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稅務機關“全力以赴”進入對納稅人“暴力”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重點追查”和打擊階段。
2019年3月首次開“弓”就獵到一條“大魚”,而令人吃驚的是這條“大魚”竟然是一個在稅務機關工作幾十年的稅務干部,并且曾經擔任稅政科科長職務。
稅務管理的“寬泛”性,激活了這位稅務執法人員內心的“金錢欲望”。為了早日實現自己成為“富人”的夢想,他利用工作中熟悉票據的管理程序,四十多歲就脫掉執法外衣,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帶著全家人奔向了“開票致富”的“金光大道”。
在實施全部計劃時,他堅信憑借自己幾十年稅收管理經驗和反稽查的手段,虛開發票至少在十年內是不會被發現的,撈夠了就“跑”。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時運不佳,在短短的兩年內精心打造的“老巢”就被稅務機關和公安機關聯手搗毀。而且他帶領的“家族”成員很有可能全部成為“階下囚”。
2018年12月,寧夏公安廳經偵總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研判指揮中心發現,寧夏銀川市11戶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行為異常。經研判: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間,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提前辦理退休稅務干部)、陳某在銀川注冊成立寧夏君寶溢玖活性炭有限公司等11家空殼公司,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后,以虛假木材收購、對外虛假銷售活性炭產品為主,勾連河北籍犯罪嫌疑人陳某某和魯某某等,指揮胡某、劉某、郭某、鄧某等人在其位于銀川市的3處開票窩點,向河北、北京、廣東等19個省區的219戶下游企業實施暴力虛開發票行為和洗票犯罪行為。。
案例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窩點3處,查封、扣押各類發票憑證5萬余份。
截至目前,經過偵破確定,胡某等犯罪嫌疑人共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4000余份,進銷項價稅合計達10億余元,造成稅款損失1.3億余元,3月23日胡某某等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經審訊,所有到案嫌疑人(很多是自家的人)全部如實供述了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事實。
案發后,引起許多納稅人的關注和評論
——思考老媽媽
一直以為偷稅的人只有我們納稅人,原來稅務干部偷稅比我們狠多了。”
——大白菜
稅務干部犯法會與民同罪嗎?不會再被認定為“初犯”吧?”
——小丫頭
稅務干部偷稅應該直接“斃了”,他們是“明知故犯”,而我們是“不知才犯”。
......
違法分子“暴力”虛開發票,為什么會在很短的時間里被稅務機關察覺到,這是許多企業向我提出的問題。
其實違法分子虛開發票方法也是在隨著稅務機關“寬征管”工作模式中不斷地有所改變。過去都是利用虛假資金流、虛假物流、陰陽合同,虛假賬冊進行虛開發票。而現在基本采用“暴力”手段進行虛開發票,即:成立諸多空殼公司(尤其是服務公司),通過稅務局簡便的注冊流程,大量的設立空殼公司,然后大量虛開發票。
這種虛開發票的方法,從經營形式上形成了完整的開票鏈,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巨額利潤后,在稅務機關沒有及時發現的時候就進行“走逃”。這種行為也被稅務機關稱之為“暴力”虛開發票,這種行為一旦被發現,涉及到的法律責任追究應該是非常重的。
這種“暴力”虛開發票行為之所以會在短時間暴露出來,是因為違法行為人雖然“走逃”了,但是所有的信息,其實都已經在稅務機關以及其他機構數據庫中被抓取留存。根據這些信息以及票據的“走游”痕跡稅務局就會很快的發現票據異常和不法分子的蹤跡。
例如:
1、短期內利用不同的身份證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地區注冊多家公司,并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領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但是開票量與收入、利潤出現異常的企業。
徐箐提示:這種異常大多出現在商貿企業、咨詢公司、服務公司等,所以很容易被追蹤。
2、“一址多照”。在一個經營場所注冊多家公司后,大量購買增值稅發票,增值稅銷項過大,但是增值稅進項偏低,預警提示增值稅稅負與行業相比偏高。
徐箐提示:重點對銷項與進項進行比對和庫存比對。一般來講: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開票單位而言,應該是銷項與進項增減變化是基本一致的,如果銷項與進項形成差異很大,增值稅稅負率就會與同行業相比形成稅務預警提示。
