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實際上也實現了時間自由(出去度假一個月,公司也能正常運轉)。時不時,師兄會和生意伙伴去三亞過個周末,聊點事情。要到年底了,師兄準備將座駕換成賓利了。
本文的重點不是想突出該師兄財務自由了多么爽,或者開上了賓利能有多么的得瑟。對于眾多追求“自由”的朋友們來說,更感興趣的可能是:
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他22歲大學畢業后的十年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因為彼此相熟,平時常常有和該師兄溝通的機會。除了聰明的頭腦、旺盛的精力和執著的個性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扎實縝密的職業規劃。
審視這十年的練級軌跡,十年濃縮的、高質量的人生經歷,確實覺得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
CEO師兄的職業生涯,大致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軟能力
所謂軟能力,可以理解成“以后不管做什么,都需要的基本能力”。
比如:職業習慣、時間管理、效率、執行力、溝通、表達、講演、寫作、身體管理、心理素質、精神硬度。。。
無論未來從事什么行業,是從商或者從政,是做經理人或著自己當老板,軟能力都是成就一番事業的標準配置。猶如英語四級之于大學。
這就像剛進大學,首先的課程并不是《通信原理》,而是《高等數學》。剛畢業的兩年,是白紙一張,除了行業知識的儲備外,軟能力的修煉更為重要,因為這些軟能力在未來二十年、三十年里的有著極高的使用頻率。
軟能力是經濟基礎,行業儲備是上層建筑。在職場頭兩年里,除了尋找個人的人生方向之外,明智的做法是,利用一切機會和精力,將軟能力做扎實,儲備充分,“在未來的任一階段都不再擔心”,將來不必回來補這塊內容了。
這個階段,需要1-2年。
第二階段:社會能力
包括兩塊:社會經驗和銷售能力。
這個時候離開學校才1、2年而已,剛畢業的愣頭青。這時需要不斷積累社會經驗,融入社會,熟悉社會,獲取社會技能,“世事洞明皆學問”,褪盡學生氣,徹底完成從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
而銷售能力,應該是廣義上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做銷售,甚至是時時刻刻在做銷售:體面的大學教授,在做銷售,希望自己能繼續被聘任下去,還希望能爭取到新的項目經費;大律師,在不斷銷售自己,使自己手中的客戶和案子源源不斷。
公司的大老板們,不過是公司里的“大銷售員”而已。銷售能力的修煉是CEO課程體系里不可缺少的一環。
當這個階段被打通,應該能有能力獲得不錯的收入以支撐生活,雖然可能掙不了大錢,但會為后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階段,需要2-3年。
第三階段:財務和管理
選擇“財務"這個主題,是因為可進可退:進,無論做老板還是做商業,財務能力都可以成為重要武器;退,無論是成為垂直的財務專家,還是從事金融,財務可以當做一項職業技能,作為安身立命之本。
所以,在財務能力上的投入,是安全保值的。這個階段,需要盡可能做寬做深知識體系,讓自己變得更加專業。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知識學習的門檻大為降低,這些都是財務能力的獲取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到了這個階段,你會開始管理2-10個人的團隊,并負責主持具體的項目,成為獨擋一面的戰將。團隊管理和項目管理,將會是學習的重點。
對于一個立志于CEO的人來說,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個階段需要有足夠精力去投入到這項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能力修煉上。
這個階段,需要2-3年。
第四階段:子公司化
完成了前三個階段的磨礪,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已經逐漸地游刃有余,這個時候需要將所有的精力放到業務上,把數字做漂亮,力爭將項目剝離出來,獨立運作核算,即,項目子公司化。
完成了“項目子公司化”,名片上也印上了“CEO”,但這個時候還并不算完整運營一家公司。
因為子公司的人力、財務、行政、場地都是集團集約配給的,“CEO”無需操心過多,只需要需要把80%的精力和心力聚焦在核心業務上,看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即使如此,職業生涯又有了一步大的跨越。
這個階段,需要2-3年。
第五階段:公司經營
經過了階段四的錘煉,格局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從僅懂業務,到又懂業務又懂經營。這時只是等待時機,接受更大、更全面的挑戰:全面經營一家企業。
這將是一個質的飛越:你的身后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領導了,你終于成了那個“最終拍板的人”了,你將成為所有問題和困難的最后接收者,并扛起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
而在硬幣的另一面,會發現人生變得更有趣了:更像大富翁游戲里的玩家(player)了,越來越多地去配置資源了,會接觸到更多的人、事和機會了,同時,似乎離“自由”更近了。。。到了這個時候,人生也進入新的篇章,就像這位CEO師兄一樣。
這就是CEO師兄的練級軌跡,倆月升一小級,一年升一大級。清晰的長線規劃,每個階段都走的很扎實。沒有急功近利,反倒成就了濃縮的、高質量的十年。
其實并不是每個人都以“CEO”為職業目標的。但老菜想,無論想成為經理人或是金融專家或是技術極客,CEO師兄這種步步為營、穩扎穩打、長線規劃的練級邏輯對每一位有進取心的人都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