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怎么不來新東方學英語了?”
“唉,老俞,你們新東方只有英語,其實我的孩子在別家(學習 機構)學數學和物理,上午學數學,下午學物理,晚上要到新東方學英語。從那家機構到新東方的教學點很遠,晚上堵車的話開車一個多小時才能到新東方,太浪費時間。雖然他們英語教得不如新東方好,但是我不如就把孩子留在那里學英語。”這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在最近一次演講中公開的他跟朋友的一段對話。
俞敏洪朋友口中的“別家(學習 機構)”,正是前不久在美國紐交所掛牌 上市 的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學而思)。
顯然,新東方有了新的競爭對手,而巧合的是這家競爭對手背后的資本與新東方的投資人也是同一家機構——老虎風投。
2011年10月20日,學而思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當日開盤價14.00美元,收盤報15.00美元,實現首日漲幅50%。在此前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學而思成功融資1.2億美元。
能獲得與新東方同一家投資機構老虎風投的認同,可見學而思的經營模式深得投資人的青睞。從初期奧數輔導班做到上市公司,學而思用了7年。在短短7年時間里,學而思營業收入以每年100%~200%的速度增長,學生人數增加幾百倍,營業收入達到5億元,成為 北京 地區最有口碑的中小學課外輔導學校之一。
不以擴張為己任
學而思海外上市并不孤獨。繼2006年新東方成為第一家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中國內地教育學習 機構以來,學而思成為第二家。不過,學而思上市不足兩個星期,另一家教育學習 機構學大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學大教育)也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一位長期關注教育學習 市場的資深人士對記者透露,中國教育學習 機構爭相在海外上市,表明海外投資者對這一市場非常看好,未來肯定還會有機構陸續在美國上市。由于同質化較為嚴重,因此這類企業規模非常重要,越早上市越會占有先機。
和學大教育相比,學而思謹慎得多。學大教育以爆炸式的增長,迅速在全國布局。雖然付出了巨額運營成本導致連年虧損的代價,但是其代價背后的成果也正在顯現,學大教育在上市之前就已完成全國渠道的布局,管理更趨于穩定和成熟,2010年上半年營收達到7780萬美元,已超2009年全年營收,盈利能力和增長速度強勁。
這對于至今仍主攻北京市場,擴張之路還未全面鋪開的學而思來說,一方面可以解讀為其發展潛力巨大,腳步穩健;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讀為其發展滯后并且由于中國教育市場區隔化明顯,在未來可能承擔一定的運營風險。
與學而思三管齊下的盈利模式(小班教學、智康一對一和網校學習 )相比,學大教育主推一對一教育的方式過于單一。并且,學而思在市場定位上專注于中小學生教育領域的“培優”而不是“補差”,相比語言學習 、職業學習 、 管理學習 ,培優教育還是一個新興的細分行業。學而思成功地在一個極其細分的市場建立起自身的競爭優勢,這一點,學大教育只能望其項背。因此,看似在業務范圍上同質化屬于直接競爭對手的學大教育,對學而思來說并不是最具有威脅力的。
以質取勝,是學而思穩扎穩打的利器。數據顯示,截止8月底,北京市城六區重點中學入學學生超過五成均在學而思學習,北京市重點82%來自學而思學員,其中人大附中實驗班更是85%以上、四中頂尖學員88%以上由學而思學員組成。
用良心去做教育學習
在教育學習 市場上,新東方開了個好頭。它的成功上市及成熟的經營模式,誘發了教育學習 市場快速增長。
經過10年的培育和發展,曾經連市場都稱不上的個人家教、課外輔導班,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膨脹式發展的巨大行業。據艾瑞統計,其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1238億元增長至2009年的189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3.8%,預計到2014年將增長至4472億元。
由于中小學人數龐大、學生地理位置分布廣泛和進入門檻低等原因,中小學教輔市場高度分散,也使得這一領域群雄割據。據艾瑞數據統計,2009年行業排名前十的公司沒有一家營收超過整個課外輔導市場總營收的1%。連課外輔導市場中所占份額最大的學大教育,2009年的營收也只占據整個行業市場份額0.26%,而學而思只占0.24%。顯然,這個市場有太多的空間可以挖掘。
面對新東方等強敵壓境,學而思總裁曹允東并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壓力:“其實這個市場很大,還能容納很多的機構。競爭還遠沒有到白熱化的程度。未來三五年是至關重要的。(幾家公司)IPO之前是春秋時代,現在已經到了前戰國(時代)了,會加速整合的過程,會慢慢的越做越集中。”
一位業內人士的觀察印證了曹允東的觀點:未來10年,碎片狀的教育市場將逐漸聚合為幾個巨頭,現在能夠在教育價值鏈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及時吸引到資本的50家企業占整個市場的80%。
曹允東并不急于邁開擴張的步子:“現在(教育行業)新東方其實是一家獨大的,無人能出其左右。而在中小學教輔市場,包括學大教育在內,幾乎都是和學而思一樣在最近這六七年才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因此未來三五年正是我們拼誰能把教學質量抓得更好的時候。”
即使學而思已經上市,曹允東仍然要求它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他多次強調:“對于任何教育企業,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無論是掙錢還是做其他任何事情,最根本的還是保持教學質量,而這一點主要還是靠老師和教材來保證。”
為了實現自身的目標,上市之后所獲融資用途顯得頗為重要。曹允東介紹,在未來幾年,學而思將建設一個全國性學習 中心,讓老師有更多的機會得到訓練,從而更加專業;一部分錢用于擴大學習和服務中心網絡,投入更先進的電子化教學設備,使教學更有效果;在教材研發上,無論考試也好、考級也好,針對性更強,讓學生學起來更有成效。
在曹允東看來,做企業先做強還是先做大這個爭議,在教育行業里的答案,毫無疑問應該是先做強,后做大。就如同學而思最初的起步,一個只有幾十人的奧數學習 班,由于優異的教學成績在學生的口碑相傳下,成就了今天的學而思。
“干教育是個良心活。教育企業的價值是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理想,教他們做人,教他們知識,他們有好的成績、好的結果,這才是(教育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曹允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