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 金融市場與投資組合、企業集團全面預算戰略與管控、財務分析與決策 提供專業企業內訓,政府培訓。 13439064501 陳老師
      2024年11月15日    謝志華? 董 青? 謝昊宇 財務研究,2023,(1)     
    推薦學習: 國學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飲,終身受益。承載先賢之智,得大師親傳。歡迎走進“遍天下桃李萬人,當代國學之塾”《中國國學百家講堂與智慧傳承班》,校友報名學費優惠26800元 人包含(參禪、問道、朝圣三次游學)中國國學百家講堂特惠報名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務院國資委提出中央企業要加快司庫體系建設,這對于企業防范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司庫體系建設由來已久,在數字技術條件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至今,司庫的本質和特征是什么,司庫采取怎樣的形式才能有效運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一、司庫的本質和特征


    現代意義上的司庫可追溯至二戰后,成型在20世紀70年代,成熟于20世紀90年代。司庫管理被通用、殼牌、英國石油、西門子、三菱等跨國企業集團普遍采用,在企業集團設置了與會計部門平行的司庫部門。司庫建立資金池,進行垂直化統一管理,并借助銀行高效的直連系統運行。我國企業的司庫管理源起于20世紀80年代,1988年工商銀行推出網絡結算服務;2003年建設銀行為通用電氣公司建設了在華現金管理服務項目;2004年東風汽車公司實施了國內第一個資金集中管控的司庫管理建設項目;2004年底中國石油要求境外資金賬戶信息歸集,2007年開始對境外資金進行歸集和管理,2008年對境內的外匯資金進行統一集中管理,2009年開始大司庫體系建設,這一體系包括營運資金、結算、理財、風險管理和決策支持5個方面。2022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關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司庫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的意見》,要求通過司庫體系的建設實現建系統、管資金與控風險,業務與財務,制度體系、管理機制與信息系統的統一,這表明司庫建設的內容及其所要發揮的作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展。

    企業集團的司庫建設及其有效運轉,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資金成本、控制了資金風險、拓寬了投融資渠道,促進了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的實現(宋曉繽等,2022)。國內外司庫的發展有著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司庫的職能定位和運行模式并不相同;同一個企業集團,在不同發展階段,會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選擇不同的司庫形式;在同一個階段,不同的企業集團,也會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司庫形式。理論界和實務界根據司庫的歷史發展和實踐,從不同視角對司庫的本質及其運行模式進行了探索,歸結起來有四種不同視角的司庫。

    (一)現金視角司庫

    現金視角司庫是企業集團對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現金資源以現金池、外匯池等形式進行集中、調配和監管,以防范現金使用風險、提高現金使用效率的現金管理體系(宋曉繽等,2022)。國內外早期的司庫大都具有這一特征,現實中的一些小型企業集團和初始建設司庫的大型企業集團也大都將司庫管理的重點集中在現金資源上(杜勝利,2005)。之所以這樣,一是由于伴隨著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業務活動的進行,必然產生現金流入流出;二是由于現金也成為開展業務活動的前提,任何業務活動離開現金的支持就難以進行;三是傳統的會計核算必然涉及到報賬和結算,這也自然地與現金流入流出直接相關,會計核算不僅能提供現金流入流出的信息,而且通過報賬和結算對現金流入流出進行必要的控制。現金視角司庫的特征是:

    1.將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現金作為管理對象,而不是對某一企業的現金進行管理,后者屬于各個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的管理對象。

    2.接受企業集團的委托,對企業集團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現金進行集中、調配和監管,而不是受企業集團某一成員企業的委托管理其現金。

    3.通過企業集團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現金的集中、調配和監管,以獲得協同效應。不僅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而且避免和防范現金收支風險,包括合規風險、收支不平衡風險。

    可見,現金視角司庫是針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現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的系統,它并不像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只是對所在企業的現金進行管理。

    (二)資金視角司庫

    資金視角司庫是指企業集團對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資金資源(包含現金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監管,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使用資本、規避和防范資金使用風險的管理體系(方芳,2021)。資金與現金的內涵和外延并不相同,現金是指可供企業支配使用的法定貨幣,它作為交換媒介可以在流通中隨時使用,用來購買商品、貨物、勞務或償還債務,是企業中流通性最強的資產;資金則是企業為進行業務活動所擁有的財產物質的貨幣表現,相比現金更具有抽象性。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資金的這種抽象性與信息的虛擬性高度融合,可以通過信息實現資金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無論內涵和外延,資金與現金都不相同,資金包括現金或者貨幣資金,也包括企業擁有的所有非現金資產,這點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一方就可窺見一斑;資產是由企業籌資而形成的,是對資金的占用,而籌資則是資金的來源,有資金占用就有資金來源。資金視角司庫的一般形態主要是內部銀行和內部結算中心,這種類型的司庫不僅要對企業集團的現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也要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現金以外的其他資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正因為這樣,資金視角的司庫在管理的內容范圍上大大擴展,相應管理的目的也隨之增加。資金視角司庫的特點是:

