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稅務機關征管措施的加強,關注自身稅務安全、保護稅務價值越來越被領先的公司所重視,這種新形勢下,稅務消費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同,但其中也有認知上的誤區,并由此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是不應該出現的。下面是我的經驗之談,供相關人士參考:
一、為事消費
此消費無可厚非,但要區別對待,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此方法。因為這樣做不可預見性很大,風險極高,費用也大,不可作為經常使用的手段。除非出現緊急稅務狀況,一般情況下應采取穩健的方法。
二、為人消費
部分大公司采取成立自己的稅務部,并招聘具有注冊稅務師資格的專業人士來擔當此任。此法可提倡,但是真正具有高水準的、專業的人員恰恰是來自于稅務機關的政策部門,從此部門招人,是被國外一些大公司所采用的,而在中國,可沒有辦法招到這樣的人。因此花費大量的錢建立涉稅崗位,也很難發揮預期作用。
三、稅務招標
這種全新的稅務消費方式已被部分公司所采用,好處是有的,但有兩個方面需要關注:1、哪些項目該招標,哪些項目不招標?公司內部要有測評。2、招標的對象不要過份關注對方的人數,而忽略了其能力。其實一個小組的服務足以滿足大公司的稅務需求,稅務服務這個產品是要求專家來做的,這本身就是少數人的工作。
四、稅務信息
很少有中國公司為采購稅務信息付費,這個觀念來自于國人認為信息是免費的。而大多數國外公司認為信息是有償的,而且經過加工、整理、量身訂制的信息是高價的,所以只有在稅務信息這個鏈條上真正能做到愿意花錢去購買,才是大公司的思維方式和作法。
五、稅務風險
涉稅崗位及所在公司的稅務風險,越來越多的被關注。真正要做到從體制上防范及對公司進行全面的稅務管理這個理念,還沒有被大多數的中國公司所接受,更談不上為此消費。所以,為此付出稅務代價的企業,在中國也不在少數,適當的投入會對公司的稅務風險降低有所幫助是必然的。
六、稅務籌劃
也可稱之為創造稅務價值。最大限度的獲取此價值,是很多公司追求的目標,但要在此提醒相關人士,我們認為,納稅籌劃過程中,應同時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稅收籌劃盡量在企業納稅增量上解決
籌劃主要從改變交易的時間、地點、方式三個方面來考慮
平衡因稅收籌劃導致的稅收減少與納稅評估指標(如稅負率等幾十項)的關系
其他因素(如行業指標等)
如果僅考慮點的問題,可能帶來稅收風險,提請注意。
愿以上的觀點對涉稅專業人士有所幫助。
隨機讀管理故事:《敵人與朋友》
林肯作為美國總統,他對政敵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官員的不滿。他批評林肯不應該試圖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時,"林肯十分溫和地說,"難道我不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營銷啟示:朋友和敵人是相對的,如果一個敵人變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個敵人嗎?在銷售市場上,競爭對手是相對的,如果相互之間通過聯盟共同開拓市場,對于企業來說不但節省了大量的銷售成本,而且市場空間會更廣闊。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