層管理人員與子公司負責人及下屬部門/機構負責責任行動的實施。結構清晰、權責明確的企業責任管理體系實現了責任管理與組織管理的一體化,企業責任的高效履行具備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