    1.管理對象已經從企業集團的全部現金擴展到全部資金。現金只是資金的一個較小的組成部分。

    2.資金視角司庫已從現金流入和流出擴展到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有來源就必有去向,去向就是占用,資金視角的司庫管理范圍不僅涉及到資產一方的貨幣資金和其他非現金資產,而且涉及與此對應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也就是司庫管理涉及到資產負債表的主要項目。事實上,資金視角司庫的現金集中一般是通過內部銀行和內部結算中心進行的。除了現金集中外,還涉及到內部資金往來、內部結算、內部借貸及其信用管理等事項。

    3.資金視角司庫通過對資金的集中、配置、使用以及利用資金預算對資金運動過程進行管控,不僅要防止和避免資金運動過程中的合規性風險,也要防止資金運動低效運轉的風險。最終目的就是要保證企業集團的資金運動能夠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并為持續的價值增值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不難看出,資金視角司庫是針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資金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的系統,同樣,它著眼的是企業集團資金的整體,而不是單一企業的資金。

    (三)財務視角司庫

    財務視角司庫是指對集團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財務資源(包含資金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管控,以提高資金運營效率、規避和防范資金風險,并且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的管理體系(謝志華和胡鷹,2022)。財務視角司庫相較于資金視角司庫有以下不同:

    1.財務視角司庫集中統一管理的內容不只限于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資金,而是既包括現金及流動性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也包括資金戰略規劃、金融資產處置、利率匯率風險管理、投融資管理、金融機構關系管理以及決策支持和信息管理。我國實踐中具有代表性的中石油集團的司庫管理,就包含上述基本內容。這些內容顯然與傳統的財務管理部門的管理內容直接相關,正由于這一特征,將其稱為財務視角司庫(劉躍珍,2022)。具體而言,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的傳統內容包括財務預測與規劃、投資管理、籌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另一方面,財務管理也必須要處理各種財務關系,涉及外部各相關利益主體特別是金融主體的關系。必須明確所有這些都是站在企業集團的整體視角所進行的管理活動,與每個企業的財務部門所進行的管理并不相同。

    2.財務視角司庫強調構建信息系統。財務視角司庫要求司庫管理系統與企業集團內部的財務、業務等信息化系統無縫銜接,同時也要與外部金融信息系統和監管機構信息系統銜接,也就是要構造一個與企業集團財務資源相關的業財信息、內外信息融合的信息系統(王竹泉等,2022)。在經營規模巨大、經營結構復雜的條件下,企業集團要實現財務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離不開高度整合的信息系統。

    3.財務視角司庫所提供的信息強調業財信息一體化。傳統上,會計信息或者說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相分離,導致司庫財務資源的集中、配置和使用與業務相脫節。通過財務視角司庫要盡可能實現業財信息一體化,意味著這種司庫需要將財務資源的管控與業務活動進行盡可能的銜接。過去技術條件不足,難以實現兩者的融合,而新技術的運用使財務視角司庫更加強化了財務資源與業務活動的關聯性,這種關聯性不僅表現在財務的服務上,也表現在財務的管控上。前者是要滿足業務對財務資源的合理有效需求,后者是要通過財務資源的集中統一調配和管控,避免和防止業務活動的合規風險和經營風險。

    4.財務視角司庫強調內外財務資源的融合,這意味著財務視角司庫需要將企業集團內部財務資源的管控與外部的相關利益方進行有效的協調融合。任何企業或企業集團的財務資源都不是孤立運行的,從籌資的視角看,企業或企業集團資金最終都是來源于外部投資人和債權人,但從投資的視角看,卻有內部投資和外部投資的區別,即企業自身占用資金和外部占用資金的區別。外部投資和外部占用資金,將導致企業在資金運動過程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形成相互聯系。司庫管理有必要將其納入企業集團的整個財務資源管理全過程,實現提高財務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資源使用風險和創造價值的目標。

    5.財務視角司庫強調要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表明這一司庫不僅僅只是被動地按照企業集團的要求進行資金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以提高財務資源使用效率,避免和防范財務風險;而是要通過這一過程,實現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的目標(謝志華和胡鷹,2022)。

    綜上所述,財務視角司庫在管理內容上由現金、資金向財務資源拓展,在管理范圍上由內部向外部延伸,在管理目的上由集中統一監管向為戰略提供支撐服務提升。

    必須明確的是,作為企業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與作為財務視角的司庫并不相同:一是作為企業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是一個分工的專業部門,而司庫則是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協調部門,司庫所發揮的作用是資源的協同整合,而不是財務的專業管理。作為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在每一個企業都要設置,而司庫只是設置在企業集團本部。二是作為企業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通過分工的專業管理提高效率,而司庫是通過資源的協同整合提高效率。這正是司庫形成后并沒有替代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也沒有代替司庫的根本原因。