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票方而言,也應該是購進貨物進項與銷項增減變化是基本一致的。如果進項與銷項形成差異很大,增值稅稅負率就會與同行業相比形成稅務預警提示。
邏輯性分析:沒有企業愿意拿錢購貨壓在庫存里和透支成本的,這種“偽規律”很快就會引起稅務數據系統異常的追蹤。
3、突然大量收購虧損或者資不抵債公司以及一些未注銷的停歇業公司。這些企業財務數據已經在稅務機關數據庫被儲存,一旦這些企業啟動經營和開具發票,稅務機關大數據系統馬上就會通過異常提出預警。
徐箐提示:這些企業被發現的特征就是突然開始持續經營,而且效益在沒有任何經營改變的情況下突然有所增加,與開票數據比對,體現出銷項收入增加,而進項不多。
邏輯性分析:利用服務公司和咨詢公司提供的“無形”服務,在企業沒有發生任何經營變化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與企業本身沒有相干新名目的費用,而且費用數額突然加大。
例如:一個商貿零售企業,會突然出現大額度的技術研發費、咨詢費等。這些異常都會成為稅務票據系統追蹤的對象。
4、企業存續期很短。經營期一般2-3個月或半年時間就申請注銷。
徐箐提示:現在稅務機關無論是征收管理還是稅務稽查事前預警分析,都采取的是數據測試分析的監管方法,并且啟動了與工商部門、銀行等多部門信息共享系統。所以,納稅人出現以上行為,在稅務征管系統中會即時做出提示。
邏輯性分析:投資人投資企業的目的就是可持續發展,即便經營中出現問題,一般也不會在注冊時間幾個月就立馬申請注銷。尤其是注冊后馬上就申請領取增值稅專用發票,并在開具一定量之后進行注銷。
5、注冊多家企業或收購問題企業。在沒有真實業務發生的情況下,利用征納雙方信息不完全對稱的情況,實施“暴力”開票,獲得利益后,立刻走逃消失。
徐箐提示:這種現象操作的風險是,對于“問題企業”在稅務機關是無法即可辦理注銷手續的(先查后消)。所以,一些“問題企業”就通過股權轉讓形式,將問題企業轉讓出去。而收購方低價收購股權之后,快速建立起虛開發票“產業鏈”。獲得利潤后再以低價將公司以股權轉讓形式“脫手”或者“失聯”走逃。
尤其是一些沒在稅務機關辦理銀行賬戶登記,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開戶銀行基本為虛假賬戶,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財務人員電話也基本為虛假信息和電話,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人員也均無法聯系等等。這種情況在稅務票據系統中一旦出現異常,就會馬上被追蹤。
邏輯性分析:進銷票據嚴重不匹配引起的被追蹤。
例如,某稅務局在稅收風險測試分析中,發現管轄區內有2戶同一個法人新設一般納稅人公司,1-8月增值稅納稅申報連續出現零申報。即: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一致(金額相同大小一致)。
稅務局經過分析認為存在納稅申報不真實的可能性。對此稅務機關決定將該企業其它關聯企業進行進行納稅信息測試,測試中發現該企業注冊了多家企業,分別是:商貿、生產制造、建材、電子信息技術,這種跨行業注冊企業一般來講不應該出現增值稅申報為“零”(因為之間業務會相關扶持)。而且最大的疑點是注冊的多家公司分別在不同地區,法定代表人均不相同,基本都是異地不在同一個城市,但辦稅人員卻固定在2個人,而且2個人在多家企業中相互交叉任職。
根據這一疑點的規律性,進一步追查領票情況:發現該企業注冊的所有企業票據都是從自助機領取,每次領取票據都是在同一時間內領取,而且通過查看領票監控錄像,發現同一人在自助機操作多次。
稅務分析人員,進一步通過系統調閱該公司關聯企業信息,發現所有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同一人,該人在異地遙控所有企業,統一領票并統一實施“暴力”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以上案例我們看到,對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稅務機關發現的基本方法,就是違法分子開具發票的“規律性”引起的稅務系統異常數據追蹤。
例如:進項過大,而應付賬款出現大額應付款項常年沒支付。企業在經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情況下,成本費用突然加大等。其分析方法我在公眾號【稅東家】玩轉稽查系列課中給大家講解了數據分析邏輯性的基本原理。這種邏輯性的基本原理就成為稅務機關追查“暴力”虛開發票的“入口”。
隨著稅務機關全國信息整合對接系統不斷的完善,虛開發票已經成為企業最大的隱患和“致命”的“腫瘤”,一天不割掉都會隨時殃及到企業的“生命”。無論是‘善意’取得還是“暴力”虛開,都會面臨著巨大的經濟追補的損失和法律責任追究的風險。尤其是范冰冰逃稅案引發的影視業“逃稅”的追查,國家稅務總局下達“軍令”,如果發現有重大偷稅行為,即便注銷了也要繼續追查。
非常時期所有企業財務人員,在保護好企業和自己的前提下,比照以上幾種行為盡快進行糾正,對于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無論是“善意”取得還是“暴力”開具發票都應該做納稅調整和進項轉出。通過補繳稅款降低被追究法律責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