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B:如何讓企業各級管理者真正理解“預算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
我在多年做全面預算管理咨詢和培訓中,深深感到諸多中國財務經理的無奈。大家都覺得企業到了一定規模應該開展全面預算管理,但很多開展預算的企業都覺得效果不好,不被大家重視。業務部門都覺得公司搞預算增加了工作量,疲于對付;財務部門也覺得很辛苦很委屈。如何使預算管理真正變成大家的事,真正得到重視,真正作為達成公司目標和戰略的管理工具?結合實際咨詢體會,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1、給董事長總經理等各級管理者徹底洗腦。
公司在編制每年預算之前,一定要認真做一次全面預算管理培訓,培訓一定要讓所有中層以上干部必須參加,董事長總經理尤其要參加。要讓大家清楚理解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戰略—年度目標—行動計劃—資源配置—對接績效—過程監控”的管理過程,是保障公司目標達成的管理工具,不是一套財務預算表格。預算的主體都是各級管理者,不是財務部。要讓大家真正理解管理的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也就是說作為管理者的首要職能就是做計劃、做預算。因此,搞預算是財務部門幫助各級管理者履行職責,達成自部門的目標;而不是大家幫助財務部門搞預算。全面預算管理是一把手工程,董事長總經理都要理解并直接領導預算管理工作,以確保公司整體目標的達成。
2、預算編制時一定要和行動計劃緊密融合,建立管理導向的預算編制模式
絕大多數財務部門在組織大家編制預算時,設計了很多預算表格,從收入、成本、費用、利潤到現金流、資產負債等,從三張財務報表出發分解出很多預算表格。這些都僅僅是財務預算的表現形式,是以預算結果為導向的標準格式,必然會以財務部門為核心來進行編制。
我建議企業要建立管理導向的預算模式,各級部門經理要圍繞以下五個問題進行思考:“我部門今年的核心問題是什么?”、“下年度的經營管理主題是什么?”、“下年度的具體目標是什么?”、“支撐目標達成的核心計劃措施是什么”、“我需要公司提供哪些預算資源”。將以上思考的結果編制形成年度計劃預算書,而不僅僅是填制一些表格。這里面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措施是關鍵,只有和計劃融合的預算才能得到大家的重視。(注:如何建立管理導向預算編制模式,我將另文闡述)
3、建立預算方案對話機制
也就是說,在各級部門編制完預算后,公司可召開預算陳述和講評會。在會上,各部門經理向預算委員會成員(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主任)陳述年度預算,即要講清楚自己部門的“問題、主題、目標、計劃、資源”等五個問題,尤其是對計劃措施要講清楚。會上,董事長和總經理等領導要認真進行講評和質詢,下屬單位也可以借此機會請求有關資源支持。公司一旦建立這樣的預算對話機制,各部門經理必然會高度重視年度預算的制定。
4、對接績效,召開預算責任書簽字儀式
預算一旦編制結束,一定要將預算中的核心內容(預算目標、關鍵計劃、核心資源等)變成考核指標,對接組織和個人的績效和薪酬,形成預算責任書。同時公司在召開年會時,舉行一個預算責任書簽字儀式,讓大家強化心里承諾。只有和績效對接的預算,才會受到大家的重視。當然,最開始也可以將預算工作本身納入考核。
5、嚴格預算執行控制,強化預算意識
尤其是資金的控制,一定要強化“沒有預算不能付款”的預算意識,特殊情況走預算追加程序。在最開始開展預算時,財務部門一定要有這個狠勁,讓“預算”二字深深烙在大家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