    但是,現實的財務視角司庫職能的設置是與傳統的、作為企業職能管理的財務相關的,這種定位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財務視角司庫只是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包括現金、資金等的財務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而無法實現對整個企業的金融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原因在于,作為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所管理的財務資源,并不能涵蓋全部金融資源,有的企業集團在其內部不僅設有財務部門,也設有證券部門、資本運營部門或者投資部門,財務部門自身并不能對這些部門進行管理,與此相應的財務視角司庫也難以實現對所有金融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更進一步說,現實中一些企業集團的司庫與財務公司和財務共享中心的職責邊界不清,導致之間的協調成為突出問題。一方面,司庫業務與財務公司和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范圍存在交叉重復(佟巖等,2022);另一方面,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其業務范圍也不具備完整性,而是要借助其他主體的業務才能使自身業務能夠順利進行。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是要明確司庫的本質,并以此為基礎確定司庫的業務邊界,將其與財務公司和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邊界進行清晰地界定。

    事實上,財務公司是在企業集團從事理財的專業機構,是獨立的法人,它為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提供專業的理財服務;財務共享中心是為企業集團提供財務共享服務的專業機構,它為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提供專業的會計核算、報賬和結賬等信息服務;與此不同,財務視角司庫則是要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可見,前兩者都是企業集團內獨立的專業機構,它們要為企業集團本身及其成員企業提供專業服務。而財務視角司庫則是面對整個企業集團的財務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的整合機構,它并不直接服務于企業集團本部以及每個成員企業,相關的業務則是由作為職能管理的財務部門進行。財務視角司庫在進行財務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已有的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平臺實現其職能;也可以利用財務公司的專業經營對全企業集團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如通過在財務公司設立賬號實現現金等財務資源的集中,通過財務公司進行企業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財務資源的調配,通過財務公司的投融資活動實現企業集團資金的余缺動態平衡等。

    其二,財務視角司庫的財務是以傳統的職能部門的財務管理為出發點的,財務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也往往受此影響而局限在財務管理的職能范圍內(佟巖等,2022)。由于財務部門是內部分工的專業部門,行使財務管理的專業職能,這就使得財務視角司庫的作用難以得到全面、充分地發揮。實際上,財務視角司庫是面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所有的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它顯然不是專業分工的結果,恰恰是對專業分工進行有效的整合協同。

    在財務視角司庫中,提到了要發揮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的作用,不可否認這種作用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司庫體系對企業集團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必然會有助于促進企業集團戰略的實現;通過司庫體系對企業集團財務資源使用過程的監管,為企業集團戰略的實現保駕護航;通過司庫體系的業務運行,可以為企業集團的運行和發展提供咨詢。必須要說明的是,企業集團及其各成員企業設置的任何部門或者機構,都不可能不與企業戰略的實現相聯系,既然如此,他們對戰略都會有支撐作用。因此,財務視角司庫對企業集團戰略的支撐,是以司庫業務為基礎的,沒必要過分放大司庫的這種作用。

    總體上說,財務視角司庫是針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財務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的系統,同樣,它著眼于企業集團財務資源的整體,而不是單一企業的財務資源。但是,財務視角司庫是以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財務部門為依托,并為其提供服務,從而導致財務視角司庫所集中、配置和使用的財務資源處于相對狹窄的范圍。

    (四)金融視角司庫

    金融視角司庫是指企業集團對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金融資源(包含財務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監管,以規避和防范金融風險,提高金融運行效率,有效支撐企業集團發展的管理體系。如上所述,財務視角司庫是以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財務資源為基礎的,并不能完全涵蓋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金融資源,不能涵蓋企業集團與金融業務有關的所有主體,如一些大型企業集團中就包含有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基金等各種金融主體及其所擁有的金融資源。

    實際上,在已有的研究中,已經涉及到金融視角的司庫。有觀點認為,司庫是以信息系統為平臺,集中和配置企業集團金融資源,預期并控制金融風險,協調與金融機構的關系,為實現企業集團戰略目標服務的管理體系(劉躍珍,2022)。在國外,公司制企業尤其是集團化公司的財務,也被稱為公司金融。公司金融是微觀金融,是與宏觀金融相對應的。在宏觀層面產業可以區分為實體產業和金融產業,實體產業提供實物商品和服務,金融產業提供貨幣及其貨幣的衍生物,由此相應就形成了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在商品市場中交易的是實物商品和服務,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是貨幣及其貨幣的衍生物(如股票、債券和票據等)。整體而言,金融產業是為實體產業提供服務,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交易也是要為實體產業的資源配置提供服務。當然,一旦金融市場作為獨立的市場得以存在和運行,其本身也有自身的運行體系和運行規律,也會產生金融市場風險,為此要對這種風險進行監管。

