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當前預算外資金已成為發展事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財力。它緩解了國家財政支出緊張與事業費開支日趨增大的矛盾,彌補了國家撥款的不足;拓寬了事業部門的服務范圍,擴大了社會效益,補充了人員經費,改善了生活,提高了職工的經濟待遇,穩定了職工隊伍,特別是增加了專項基金的投資,增添了先進的技術設備。但是由于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制度不配套,措施不得力,以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問題。首先,收費不按規定執行。某些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自定收費標準;其次,資金使用不當。非生產性、服務性占的比重比較大,直接用于職工個人的消費基金過多。某些單位利用表彰會、知識競賽和文體活動、旅游等形式發錢發物,變相超標準分配;再次,違紀違規現象嚴重。有的挪用專用基金,用于修建或購買職工宿舍,私自購置專控商品,有的財務管理混亂,資金未全部納入財務統一管理。致使有的收入沒入賬就直接用于職工福利和獎勵;最后,財政專戶存款難以落實,某些單位為了逃避財政管理,利用各專業銀行在資金鑄錯中的矛盾,轉移賬戶等。
其二,事業單位預算外資金管理加強的途徑。首先,建立健全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在物價部門對事業性、業務性收費清理,財政部門統一收費票據的基礎上,堅持定期檢查制度,堅決取締和制止亂收費,明確各種收入項目規定各各項收費標準。對各單位的收費管理,一律實行收支兩條線,嚴格收入渠道,防止亂列支出。加強制度建設,建立預算、決算制度,做到按章核算,定期審計。自籌基建必須經批準列入基建計劃,購置專控商品必須按規定履行申報批準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各種專用基金制度,明確使用權限,規定各項專用基金提取比例和開支范圍,并且要求按一定比例上交主管部門。其次,建立既有利于宏觀管理,又有利于微觀搞活的政策機制。預算外資金具有自主性、分散性、靈活性等特征,這種特性決定了它在經濟發展中,既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又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關鍵在于如何正確管理、調節和引導。要建立有效的政策機制,從源頭上,流向上、收支管理上、監督檢查上建立全方位的政策管理體系。再次,深化財政變革 ,建立資金管理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強化預算外資金管理,是增強宏觀調控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完善預算外資金“專戶儲存、計劃管理、財政審批、銀行監督”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還所有權于國家,調控權于政府,管理權于財政。對納入預算外管理的各種資金,應按照預算管理要求,實行 “年初編預算,收入繳財政,支出按計劃比例撥付,年終報決算”的管理方式。
最后,借助科技手段以及高效、智能的網絡管理系統,徹底變革 預算外資金收繳制度。規范預算外資金管理,就要堵塞收入漏洞,做到應收盡收。以收費票據為資金監管源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賦予財政票據的信息功能,借助收費單位、代收銀行、財政部門之間強大的網絡管理系統,建立起一個“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的預算外資金征管體系。此外,還要加強財務主管部門的職能監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