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多家企業的信息整理,我們發現,這些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需求都是出于自發的,正是遇到問題了促使考慮如何解決,他們不約而同把解決問題的工具指向管理會計。正因為問題的不同,管理會計所發揮的作用也體現到了局部,但并不妨礙我們對管理會計的認識。
管理會計語言說
“讓管理會計成為公司管理通用的語言”,這是北京紫竹藥業董事長尹栩穎女士的觀點。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管理層將重點從開拓市場轉換到制定戰略和實施戰略上來,戰略這個詞感覺起來是虛的,如何落到實處呢?這就需要一個接口,而管理會計恰好就是起這個轉換作用的工具。
管理會計是需要公司管理層親自推動的,因為這代表了管理層的思想,這是尹董事長的體會。通過管理會計中預算管理、平衡計分卡、ERP等的實施,在管理上統一了公司內部的語言,降低了溝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些變化,有的可以量化,如預算的作用,有的則無法量化的,如平衡計分卡所帶來的成效,但是這種改變能切身體會的。尹栩穎說,紫竹藥業已經形成了“坦誠、簡單、陽光、廉潔”的企業文化,這八個字,每個字的總結都能夠和管理會計沾邊,如以“簡單”來說,每個員工目標是什么、該做什么、該如何做、有什么資源等,這些都清晰了,就不會在其它事情上浪費資源了。
本次論壇合作主辦方諾亞舟咨詢總經理韓向東先生分析,“我們經常說PDCA,就是指企業要有計劃、執行、監控和行動這四個方面”,“諾亞舟提供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閉環方法論,幫助企業制定計劃、并有效的實現執行和監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從想法到行動,所缺乏的就是如何描述,紫竹藥業的實踐經驗就是減少了這種信息傳遞的誤差,讓每個人能意識到企業的目標、部門的目標、自己的目標,在框架內力往一處使,資源就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如果說財務會計是外部溝通的語言,那么管理會計就是單位內部溝通的語言了。
管理會計工具說
管理會計的思想經常伴隨著一些軟件作為實施的載體,因此管理會計工具說容易被更多的人直觀的感受到。
本次獲獎企業,歐亞學院的管理會計實踐活動在眾多企業中顯得很有個性,普通高校是如何實施的呢?據歐亞學院院長助理張志強先生說,作為從民辦高校轉型而來的普通高校,學校在管理方面注重決策的有效性,但是一個基礎的數據他們是拿不出來的,而且行業內也是沒有的,這就是生均培養成本。沒有這個數據,就不知道如何調整專業。學院的收入主要是學費,但是成本很難區分,涉及要素非常多。
在諾亞舟咨詢的幫助下,歐亞學院實施了ABC法(作業成本法)并建立了系統,將所有的成本費用進行按驅動要素歸集,準確核算出了每個專業每個階段(專科、本科、研究生)的生均培養成本。張志強感慨的說,實踐管理會計最大的好處就是大學開始講運營管理了,有數據支撐了,決策也有底氣了,在相對壟斷競爭的行業里,自己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實施更有代表性,據監控處副處長楊軍先生介紹,中國電信,面向國內19個省,3000家原來企業整合出來155家企業,構建了一套將所有的財務、業務、辦公以及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等涵蓋的IT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實時呈現的收入、成本、關聯方和人員4個數據,還可以區分從總部到省公司,以及到專業公司,三個層級都能得到每日 的實時展現。
作為體現管理思想的工具,管理會計能否成為利器,也要看實施者的態度。
管理會計思想說
管理學的目標是勁往一處使,現實中往往因為溝通、人員素質、價值觀差異的因素,導致用于管理上的資源居高不下。有的企業,將管理會計作為統一思想的工具,也是和管理會計工具說有些類似。
獲獎企業、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代表傅茗宣女士說,管理會計的實施最明顯的是改變了內部部門很多思想誤區,并讓會計的價值最終得到了體現。據她介紹,十年前做全面預算時僅僅做到部門,而且所有工作都是計劃財務部手工做;之后領導提出分條件提供預算,要分客戶、分產品、分個人的分析思路,預算體系開始改進;做預算時業務部門提需求說要知道數據是如何來的,用哪些要素,如何考核自己業務人員。經過上述的思想碰撞后,銀行最終開發了一套全面的預算管理系統,每個業務人員都可以清晰看到自己創造的利潤和能拿到的獎勵。上述的轉變其實是管理思想的轉變,并成功落實到實處。
煙臺萬華常務副總寇光武認為,管理會計系統是管理層一種基本思路的強勢推行,并通過流程在工作中固化,這樣就排除了由于理解不一致以及其它脫離管理思想因素所產生的負面作用。管理會計需要的從全局角度思考,而非局部思考。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在上述企業里,管理會計所起到的是求大同的作用。
正如韓向東總經理所作的比喻,“管理會計是方言,財務會計是普通話”,既然是方言也就各具特色了。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管理會計百花齊放,關鍵還是要用對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