    在微觀層面,公司制的企業尤其是集團化的公司其經營活動相應可以區分為實體業務和金融業務,實體業務就是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業務,金融業務既有為實體業務提供各種資金的業務,也有獨立的金融業務。當企業規模較小時,企業內部的金融產品主要是貨幣,一方面,在公司規模較小時,在公司內部既沒有形成統一金融體系的基礎,也沒有這種必要;另一方面,公司也需要對貨幣資金進行管控,同時通過這種管控促進實體業務的發展。當公司規模不斷擴大而出現企業集團時,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既有決定其發展的實體業務體系,也形成了為實體業務服務的金融體系,這一體系也可以獨立運營。企業集團的金融體系不僅涉及企業集團每一個成員企業本身,也涉及到企業集團及其各個成員企業之間,最終還與外部的金融市場形成不可分割的互動關系。早期有人把企業集團內部的這種金融體系稱之為內部資本市場,但由于資本市場只是金融市場的一個組成要素,不能包括企業集團金融體系的全部內容,所以筆者認為應進一步演化為內部金融市場。

    司庫的發展,表面上看是與財務職能相關,甚至有的企業集團是通過在財務部門內設立相關的部門進行運作,但實質上司庫與企業集團金融體系的構建密切相關。這就意味著在企業集團內部一方面是由進行實體業務的所有主體所形成的生產經營體系,另一方面是由進行金融業務的所有主體所形成的金融體系。在司庫發展的初期,由于小規模企業內部的金融業務相對簡單以及信息技術的不發達,沒有形成金融體系。早期,我國企業所采用的典型形式就是現金統收統支體系和撥付備用金體系,這種體系并沒有依賴信息技術所提供的信息支持,相反是通過這一體系獲取相關信息,消除信息不對稱;伴隨著企業集團的出現,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所形成的信息體系,企業集團的金融業務不斷豐富,新技術也為金融業務的展開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企業集團紛紛采用內部銀行和內部結算中心等體系行使司庫職能,以至發展成金融視角司庫體系。金融視角司庫的特征有:

    1.金融視角司庫是以企業集團的整個金融資源為對象的,通過將企業集團的全部金融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使金融資源運用的整體效率最大、風險最小。企業集團的金融資源除了現金之外,還包括有價證券、信貸資產、保險資產、應收款項等各種金融資產,也包括長短期借款、應付債券、應付款項、吸收存款、擔保等各種金融負債。在進行這些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管理中必然涉及到信用評級、銀行關系、客戶關系等影響融資成本和金融市場投資收益的資源,也屬于司庫集中統一管理的內容。從理論上說,企業集團為了進行業務活動必須要具備實體資源和金融資源,司庫就是要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全部金融資源進行集中統一管理。

    2.金融視角司庫是企業集團的金融交易平臺,它是內部金融市場能夠運營的基礎。這類似于證券市場必須要有證券交易所這一交易平臺。金融視角司庫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實現金融資源的集中統一管理,為此必須要設立統一的內部金融市場,將企業集團自身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金融資源納入這一市場,企業集團內部的所有金融主體和金融資源能夠通過這一平臺進行金融交易。

    3.金融視角司庫是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所有的金融資源都可以以虛擬信息的方式而存在和運行,企業集團的所有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必然要依托信息平臺的運行得以實現(佟巖等,2022)。或者從根本上說,金融視角司庫的信息平臺就是金融交易平臺本身。金融視角司庫進行企業集團所有金融資源的集中,實際上就是要將相關信息資源進行集成;對金融資源的配置就是要通過信息將相關資源配置到相應的主體和業務上;對金融資源的使用就是要通過信息完成金融資源的交易;對金融資源的監管就是通過金融資源運行過程的信息,分析判斷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預防和規避。為此,金融視角司庫必須構建自身完整的信息體系,搭建自身的信息平臺。這一平臺必須要集成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金融資源供給的信息,也要集成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金融資源需求的信息;再者,供求雙方的交易也必須要在這一平臺進行,并形成相應的交易信息;最后,與外部相關利益主體特別是金融主體的交易行為和關系協調也必須通過這一平臺來進行。從這個意義出發,金融視角司庫實際上是一個虛擬的信息平臺,正是通過構建這個信息平臺,并對平臺中的信息進行管理,實現司庫的目標。

    可見,現代意義的司庫是要對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所有金融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滿足這一要求就必須要構建企業集團內部金融市場、構造交易平臺,通過信息化得以實現。至于企業集團本部以及每個成員企業的金融資源的管理,則屬于公司理財或者公司金融的范疇,由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管理。

    總之,司庫管控的對象經歷了現金、資金、財務到金融資源的發展過程;司庫實現的目標則經歷了相關資源的集中管控到配置、使用和監管的變遷;司庫管控的范圍經歷了內部到內外部融合;司庫的作用也經歷了集中統一管控到提供相應咨詢的拓展。




    二、司庫的運行模式


    既然司庫是企業集團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的統一平臺,采取怎樣的運行模式才能充分實現其設立目的?

