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稻盛和夫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在有生之年創辦了京瓷和第二電電(KDDI)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而且,他不僅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同時,也是偉大的會計學家。他在自己的企業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了會計的重要性——“不懂會計怎能經營企業”,他認為會計是一門經營實學,并將其作為自己事業成功的關鍵原因。
“不懂會計怎能經營企業”
2010年2月1日,應日本政府的邀請,78歲高齡的稻盛先生作為新任董事長來到日航。讓他大為吃驚的是,日航這么一個巨型公司,雖然人才濟濟,但是經營層居然不懂甚至也不重視會計。會計報表要遲三個月才統計出來,出來的也只是一些籠統數據。他們不曉得經營企業必須依據正確、及時地反映企業真實狀況的數字。
稻盛先生認為,這樣的經營者連一家蔬菜鋪也經營不好。于是,他在向日航注入靈魂——正確的經營哲學的同時,讓日航的干部學習經營的實學——簡明的會計原則。哲學、實學雙管齊下,其見效之快讓人驚嘆不已。不到半年,日航就開始大幅度扭虧為盈。到2010年底,也就是稻盛先生進日航短短10個月內,就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580億日元的巨額利潤。
稻盛和夫最近幾年陸續寫了多本關于會計的著作。他在本文所介紹的《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一書序言中寫到,“本書是從會計的角度來表述我所思考的經營的要訣和經營的原理原則。在表達上或許稍有過激之處,如‘不懂會計怎能經營企業!’出版該書就是想表達我的這一觀點。特別是在這個混迷的時代,我發自內心大聲疾呼。我希望人們理解我焦急的心情,理解我叱咤一般激勵的言辭……”
企業不斷做出正確判斷
并持續發展的秘訣
破產企業起死回生,成功企業要長期持續發展,其前提就是企業經營者必須不斷地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那么,企業經營者怎樣才能不斷做出正確判斷,怎樣才能避免重大的判斷失誤呢?
這里有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條,經營者必須具備正確的判斷事物的基準,并且這種判斷基準要為全體員工所共有。這個基準,用稻盛先生的話來講,就是“作為人,何謂正確”;用王陽明的話來講,就是“良知”。第二條,經營者必須通過具體的數字正確而及時地掌握企業各個部門以及企業整體的真實狀況。
良知與科學的結合,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徹底的現實主義高度完美的結合,這就是稻盛和夫的哲學和實學,稻盛先生的成功是不可阻擋的。
正如稻盛先生自己所言:“我27歲時創建了京瓷,從零開始學習企業的經營。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意識到一個重要的真理,就是會計將成為‘現代經營的中樞’……經營數據決不允許有任何人為的操作,它必須反映企業經營的實態,它必須是唯一的真實……這些數字可以比喻為飛機駕駛艙儀表盤上的數字,它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它指引著經營者正確無誤地達到預定的目的地。基于這種觀點,我讓財務部門做好經營資料,然后根據資料上的數據經營企業,而其結果就是京瓷和第二電電的持續穩步發展,甚至在泡沫時期也未受影響。在京瓷創業時期,正因為我對會計一無所知,我才開始學習,并在我自己的經營哲學——追求做人的正確準則——基礎之上,確立了‘會計的原則’??梢哉f這是京瓷和第二電電成功的重要原因?!?/p>
會計七原則
稻盛先生歸納出了他的會計七原則,可謂條條精辟、字字珠璣。并把這些原則視為引進“阿米巴經營”取得成功的前提。
第一條,現金流經營原則
會計為企業經營服務,就必須以現金為基礎。應該回歸會計的原點,關注原本最重要的“現金”,以此為基礎進行正確的經營判斷。關注現金的流動,以現金為王。
第二條,一一對應原則
包括錢物的流動與票據對應、銷售與進貨對應、收款與付款對應、帳帳賬證賬實要對應等等。一一對應原則,不僅作為會計處理的方法必須嚴格遵守,而且它還規范了企業及員工的行為,在實現玻璃般透明的經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無論從內部還是從外部上看,企業及員工都不能有舞弊的行為。
第三條,筋肉堅實的經營原則
如果要塑造一個本質上強壯的企業,經營者就必須具備堅強的意志,借以克服如下的誘惑:把自己和企業打扮得比實際情況更好看。具體表現,比如:使用二手設備降低生產成本,堅持穩健會計避免資產高估、控制固定成本、不追求投機性利潤、即用即買不浪費等。
第四條,完美主義原則
財務工作不允許曖昧與妥協,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達到每個細節。這是企業經營中應該采取的基本態度。包括:數字資料的準確、財務目標的達成、財務數據的解釋、負責人的事必躬親等。
第五條,雙重確認的原則
雙重確認”是指讓兩個以上的人和部門互相審核、互相確認,由此推進工作。它是一種運行保護機制,不僅是財務,它保護所有部門的個人,也保護組織,使組織能健康運行。工作光明正大,在透明的空間中進行,這不但使工作人員不發生意外事件,同時可以提高業務本身的可信度,保證公司組織的健全性。因此,雙重確認的機制,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決貫徹,不可松懈。
第六條,提高核算效益的原則
企業會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包括提高銷售額、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等。提高效益,是對經營活動進行管理的“管理會計”的職責。對于經營者來說,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同等重要,都是企業經營必須的會計。比如,建立單位時間效益核算制度、基于標準成本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依據售價還原產品成本的管理等等。
第七條,玻璃般透明經營的原則
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就是光明正大,為了保證做到這一點,就要把經營放在眾人的監視之下。與員工、投資人建立信任關系,讓員工、投資者們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