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 幾乎只擁有一種款式的iphone,銷售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新興市場中,隨著新一代iphone4的推出,人們追捧的浪潮更加瘋狂。如果在10月份到 北京 三里屯village的蘋果專賣店轉一圈,你就會發現那幾乎是一場攻城戰。一邊是因賣斷貨而店門緊閉,而另一邊門外面排隊的人群卻熱情高漲、毫無去意。在市場的另一邊,靜靜的等待在櫥窗里的是諾基亞的上千款手機。今年10月初,蘋果公司超越微軟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值的科技企業。
自從蘋果公司在2007年1月推出iPhone以來,諾基亞的銷售業績和市場份額連年萎縮(三季度市場占有率只有32.4%),其股價也下跌了47%。評論認為,諾基亞在高端機市場顯然已經落后,在中低端市場中也面臨三星等競爭者的挑戰。
擁有上千款式的諾基亞沒能滿足的欲望,卻被一款蘋果手機緊緊的抓住了。其實,蘋果并不是諾基亞的第一個挑戰者。若干年前,另一種“水果”——黑莓,更早建立了自己的領地,和傳統意義上的手機不同,黑莓手機的核心技術在于一套通過手機可以登錄互聯網發送郵件的系統。“9·11”恐怖襲擊事件為黑莓提供了崛起的良機。當時常規的手機線路已經完全中斷,而黑莓的Mobitex文字通信網絡卻依然運轉良好。故事告訴我們,在手機互聯網時代里,如果你哪怕致力于滿足人們某一項重要的基本需求,你也可能獲得無限的成功。
在這方面蘋果或許會走的更遠。作為以消費娛樂為代表的手機,蘋果的“鮮美”無人能比。在酷炫的外殼下面,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它為它的使用者上網沖浪提供了方便,觸摸屏和按鈕操作系統能夠保證你只用一個觸摸點擊動作就能夠連上互聯網并且在網上做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或許是查水電費,或許是聯網游戲。和用9格子的鍵盤笨拙的敲擊復雜的網址相比,這是怎樣輕松的體驗啊?相比之下,諾基亞的設計者們或許真的想錯了。手機的硬件決定了人們在手機互聯網上的行為目的性更強。也就是說他們用手機上網做盡量簡單而且必要的事情。他在打開手機上網之前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打開手機、上網、完成它。蘋果手機就為人們這些需求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哪怕是完全不懂得用臺式機上網和打開IE登錄門戶網站的使用者,買了iphone之后也能迅速學會如何在網絡上用手機查看股票行情或者玩游戲。在智能手機的領域蘋果(或許還有黑莓)已經占據了先機。
隨機讀管理故事:《盲人過橋》
有個盲人經過一條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橋,從橋上摔下,兩手抓住了橋欄。他戰戰兢兢地抓緊欄桿,自己估計松手后肯定會掉進深淵里。過路人告訴他:“別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緊抓著欄桿高聲呼叫。時間長了,手上累得沒力氣了,一松手就落到橋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來,說:“嗨!早知道橋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讓自己受這么長時間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這個盲人是有些夸張,但企業管理中常常會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寧可把下面想的恐怖點,預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這個是危險的,所謂的憂患意識,要把問題想得更加復雜點,把問題想得更加困難點,這從某種角度而言沒有錯,但對企業戰略來說是存在問題。
企業戰略過程中對于未來預估,往往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某種預估將會對當下的行為發生扭曲,企業會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無謂的因素上。寧可想得復雜點,不要想得太容易,這種思維其實是掉以輕心的反面,中國人有句話叫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其實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從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業管理中,若沒有這種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會事倍功半,當然有這種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鵝現象在當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論與模式如此之多的當下,企業著眼于當下的未來預估,將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核心要解決的問題。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