    (一)分權不分散,集中不集權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微觀組織的巨型化、面臨環境的多變化,分權成為了組織結構變化的趨勢。大型企業集團通常采取分權管理的模式,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采用,組織架構逐漸趨于扁平化,集團總部會將更多的權力下放至生產經營業務的第一線。伴隨著企業集團的扁平化和權力的下放,企業集團很容易產生的問題之一就是分散的問題,表現在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行為難以一致,以及其資源的利用難以整合。企業集團通常通過強化戰略管控以實現成員企業行為的協調一致,同時通過司庫等形式以實現各種資源的共享共用。但是,在進行資源集中配置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由于資源的集中和再配置使用,使得成員企業自身的權利被侵蝕,這顯然是不符合組織變化趨勢的。更有甚者,由于成員企業的權力被收縮,但其責任并沒有調整,造成各成員企業的權責不對等,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司庫在進行金融資源集中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要避免過度集權。

    總的來說,組織變遷的趨勢是由集權向分權轉變,由分散向集中轉變,最終要實現分權而不分散,集中而不集權。司庫作為企業集團金融資源有效集中的實現形式,就是要實現企業集團在分權管理模式下資源的統一配置和使用,企業集團成員企業都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公司法人,擁有公司法所賦予的特定權利和義務,其權利義務邊界不僅要明確,而且也不得被侵犯。企業集團既要實現對成員企業的金融資源集中配置和使用,又不能侵蝕其基本權利,就必須要做到集中而不集權。這里的關鍵是要確保成員企業權利義務的對稱,在資源集中配置和使用的過程中,相應的決策權要歸屬于成員企業,所形成的利益也要由成員企業分享。實際上,司庫在進行金融資源的集中過程中,不應該也沒有必要侵蝕各成員企業對其自身資源的使用權,而應該是通過將成員企業金融資源的集中利用,實現價值共生,進而價值共享。成員企業正是由于這種利益共享而愿意進行金融資源的集中。在企業集團通過司庫進行現金的集中統一利用時,如果集團規定只有經批準后成員企業才可以使用被集中統一的現金,或者限制成員企業使用現金的用途或規模,這就是通過現金集中也進行了集權,侵蝕了成員企業的基本權利;如果集團將成員企業的現金調配給其他企業使用,是成員企業愿意讓渡(通過協商約定讓渡的規模、讓渡的時間、讓渡的資金成本和讓渡的其他約束條款)所致,不會影響成員企業的業務活動,并且,成員企業通過這種讓渡而獲得的利息收入比自身存入金融機構更高,這就是價值共生所帶來價值共享。這樣既確保了成員企業的權力和利益的實現,又使得企業集團通過司庫的現金集中統一使用得以實現,這就是集中而不集權。司庫是企業集團金融資源的集中平臺,通過這一平臺所進行的集中,才能實現統一配置、使用和監管,從而形成集中效應,并帶來共享收益。

    (二)內部資源共享,外部行為協同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共享經濟,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通過以新技術為基礎形成的網絡信息平臺,使各種經濟資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盡可能減少資源的低效使用、閑置和浪費。共享經濟一方面通過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共生價值,另一方面在資源共享者之間,合理有效地分享共生價值(謝志華等,2022)。企業集團因其規模巨大、運行復雜,必然也存在低效使用、閑置和浪費等問題的可能。資源使用低效是資源沒有配置到發揮最大效益的主體或者領域;資源閑置是資源沒有配置到需要其的主體或者領域;資源浪費則是使用該資源的主體或者領域沒有帶來應有的價值,而是被損失掉。這三種情形是針對企業集團中的特定主體或者特等領域而言的,如果通過司庫將相應的資源進行集中,而在全企業集團進行配置使用,就可能使得低效利用的資源轉換成高效利用的資源,使閑置的資源能夠被利用起來,使浪費的資源轉換為有用的資源。

    共享經濟的另一特征是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實現分工協同。任何經濟都是以分工為基礎的,分工越細協同越重要。每一個經濟內部的分工效率都最大化但各分工主體之間的協同不到位,也會導致整體效率下降,甚至導致各分工主體的分工效率下降。企業集團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化,每個成員企業又都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使得企業集團的協同難度加大,這不利于協同效應的提升。企業集團通過司庫將全部金融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就可以大大提高整個企業集團分工基礎上的協同效應。所以,企業集團的司庫既是全集團內部金融資源的共享平臺,也能通過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更好地實現集團內部分工基礎上的協同效應。

