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資產流動路徑大致是這樣的:創造財富→管理財富→財富增值→財富傳承,在這四環中的每一環都會經歷很多風險,而稅收風險在每個環節中都會遇到。財富管理與傳承進入“私人定制”時代。
而在中國,遺產稅的到來可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對不少超高凈值人士來說,他們并不知道自己部分的資產已經面臨了遺產稅,很多超高凈值人士在海外配置了資產,也有移民安排,但是由于沒有進行稅務規劃,直到后來才發現,由于移民到了“全球征稅”的國家,自己名下的財產都將面臨自己一年都不會去幾次的國家的巨額稅單,如果不繳納,將面臨大筆罰款;或者在國外購置的個人名下的房產未來在繼承的時候需要實現繳納遺產稅,有的地方遺產稅稅率高達40%。
一個小疏忽,交出去的“學費”可能就是數千萬美元,甚至更多。
「 陽光 」之下,全球稅務透明化
什么是“稅務透明化”?就是你的資產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國家或地區,都會由銀行匯報給你的身份所屬國(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如果制度完全建立,那么你的財富將完全無處藏身,將在陽光下接受稅務機關的審查。
可以想象,在未來1~2年內,個人財富在政府間將完全透明化。各國政府將會清楚掌握其公民下的銀行存款、金融性資產的情況,個人想要藏匿資產將變得幾乎不可能,現在的解決路徑就是在全面撒網實施前,采取合規的架構安排資產。
遺產稅:「 二次分配 」 有效工具
當下,中國政府越來越注重通過社會財富“二次分配”的方式緩解巨大的貧富差距,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社會公平,從這一角度來說,遺產稅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
遺產稅征收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總遺產稅制,特征是“先稅后分”,即先就死亡者遺留的財產凈值課稅,再把稅后財產分配給法定繼承人。
第二種是分遺產稅制,特點就是“先分后稅”,納稅人是繼承人,因而分遺產稅制也稱為“繼承稅”。
第三種則是混合遺產稅制,即在遺產分割前征稅并對分割后繼承財產征收繼承稅。
雖然中國具體何時推出遺產稅尚未可知,但可以看到與其相配套的房地產統一登記、中國公民海外資產申報制度等目前都已經逐步建立,可見推出遺產稅是遲早的事情。
從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來看,遺產稅也是比較常見的稅種。中國公民到這些實行遺產稅的國家或地區置業或者移民到這些國家,日后發生遺產繼承時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納稅申報,就可能導致補繳稅款甚至繳納一筆不菲的滯納金。
移民與海外置業帶來的稅務影響
目前,中國高凈值人群到國外置業尤其是購買房地產已經成為熱潮。
根據胡潤拜服中文網公布的研究數據,高達 80%的受訪高凈值人群表示在未來有海外投資需求,超過半數已有海外投資經驗,而地產成為最為熱衷的海外投資標的,占海外投資最大比重,超過四成。投資目的國家中,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最受中國投資者歡迎。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高凈值個人到海外投資置業,應對投資目的國的稅收制度要有充分的了解,否則就可能會產生預料之外的稅務成本。
在國內,中國高凈值人士往往沒有主動進行稅務申報或者申報不充分、不完整。然而在完成移民后,把這樣的習慣帶到移民入籍的國家,后果可能就會很嚴重。
以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先生的稅務風波為例,由于其持有的美國綠卡,應就其全球收入向美國國家稅務局申報納稅。有媒體報道“根據宗慶后的長期稅務顧問,位于加州的一家會計事務所向IRS所提供的信息,宗慶后每年申報納稅的收入都相當少,并未就其全球收入報稅。”
不出意料,后來美國稅務部門果然向其送達文件,要求補交 1600萬美元的稅款。宗慶后申辯認為其綠卡由于多年來在美國居住不足法定時間已經失效,殊不知除非經法定程序并經證實宣布,持有的綠卡不會自動消失,因此綠卡持有者仍需就其全球收入進行納稅申報。另外,如果綠卡持有人在過去 15年中持卡時間超過 8年,則可能需要遵守美國的棄籍規定,繳納一定的所得稅方可“脫美”!
“天價”稅務課堂 在北豐就可以擁有
北豐商學院中國CFO(財務總監)高級研修班將邀請資深稅務規劃專家徐箐教授為大家帶來《稅務規劃與風險管控》課程,11月10日-11日,北京大學與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