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世界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迪拜酋長國政府的一家國有企業。它借助國有企業信用進行著超常投資和超常舉債,先后投入巨資興建世界島工程、世界第一高樓迪拜高塔、世界首個風力發電的旋轉摩天大樓等許多巨大工程。
然而,這些錢從那里來?借貸。
為了龐大的建設計劃,迪拜世界不斷借錢,以至于在該國政府的800億美元外債中,迪拜世界負債就占近600億美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其借錢太多終于惹了禍。
現在,迪拜世界許多借債面臨到期,然而投資項目并沒有產生人們預期的經營收益,相反一些項目還成半拉子工程或爛尾工程,其投資資產嚴重縮水,后續還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嚴重形勢的壓力下,迪拜世界不得不宣布緩期半年償還債務。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場嚴重事件?說到底,都是企業過度負債惹的禍。
聯想到我國一些企業當前出現的大肆負債擴張行為,迪拜危機的出現帶給我國企業許多警示和深思。
深思之一:企業舉債一定要量力而行。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許多企業還處在發展初期或創業階段,自給能力還比較薄弱,在資產、資金等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強烈需求,不能靠自身的力量滿足生產經營需要,舉債經營是不可避免的。但企業舉債要有一個度,這個度一般就是要根據自己的現時資產來把握,如果舉債超過自身的承受能力,一旦出現投資失誤,企業就會有破產倒閉的風險。
深思之二:公司擴張投資一定要有前瞻性。現在,許多企業家有這樣一種思潮,即抓住世界發生金融危機的大好時機,通過投資收購迅速將企業做強做大,創造出大品牌、大產業,從而一舉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這種想法和志向沒有錯,也值得稱贊,可干事業要有理性,要靠智慧去研究市場、把握市場的發展潛力,不能進行盲目投資和盲目擴張。以騰中收購悍馬為例,一個沒有從事過汽車生產經營的民營企業,以借貸方式收購一個殼資源,不要說是不是值得,光這投資的風險就讓許多人為騰中捏著一把汗。
筆者也要給當前一些大肆投資房地產的企業提個醒。當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火爆,許多企業因此放慢甚至放棄主營產業,轉行投資房地產,這個做法近看起來贏利巨大、收益豐厚,可遠看就沒有風險嗎?也許迪拜世界的今天,就是我們一些企業的明天。
深思之三:企業要注重自身資本積累。從迪拜世界的教訓來看,我們不光要謹慎把握好投資決策,還要注重企業自身資本的積累。我國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范例,就拿目前發展成長起來的浙江廣大民營企業說,許多都是靠自身積累成長壯大起來的。他們之所以有能力進行跨國投資、跨行擴張,這都源于他們長期日積月累的資本。