    企業集團的司庫不僅要將企業內部的金融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而且也要實現內部金融資源與外部金融資源的互補。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金融資源在實行集中統一后,企業集團就必須以整體的方式與外部金融資源進行對接。如果沒有企業集團建立司庫,而是由企業集團及其各成員企業各自與外部金融資源進行對接,就不能使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成為一致行動人,相對于外部金融資源提供者形成競爭優勢,甚至可能會出現互相拆臺和比拼等后果;同時,由于各個成員企業單獨與外部金融資源進行對接,無法判斷企業集團內部金融資源是否能夠共享、共享的數量是多少,最終使得內部金融資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企業集團必須通過構建統一的司庫平臺,協調企業集團及其各成員企業的行為,與外部金融資源提供主體形成討價還價的競爭力,實現內外部金融資源總量和結構的互補,使金融資源的整體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張慶龍等,2022)。

    可見,企業集團司庫不僅著眼于內部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也需要統籌企業集團的成員企業的行為,實現內外部金融資源的總量和結構的有效銜接。而作為企業職能管理的財務則不同,其主要是對企業本身的金融資源進行管理。

    (三)形成平等地位,模擬市場交易

    在宏觀經濟運行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企業集團也需要發揮市場在內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科斯認為,企業之所以替代市場是因為可以降低市場的交易費用,企業可以用行政的方式在內部配置資源(Coase,1937)。這主要形成于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的背景,隨著企業集團特別是超大型企業集團的出現,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的多元化程度不斷增加,企業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日趨復雜和緊密,資源配置的難度日益提升,依靠企業內部行政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會影響效率的提高(張慶龍等,2022)。企業集團就需要在其內部模擬市場,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內部資源配置,又使得市場回歸企業集團內部。從理論和實踐來看,司庫本身就是作為企業集團內部金融資源交易的平臺,以引進市場機制,發揮市場作用。

    但現實中,一旦企業集團設立司庫,因司庫設立于集團總部,往往就具有某種代表企業集團進行金融資源管控的行政職權,進而導致其與企業集團的成員企業之間地位的不平等。實際上,企業集團各成員企業都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法人主體,其金融資源是否通過司庫進行集中應取決于其自身的意愿,金融資源配置使用后所獲得的收益也必須被分享,這才符合各成員企業是一個權利義務的法人主體的屬性。企業集團司庫不能、也不應該對此進行改變。加之企業集團司庫是一個模擬市場的金融資源交易平臺,作為平臺運營主體,與平臺上各交易主體的關系是一種市場平等關系,這類似于證券交易所與參與業務的企業之間的關系。除了企業集團司庫與成員企業之間在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和使用上處于平等的地位,企業集團本部與成員企業之間、成員企業與成員企業之間、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與外部金融主體之間也處于平等的地位。這里并沒有否認企業集團對其成員企業的領導地位,而只是就各自金融資源的交易而言,必須要以平等的地位進行公平的交易,這樣才能維護各自作為獨立法人的權利義務的完整性。司庫搭建交易平臺,集中和配置金融資源,必然要收取相關費用;使用司庫所配置的企業集團本部及其成員企業所提供的金融資源,必然要支付費用;為司庫提供金融資源的企業集團本部及其成員企業,必然要獲得收益;當司庫與外部金融主體發生相關交易時,也必須要按照市場法則,或者支付費用、或者取得收入。

    通過司庫進行企業集團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可以降低整個集團的金融資源使用成本,提高金融資源使用的收益和效率(方芳,2021)。正因為此,對于參與司庫平臺金融資源交易的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而言,提供金融資源的一方,其收益應高于外部市場平均收益水平,而使用金融資源的一方,其費用應低于外部市場平均費用水平,同時,司庫本身也可以獲得維持平臺運轉的相應收入,這正是司庫設立的三種價值所在。所以,司庫作為模擬市場運行的金融交易平臺,其交易價格并不是與外部市場完全相同的,而是由司庫通過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實現價值共生后形成的價格。只有通過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司庫以平等的地位相互討價還價,實現價值分享,司庫的設立才有真正的價值基礎。

    (四)運用新型技術,搭建信息平臺

    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是以信息體系的構建為基礎,只有實現信息的一體化,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才有實現的可能。從結果上看,資源的配置是針對被配置的資源本身而言的,但從實質上看,資源的配置是有關資源的供給總量、結構與需求總量、結構相匹配的決策,這顯然是以信息為基礎的。從這個意義出發,資源集中配置使用的關鍵,是要構建一個與此相關的信息體系、搭建一個共享信息平臺(劉躍珍,2022)。平臺經濟、共享經濟都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的,“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的使用,使得信息共享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信息平臺的建設不僅在宏觀經濟中,也在微觀企業中迅速而蓬勃地發展。早期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社會,信息體系極不發達;到了商品經濟社會,通過實物商品市場的運作,初步構造了信息體系,商品市場交易的廣度和深度由實物商品市場信息體系的能力所決定;到了金融經濟社會,早期店頭市場(又叫柜臺交易市場)的設立,實際上是為了構造信息體系,而到了今天,發達的證券市場之所以能夠將交易的范圍推向全球,將交易的品種無限增加,就是因為新技術為其提供了高效運轉的信息體系,是信息體系的能力決定了證券市場交易的效率。在企業集團層面,內部金融資源的規模日趨巨大、種類不斷衍生,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為了提高金融資源的利用效率,就需要構建金融交易平臺,對金融資源進行集中配置使用。金融交易平臺的構建和運轉,離不開以新技術為基礎而建立的信息體系。

