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的財務管理包括企業日常資金的調度、投資、融資這三項內容。其中,企業日常資金的調度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投資、融資則決定了企業的未來。
在最近7、8年,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將財務專業和金融專業合二為一。在實際工作中,200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財務總監大多擁有銀行工作背景。目前,總會計師們必須擁有會計背景,而財務總監未必需要具備會計背景。
不能忽視銀行對帳單
就現金安全性而言,出納比會計的崗位更重要,因為出納是控制資金流入、流出的最后一道屏障。
老總們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關注財務報表,還要看清楚銀行對帳單。就銀行對帳單問題,袁教授向在座的中山企業家們提出5條建議:首先,到管理規范的大銀行開設企業帳戶;第二,盡量到高一級的銀行支行或分行營業部進行開戶;第三,委托親信或者親自到銀行柜臺辦理業務;第四,設立專門人員到銀行取走對帳單;第五,開通網上銀行業務,至少要開設網上銀行打對帳單處理功能。
財務會計要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工作。首先,事前的預算不可缺少。其次,事中工作的核心是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如辦理網上銀行功能,進行實時控制。最后,事后工作的內容包括研究銀行對帳單,定期進行盤點,不定期進行獨立審計。
資本不等于知識
俗話說“知識就是力量”,可財務管理中的知識既不是力量,也不是資本。
財務管理的資本是人對夢的追求,是個人對風險的承擔、整合能力,更是意志力和學習能力的體現。有了這些資本,現在沒有錢以后可以變得有錢,有了錢可以掙更多的錢。企業家最大的資本是創業精神。袁立教授認為學校教的知識不是資本,那只是個人被資本雇傭的資本———讓別人雇傭你為他打工。
財務思維,致富源泉
決策者是企業的領導者,掌握企業的生死大權,一個成功決策者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財務思維。
袁立指出,企業老總們看財務報表,應將現金流、利潤視為同等重要的兩大參數,不能厚此薄彼。現金流是關乎企業生存現狀的參數,利潤是關乎企業未來的參數。短期內,企業要在現金流和利潤之間取得平衡。長遠而言,如果企業利潤欠佳,資金鏈條斷裂是遲早的事情。
對于大部分制造業企業而言,在利潤規模不變的情況下,銷售業績下降1%,成本必須下降25%;銷售業績上漲2—3%,成本要上漲50%左右。做生意的根本途經是不斷提高銷售業績,業績的功效是“一俊遮百丑”。
現金投資,每年縮水15%
經營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收獲的利益不盡相同,經營成本也不一樣。袁立算了這樣一筆帳,一個儲戶把錢存進銀行,5年存期,年利率現在為4.14%。銀行放貸款給他人,5年貸款期內,年利率約6.18%。借款人購入商鋪,然后出租牟利。國內商業物業的平均年收益率為5%,這要20年才能收回本錢;年收益率假設為8%,則要13年收回本錢;以此類推,年收益率為10%,10年回本;12%,8年回本。
袁立表示,在國內利用現有自由資金進行投資,每年的投資成本約15%。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賺取的利潤不足15%,就是賠本生意。例如,國內制造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目前約5%。如果企業主利用100萬元的自由資金進行投資,年銷售額為500萬元,則利潤額是25萬元。扣除15%的自由資金投資成本,即15萬元,實際利潤只剩下10萬元。如果該企業的年銷售額僅200萬元,利潤額是10萬元,這點錢還比不上自由資金投資的“年縮水額”,是賠本的買賣。
欠錢理論:還得起就不用還
袁立的欠錢理論是“還得起就不用還”,可謂與眾不同。不過,該理論體現的是一種財務杠桿思想———當利潤率超過利息率,借錢越多,自由資金的回報率就越高。目前,房地產商將財務杠桿的理論發揮到極至。如國內某大型房地產開放商,其公司只要數百萬元,就能啟動1億的項目。
袁立對在場人士說:“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債務國,但它也是全球最富裕、最具實力的國家。一個國家盲目追求零外債甚至是負外債,實際上缺乏財務杠桿頭腦。”
記者:企業發展的財務目標有什么具體內容。
袁立:財務目標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包括利潤、經濟利潤、現金流量、附加市場價值等四個內容。
首先,利潤是收入減去支付費用的差值,這很好理解。所謂經濟利潤,是指企業利潤要高于自由資金投資的成本,即上文說的15%“年縮水額”。經濟利潤等于例如減去企業凈資產的15%。
而在現金流方面,流入現金應高于流出現金。以國美為例,他們的口號是“要市場,不要成本;要銷售,不要利潤”。該公司開一家分店,成本是1000萬元,而各電器廠家押貨3000萬元。讓大家一起幫一家企業花錢,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錢,這就是國美的高明之處。
說到附加市場價值,那是等于企業總市值減去總資金占用。總市值包括產品服務、品 牌價值等無形資產。
記者:你今天說的內容都是有關財務管理問題。除此以外,你覺得一位企業決策者需要擁有怎樣的戰略思維。
袁立:決策者的戰略思維包括另類、簡單、有夢、共贏等四個內容。
先說一下另類。如今的時代個性張揚,各顯風騷,決策者的另類是創新的意思。當代著名作家余華曾說“我用我的短處把別人打敗了”。他在讀書的時候遇上文革,恢復高考后沒能及時考上大學,沒有高深的文學修養。不過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創作出一系列表現人性的作品如《兄弟》等,就為文壇和讀者帶來另一種體驗。企業決策者要做到另類,需要不斷創新,在商業模式上加強自身的商業模式,改進技術,提升管理。一個點子、一個商業模式的成功是短暫的。管理是最不易被人模仿的,因為它是在特定環境中,擠壓出的能力。先有技術產品,后有公司,不能長久;先有公司,后有技術產品,才能長久。另類要敢于放棄,做正確的事。
至于簡單,就是簡簡單單地生活,簡簡單單地做生意。簡單的事情容易控制,一來投資人容易理解,二來簡單的生意復制性強、重復性強,做簡單的事情容易賺錢。
說到有夢,人有夢想才走得遠,企業有夢想才做得大。中國上市公司的老總們約40%是大學本科畢業,絕大多數人的夢想從大學開始。夢有很多,創業的夢、把公司做大的夢、公司職員的理想……
至于共贏,企業的共贏面包括客戶、社區、地方政府、員工等等。共贏面越多,被別人模仿、替代的可能性就越小。合作方要聯手打造基于誠信和技術標準的“共贏鏈”。
記者:你認為怎樣才是真正的富人?
袁立:真正的富人,是懂得把錢合法地變成自己的錢的人。例如比爾·蓋茨,昔日他擁有微軟公司40%的股份,現在才持有9%的股份。他干嘛去了?投資去了。把錢合法地變成自己的錢,這里說的錢是金融資產,即投資非自住物業、債券、股票、基金、保險、古玩、文物等,讓錢生生不息。
說句老實話,做生意是一件累人的事情,學會投資才能讓自己輕松做一個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