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稅籌劃決不僅是財務的事情,它應該更多的是董事長、總經理的事情。納稅籌劃要站在戰略的層面來做。”近日,在培華集團舉辦的《新稅法下企業納稅籌劃與稽查應對實戰研修班》的課堂上,多位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榜的私人財稅顧問實戰專家李明俊老師來到浙江杭州表示。
企業經常誤用的七種偷稅方法
偷稅是犯法的事情,稅收籌劃是在法律不禁止的條件下進行的體統運作。作為一定要明確經常誤用的七種偷稅方法:第一,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資金體外循環。在賬冊上不留下任何線索。第二,不作收入,直接沖減成本、費用。第三,不作收入,長期掛往來賬戶。第四,收入直接計入稅后利潤。分解收入。第五,把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等相互混淆,轉移人員視線。第六,多結轉成本或收入未實現時提前結轉成本。第七,虛假發票等都是觸犯了國際法律準繩的。以上手段是不能使用的,用了就是偷稅。
籌劃是在充分的了解到國際的法律制度的條件下,為降低企業成本的而設計的,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它是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常用分為節稅籌劃、避稅籌劃、轉嫁籌劃、推遲納稅時間、歸整納稅人帳目,實現涉稅零風險,使納稅人心境坦然(日常稽查、專項稽查與舉報稽查)等大方向。
利用稅率、稅基的差異納稅籌劃
籌劃中常用的稅基、稅率改變法,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利用稅率、稅基的差異而直接節減稅收的籌劃技術。一般有三種,利用稅收空間和不足、地區稅收差異、優惠政策等。
有一家中國某紡織品公司出口手套遇美國反傾銷,加收關稅到100%,經研究發現:美國進口紡織殘次品稅率低至5%。于是不包裝,先從一海關報關進口成捆左手手套,過段時間,再從另一海品報關進口成捆右手手套。這家企業就是利用立法空白:對成雙手套征收高稅,未對單只手套加以規定。
現在在我國的經濟特區、浦東特區、保稅區、西部大開發地區,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
利用免稅優惠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納稅人成為免稅人,或使納稅人從事免稅活動的納稅籌劃技術。如銷售避孕藥品和用具、古舊圖書等免征增值稅;如幼兒園、養老院等免征營業稅;又如在保稅區內經營免稅。
三個層面和三句箴言
籌劃的三個層次:戰略層次的納稅籌劃、面的納稅籌劃、理財層面的納稅籌劃。作為老總應站在戰略的層次,作為各部門的者應站在經營的層面,而最后才是財務人員站在理財層面來納稅籌劃。
最后,李老師送了三句話給學員,第一,做籌劃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決不能抵觸到國家的法律,做法律不禁止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做法律允許的事情。第二是,化有形為無形。企業應盡力把很多有形的能估量的產品、、之類的東西,轉化為技術發明、專利、、咨詢費、研發等無形的難以估量的稅種。第三是,事前籌劃是最高明的籌劃。事情籌劃是能把整個籌劃的系統給清楚的描繪出來,系統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