    為了建立這一信息體系,必須要按照司庫的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的職能進行組織與流程再造(張瑞君和孫寅,2012)。一方面,通過再造,實現行為規范化、流程標準化、制度統一化,從而夯實司庫信息體系的基礎。如,司庫采取怎樣的流程從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集中金融資源;集中后的金融資源以怎樣的流程進行配置;金融資源的使用主體依據怎樣的規則使用;司庫按照怎樣的流程和方式監督金融資源使用主體的行為和資源的使用過程;企業集團建立怎樣的資源共享、價值共生的市場議價機制等。另一方面,通過再造,實現支撐司庫運作的信息體系與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信息體系融合,以及與外部利益相關主體特別是金融機構的信息體系鏈接。如,司庫進行金融資源的集中時,如何實現提供金融資源主體的信息與司庫集中資源信息的無縫銜接(包括提供與接受的信息,以及相應核算信息的銜接);司庫進行金融資源配置時,如何實現司庫配置金融資源的信息與獲取金融資源主體的信息整合(包括配置與獲取的信息,以及相應核算信息的銜接);如何實現與進行專業理財的財務公司等金融主體(司庫資金冗余時,委托理財;司庫資金短缺時,委托融資)和進行會計核算的財務共享中心(司庫業務發生后的會計賬務處理與結算)信息的整合;如何實現金融資源獲取主體使用金融資源過程和結果的信息與司庫監督的一體化;如何將外部金融主體的信息平臺與司庫信息平臺進行融合。現實中,不少企業集團直接利用銀行的信息平臺作為司庫平臺建設的基礎,并實現兩者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在銀行開戶實行收支兩條線,收支賬號都分別設置總賬賬號與分賬賬號,就是其重要實現形式之一)。

    從技術的視角看,司庫構建信息平臺,實際上就是在構建金融資源交易平臺,這是由金融資源的屬性所決定的。金融資源的根本屬性是虛擬性,現代的各類金融資源并不需要以某種實物形式而存在,金融資源的交易也不依賴實物交換。無論金融資源的存量、金融資源的流動過程、金融資源的交易及其結果,都以信息的方式反映,金融資源實物并不一定要存在其中。正是因為金融資源的虛擬性,就可以通過信息的方式反映金融資源的存量、交易、變化及其結果(也就是金融資源運行的全過程)。所以,金融資源信息平臺的構建只要能充分反映金融資源的本質屬性及其運行特征,金融資源信息平臺就能夠充分實現金融資源的交易職能。實際上,作為金融資源交易基礎的信息平臺,通常是與金融資源交易的種類相聯系的。金融資源分為現金、外匯、資金、票據、債券、股票、債權債務等,就可以在司庫信息體系中分別設立現金池、外匯池、資金池、票據池、債券池、股票池、債權債務池。正因為司庫信息平臺就是金融資源交易平臺,所以企業集團要盡可能運用新技術,構建系統有效的信息平臺,才能夠使司庫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五)利用信息平臺,進行交易監管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的行為就有可能違反市場規則,所以任何市場都必須要有監管。有實物商品市場,就有專職的市場監督管理機構;有銀行和保險市場,就有專職的銀保監會;有證券市場,就有專職的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對在其平臺進行交易的主體也要進行監管。作為監管主體,既要制定監管的標準,又要對標準的執行進行監督。企業集團司庫作為集團金融資源交易的平臺,如同證券交易所,也需要對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的整個過程制定規則,監測規則的遵循過程,并對違規主體進行懲戒。

    企業集團司庫有必要根據各類金融交易的特點以及交易過程和交易結果,制定行為規則,主要包括:一是進入和退出司庫平臺,以及進行金融資源交易報價與競價的相關交易規則;二是與金融資源交易相關的所有必要信息的披露責任及其相應的披露規則;三是金融資源交易過程中的信用評價標準、評價方式以及相關的處罰規則;四是金融資源集中的流程和規則;五是集中的金融資源的管理流程和規則;六是金融資源配置的流程和規則;七是金融資源的使用流程和規則;八是司庫與外部金融機構的交易流程和規則等。除了為司庫所進行的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所制定的規則外,還必須要確認參與金融資源交易的各類主體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是否存在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

    企業集團司庫進行監管,就必須通過信息平臺了解金融資源交易的全過程和每一環節的行為信息。一方面,為進行金融資源交易所建立的司庫信息平臺,應該能夠提供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的信息,為與司庫業務直接相關的監管提供信息基礎;另一方面,為進行金融資源交易,集團司庫信息平臺應該與內外部關聯方的信息體系進行鏈接,并將司庫監管延伸至這些信息所涉及的行為。

    司庫監管可以從四個層面進行:一是在司庫信息體系中建立預警體系,提前預測風險,實現事前監管;二是在司庫信息體系中將有關監管規則以閾值的形式嵌入其中,實現事中自動監管;三是司庫信息體系跟蹤金融資源交易全過程,及時發現各類異常行為,并及時進行糾正、處罰,實現事中主動監管;四是根據各類行為的結果信息,實現結果監管。必須明確,司庫監管是與司庫職能和所構建的信息平臺直接相關的,在企業集團還有其他各類監管,司庫監管要與它們有明確的邊界,也要進行必要的協同,不能越俎代庖。

    司庫在進行金融資源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的過程中,既能夠發現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可能存在的機會,也有可能發現存在的風險。司庫可以此為基礎進行必要的咨詢,以服務于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發展。

    總之,企業集團司庫是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金融資源的交易平臺,由于金融資源可以虛擬化信息化,就使得這一平臺可以憑借新技術所構建的信息平臺而存在和運行。通過這一平臺,就是要實現企業集團及其成員企業內部的金融資源以及外部相關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最終實現企業集團整體金融資源的使用效率不斷提高、使用成本不斷下降,使用收益不斷提升。




    三、未來展望


    隨著新技術,特別是“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的廣泛運用,以信息為基礎形成的平臺經濟得以快速發展,信息平臺的集成度和整合力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企業集團也呈現出了產融結合的大趨勢,這種趨勢使得企業集團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結構日益復雜,加之經營環境不確定性的增加,使得企業集團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面臨新的要求。一方面,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需要覆蓋業務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以及企業集團內外部所有相關利益主體;另一方面,金融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和監管需要實現連續性和實時性。這是作為金融視角司庫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要使這一趨勢成為現實,離不開大司庫平臺的構建,而這一大司庫平臺的構建要以新技術所構造的信息平臺為基礎。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1FGLB008)
    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研究課題(700004-22ZB0002/15)




    注釋:

    ①原意引自《財資中國》期刊對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增業的采訪,報道于《中國石油:從資金集中管理到大司庫管理》。



    圖片
    主要參考文獻:

    [1] 杜勝利. 國際財務公司的發展趨勢與海爾財務公司的發展模式[J]. 會計研究,2005,(5):71-77.

    [2] 方芳. 企業司庫建設的技術要點及提升路徑[J]. 技術與創新管理,2021,(6):688-694.

    [3] 劉躍珍. 集團大司庫管理體系與信息化建設——基于中國石油財務管控的實踐探索[J]. 管理會計研究,2022,(2):28-36.

    [4] 宋曉繽,王苑琢,王竹泉. 司庫系統的核心邏輯與運行機制[J]. 財會通訊,2022,(7):3-7.

    [5] 佟巖,崔夢琳,趙文一. 企業司庫管理模式創新與實施方案研究——基于國資委“加快央企司庫體系建設”的思考[J]. 管理會計研究,2022,(5):37-43.

    [6] 王竹泉,孫文君,宋曉繽. 司庫系統的創新理念與基本框架[J]. 財會通訊,2022,(6):3-7.

    [7] 謝志華,姜錫明,程愷之. 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本質:價值共生和價值共享[J]. 財務研究,2022,(2):3-13.

    [8] 謝志華,胡鷹. 財務管理與支撐戰略[J]. 財務與會計,2022,(13):9-14.

    [9] 張慶龍,方漢林,董興榮. 中央國有企業司庫未來發展趨勢分析[J]. 財會月刊,2022,(19):32-37.

    [10] 張瑞君,孫寅. 內部資本市場運行機制與經濟后果——基于中石油大司庫項目資金結算模式創新的案例研究[J]. 管理學報,2012,(11):1593-1599.

    [11] Coase,R. H. The Nature of Firm[J]. Economica,1937, (16):386-405.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買煙》
    甲去買煙,煙29元,但他沒火柴,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員沒給。
      乙去買煙,煙29元,他也沒火柴,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這一毛買一盒火柴。
      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店主認為自己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另外一個沒賺錢。賺錢感覺指數為1。第二種:店主認為兩個商品都賺錢了,賺錢指數為2。當然心理傾向第二種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現在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啟示: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換一種做法結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謝志華課程
    謝志華觀點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免费观看|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拍色拍|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蜜臀98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